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接枝到剑麻纤维(SF)的表面,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和MMA/SF质量比对接枝率的影响。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剑麻纤维/聚丙烯(PP)复合材料及MMA接枝SF/PP复合材料,研究了剑麻长度、含量、接枝率以及不同预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长度10mm的剑麻纤维,其接枝率为31.5%时,5wt%的剑麻掺量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可达31.1MPa,对应断裂伸长率为19.3%.  相似文献   

2.
对聚甲醛(POM)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展开研究,以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作为对比,研究不同长度和不同掺量POM纤维对增强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度为6mm的POM和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在掺量为0.9kg/m3时具有较好的抗劈拉性能。掺量为0.9 kg/m3时的POM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中,长度为6mm的POM纤维增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劈拉强度,而在掺量为1.3kg/m3时的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中,PP纤维长度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不同长度的POM纤维等量混掺增强的混凝土中,不同长度的等量混掺方案对混凝土的抗劈拉强度影响较小,其中以3、6、9和12mm四种长度等量混掺的混凝土抗劈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主要报道在采用SIFCON工艺成型的高含量钢纤雏混凝土中,加入PP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复合材料弯曲抗拉性能试验的试验结果,并讨论在荷载作用下,试件挠曲和平截面转动的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于弹性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当其基体的粘弹性行为用分数阶导数型本构关系描述时,给出了预测整体三维本构关系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说明,这类复合材料仍具有粘弹性特性,其整体粘弹性本构关系的弹性部分综合了纤维弹性和基体弹性的共同贡献。粘性部分同样可以表示成分数阶导数的形式,这一部分来自基体粘性的贡献。复合材料具有和基体相同的粘性系数。建模采用渐近均匀化方法。为分析微结构特点对整体特性的贡献,须求解两类局部问题。可以看出,在整体的等效模量中包含了局部变形的贡献,局部变形增加了复合材料的耦合刚度。给出了应用于基体具有Makris粘弹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圆截面纤维错排的情形为例,给出了整体等效模量随纤维比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超高韧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通过抗压、抗折以及直接拉伸试验,探讨纤维掺量、纤维种类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纤维的掺入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UHTCC的抗压强度,提高了其抗折强度;从力学性能以及材料成本综合考虑,聚乙烯醇纤维(PVA)体积掺量2%为最优掺量;掺入日本PVA的UHTCC的拉伸应变硬化现象最显著,其次是国产PVA纤维,而国产聚丙烯纤维(PP)和聚乙烯纤维(PE)在拉伸过程中没有应变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苎麻/PP包缠纱作为针织纱线在横机上编织,然后在热压机上压制成苎麻/PP复合板材.研究了同种组织结构、不同机号,不同PP含量等对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模层数为10,压模温度为190℃时在12G针织横机上、采用1:2包覆方式做成的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废旧聚丙烯为基体材料,加入不同比例的PP和PE进行增强和增韧改性,形成新的复合材料。研究了PP和PE的不同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各种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废塑料/PP/PE为100/20/10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SMA纤维复合材料变截面板簧的刚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嵌入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复合材料变截面板弹簧的刚度性能.首先分析一类常用SMA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讨论了基于Brinson本构模型下的受限回复特性.在建立具有SMA纤维的各向异性层合梁的本构方程的基础上,利用瑞利-利兹能量法求板簧的挠度,给出板簧刚度的表达式.最后,运用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SMA纤维复合材料变截面板簧刚度随温度、铺层角、SMA含量的变化关系曲线,揭示了SMA纤维复合材料变截面板簧的刚度可调节机理.  相似文献   

9.
对含内置分层缺陷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3点弯曲实验,并利用声发射实时监测其破坏过程,获得复合材料弯曲损伤的力学性能、破坏特性和声发射响应行为.实验研究表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试件加载过程中载荷与挠度曲线呈非线性关系,加载破坏过程中伴随着基体开裂、纤维断裂等损伤模式.试件的失效载荷随内置分层缺陷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含分层复合材料试件声发射撞击累积数和相对能量高于无缺陷试件.纤维复合材料的分层缺陷演化及其破坏行为与对应声发射信号幅值、撞击累积数、相对能量等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因素,探究废弃PP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废弃纤维利用率。方法 以废弃PP打包带制成不同长径比的纤维作为筋材,以不同体积掺量与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混合制成11组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对其进行抗压和抗拉试验。结果 立方体抗压、抗拉强度最佳时的废弃PP纤维体积掺量为1.5%,长径比为47.85;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抗拉强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有关,其强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近似呈线性关系。结论 废弃PP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1.
芳纶短纤维对丁腈橡胶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经粘合处理的芳纶短纤维对丁腈橡胶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通过对芳纶、尼龙及腈纶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发现芳纶纤维在开炼机上混炼过程中,出现纤维劈裂和原纤化,既增大了纤维的表面积,又使主纤维通过原纤维相互缠结.结果表明:纤维与基体拔脱力的增加,是芳纶短纤维增强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溶胀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聚丙烯(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盐酸溶液中钯的交换性能.讨论溶液pH值、温度、氯离子浓度、交换时间等对钯吸附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交换吸附条件,测定纤维的最大静态交换容量.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该阴离子交换纤维在盐酸溶液中对钯的交换机理.载钯的聚丙烯(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用质量分数为2%的硫脲与2mo1/L的HCl混合溶液可以定量的解吸.该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可用于定量回收溶液中微量的钯.  相似文献   

13.
Flax and hemp fibers were used as reinforcing materials to commingle with polypropylene (PP) fiber to realize the mixture of two materials at the stage of yarn.Meanwhile,PP filaments were introduced to produce a corespun yarn with flax/PP as core and PP filament as outer sheath.The commingled yarns were woven into 2D fabric which was used as the prefabricated material.The composite laminate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 technology.The effects of manufacture technology, yam structure,and fiber weight fraction on flexur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on the interfacial mechanical property of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is investigated with the aid of single fiber pull out tes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BD treatment improved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PP fiber and the surrounding cement matrix considerably without serious aging.Keywords: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ingle fiber pull-out test.  相似文献   

15.
增强改性聚丙烯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聚丙烯(PP)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剂和乙,丙二烯烃共聚物(EPDM)增韧剂,对添加剂的不同含量所产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后能达到综合性能良好的改性PP。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锚固区应力复杂、混凝土抗裂性能差的特点,开展了纤维混凝土试件局部抗压性能试验,得到了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典型破坏模式,分析了支撑状态、纤维掺量对开裂强度和极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揭示了纤维混凝土在局部受压条件下的破坏机理,并基于拉-压杆模型得到了带孔纤维增强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结果表明试件支撑状态和纤维掺量均显著影响局部抗压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对于相同的支撑状态,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试件局部抗压能力逐渐增大;对于相同的纤维掺量,底部完全支撑时试件局部抗压承载力显著高于底部部分支撑状态下的承载力;局部受压面积比、预留孔道尺寸显著影响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局部承载力提高系数.  相似文献   

17.
借助纳米颗粒的高比表面积特性,将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化学接枝方法修饰玻璃纤维表面,制备玻璃纤维/聚丙烯(PP)热塑复合材料。通过S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分布形态,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纤维表面分散良好;通过界面剪切强度测试(IFSS)和界面断裂韧性测试(GⅡC)表征复合材料界面的静态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与界面断裂韧性同时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DMA)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动态测试下的综合界面结合性能均得到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玻璃纤维为增强纤维,PP、PA6为基体,利用流化床浸渍技术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PP、PA6树脂粉末浸渍工艺中静电压、气压、浸渍时间等因素对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气压、静电压或浸渍时间都有利于提高树脂含量,树脂的种类对树脂含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Preparation of Acid Dyeable Polypropylene Fib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eries of basic copolyamides has been synthesized withadipic acid(AA),hexamethylene diamine(HMDA)anddiethylenetriamine(DETA).Intrinsic viscosity determi-nation,thermal analysis and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of the copolyamide indicates that molecular weight,ther-mal stability reduce whereas alkalinity increase with theincreasing fraction of DETA.Then acid dyeable polypro-pylene fibers are prepared by admixing polypropylene(PP)with those copolyamides prior to extrusion.Lowconcentration of the additive affects slightly on the crys-tallinity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PP fiber.Themodified PP fibers have a nice acidic dyeability.  相似文献   

20.
就涂覆层对应力长周期光纤光栅谱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去涂覆层的应力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谱特性对应力的灵敏度比未去涂覆层的明显的高,且大大改善了其传输谱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