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温度和光照对大绒鼠能量收支的影响,测定了低温短光(5℃-short photoperiod,5-SD)、低温长光(5℃-long photoperiod,5-LD)、高温短光(30℃-short photoperiod,30-SD)和高温长光(30℃-long photoperiod,30-LD)条件下大绒鼠的体重、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粪尿能、消化率和可代谢能效率。结果表明:大绒鼠在5-SD和5-LD驯化下,体重随驯化时间逐渐降低;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则逐渐增加;粪尿能、消化率、可代谢能效率无显著变化。在30-SD和30-LD驯化下,体重随驯化时间逐渐增加;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则逐渐降低;粪尿能、消化率、可代谢能效率无显著变化。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绒鼠能量代谢特征对温度比较敏感。以上结果说明温度是影响大绒鼠能量收支策略的重要环境因子。大绒鼠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低温诱导体重降低、摄食量增加,这是大绒鼠在抵抗低温胁迫维持能量平衡时重要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胎后发育的体温调节和产热能力,对其出生后1~42日龄幼仔的体温和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日龄和7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体温和RMR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4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在低温条件下(5℃、10℃)体温相对较低,此时RMR已有明显的增加:7~14日龄是其体温调节能力快速发育的时期;21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在低温条件下RMR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点的RMR,28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RMR在高温(35℃)条件下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5日龄和42日龄时,能判断高山姬鼠幼仔热中性区(thermal neutral zone,TNZ)在22.5~30℃之间,接近成体水平。以上这些结果说明,高山姬鼠幼仔在胎后发育过程中,为维持恒定的体温,不同发育时期产热机制和能量分配方式不同,发育早期,生理性产热较弱,能量主要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离开母体后,其恒温能力及产热调节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高山姬鼠在长期充足摄食条件下是否存在瘦素抵抗,在实验室条件下选取15只健康雄性高山姬鼠进行实验,体重为32.98±0.96g,喂以充足的小鼠标准饲料.在(25±1)℃(光照12L:12 D)条件下驯化3个月,测定其体重、摄入能、脂肪重量、血清瘦素含量.结果显示,8只高山姬鼠的体重维持稳定(正常组),为(33.94±0.83)g;而另7只高山姬鼠体重显著增加(肥胖组),为(50.58±2.00)g.肥胖组体重、摄入能及血清瘦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组,脂肪重量肥胖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分析知,高山姬鼠的血清瘦素含量与体重、脂肪重量和摄入能呈极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可能存在瘦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温对高山姬鼠体重调节的影响,测定了30℃条件下高山姬鼠的体重、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摄入能和血清瘦素含量。结果表明:在热驯化过程中下,高山姬鼠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但摄入能、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显著降低。血清瘦素含量和摄入量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在高温条件下会降低产热来适应这一环境条件,瘦素可能参与了高山姬鼠的体重调节。  相似文献   

5.
以南方常见种之一黑腹绒鼠(Eothenomeys melanogaster)为对象,经过(5±1)℃冷驯化0,7,14,21,28 d后,测定其体质量、能量收支、基础代谢率(BMR)和非颤抖性产热(NST)等代谢产热指标及褐色脂肪组织(BAT)的产热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体质量随冷驯化时间的延长缓慢下降;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BMR和NST呈现增加的趋势,21 d达到最高水平或趋于稳定;随着冷驯化时间的逐渐增加,BAT的相对质量、线粒体蛋白含量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均明显提高,21 d达到最大值.说明在寒冷胁迫下,黑腹绒鼠采用增加能量摄入和提高产热能力等对策维持能量的收支平衡.而黑腹绒鼠代谢和产热模式的特点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及生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白金 《科技信息》2012,(10):105-105
能量收支反映的是自然条件下动物的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是动物生存机制和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改进的代谢笼方式测得同一组亚成体达乌尔黄鼠在常温和低温两种状态下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常温与低温下的亚成体达乌尔黄鼠,前者的啃食量低于后者;前者的摄入能高于后者;而前者的消耗能同样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饥饿状态下大黄鱼幼鱼能量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饥饿状态下黄鱼幼鱼的能量收支。结果表明,其排汇能及代谢能与体质量均成指数关系,排泄能与温度正相关,代谢能与温度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体质量以饥饿状态下的能量分配模式没有显著影响,其平均能量收支方程为:30.23U+69.77R-100G=0,能量分配模式随温度的变化而呈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饥饿时间对日本沼虾能源物质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饥饿时间对不同体重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能源物质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初期日本沼虾主要依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随着饥饿时间增加,开始部分消耗体内的蛋白质,最后完全依赖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虾体营养组成和含量影响供能物质的利用.能量收支方程表明,在饥饿状态下日本沼虾代谢活动减弱,代谢能(R)逐渐降低,而排泄能(U)逐渐增加,体重对日本沼虾能量收支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彭银辉  黄国强  李洁  唐夏 《广西科学》2013,20(3):219-225
为了研究餐后温度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33~34g的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摄食时温度为20℃,餐后温度分别为14℃(T14)、17℃(T17)、20℃(T20)、23℃(T23)、26℃(T26),养殖30d后,考察褐牙鲆的生长速度、摄食量、消化率、饲料转化效率及其能量分配情况。结果显示,T17、T20、T23处理的幼鱼生长速度比T14和T26处理快;T14处理的幼鱼摄食量明显比其它处理少,T20、T23处理的幼鱼摄食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随餐后温度由14℃提高到26℃,幼鱼能量消化率显著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下降,摄食能分配于生长的能量比例逐渐下降,排粪损失的能量比例逐渐下降,代谢能的比例逐渐增加;单位体重鱼体日摄食能随着餐后温度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生长能和排粪能也呈现类似趋势;代谢能随餐后温度的提高明显上升,排泄能略有上升。这表明温度主要通过改变摄食量来影响褐牙鲆幼鱼的生长,与恒温相比,餐后温度没有对褐牙鲆产生促生长作用,较低的餐后温度能够降低幼鱼的能量代谢率,使更多的能量分配于生长。  相似文献   

10.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分3组驯化: ①长光温暖组即对照组(LW),14h光照,10h黑暗,(25±2)℃; ②长光低温组(LC),14h光照,10h黑暗,(4±2)℃; ③短光低温组(SW),10h光照,14h黑暗,(25±2)℃. 驯化4周后,短光低温组与对照组动物相比,其静止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率、褐色脂肪组织的质量、线粒体蛋白的质量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α磷酸甘油氧化酶、钠钾ATP酶活性以及肝脏的线粒体呼吸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而长光低温组动物的以上各个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大.结果表明,短光照不能刺激长爪沙鼠适应性产热能力的提高,而低温则可以诱导其产热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短光照对长爪沙鼠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 (Merionesunguiculatus)分 3组驯化 :①长光温暖组即对照组 (LW ) ,14h光照 ,10h黑暗 ,(2 5± 2 )℃ ;②长光低温组 (LC) ,14h光照 ,10h黑暗 ,(4± 2 )℃ ;③短光低温组(SW ) ,10h光照 ,14h黑暗 ,(2 5± 2 )℃ .驯化 4周后 ,短光低温组与对照组动物相比 ,其静止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率、褐色脂肪组织的质量、线粒体蛋白的质量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α磷酸甘油氧化酶、钠钾ATP酶活性以及肝脏的线粒体呼吸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 ,而长光低温组动物的以上各个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大 .结果表明 ,短光照不能刺激长爪沙鼠适应性产热能力的提高 ,而低温则可以诱导其产热能力的增强 .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食物质量对横断山区高山姬鼠肥满度的影响,将成年雄性高山姬鼠分别驯化于高、低脂肪及高、低纤维和高、低蛋白食物条件下,驯化结束后测定动物的体重和体长.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结果发现:高、低脂食物对高山姬鼠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与低纤维或低蛋白食物饲养组相比,高纤维或高蛋白食物饲养高山姬鼠后,其肥满度逐渐减小,4周后达到显著水平,转喂低纤维或低蛋白食物1周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高山姬鼠的肥满度在不同食物质量条件下的变化模式与其生存的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食物波动大的横断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饥饿和摄食状态下大黄鱼幼鱼的能量收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1℃的室温下,测定了在不同摄食水平(1.2%,2.5%m/m)下大黄鱼幼鱼SDA的三个主要参数:SDA总耗能分别为263.4 J/g和467.7 J/g;SDA持续时间分别为8 h和14 h;峰值分别为2.85 mgO2/g.h和3.23 mgO2/g.h.得到了在饱食状态下的能量收支方程:100C=64.5R+20.7G+10.6F+4.2U.饥饿状态下大黄鱼幼鱼排泄能与温度成线性关系,代谢能与温度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同时对饱食状态和饥饿状态下的能量收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条件下的墨吉明对虾氮磷代谢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体质量、盐度、p H、摄食状态和光照条件都对墨吉明对虾磷、硝酸氮、亚硝酸氮和氨氮代谢影响显著。在20~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墨吉明对虾磷、亚硝酸氮、氨氮代谢率均显著升高;硝酸氮代谢率在25℃条件下最大;磷、亚硝酸氮、硝酸氮代谢率随体质量增加而减慢,氨氮代谢加快;盐度在10~30范围内,随盐度升高,磷、亚硝酸氮代谢率提高,硝酸氮、氨氮代谢率下降;p H在7.5~9.0范围内,随p H值升高,磷代谢水平明显下降,氨氮代谢率显著升高,亚硝酸氮代谢率在p H 8.5时出现最大值(0.451±0.039)μg/(g·h);硝酸氮代谢率在p H 8.0时有最小值(1.364±0.028)μg/(g·h);饱食状态下墨吉明对虾磷、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代谢率相对于饥饿组分别提高了33.85%、68.07%、233.81%、72.22%;正常光照条件下墨吉明对虾磷、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代谢率相对于遮光组分别提高了130.79%、37.58%、120.23%、103.93%。  相似文献   

15.
温度和体重对养殖大黄鱼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4个温度级、5个体重级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养殖大黄鱼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的代谢能(R)及排泄能(U)与温度成指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R=107e0.0288T,U=38.6e0.0171(T15℃≤T≤30℃);大黄鱼代谢能和排泄能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R=228W-0.150,U=61.5W-0.199,均符合Y=aWb模式。温度和体重对代谢能(R)和排粪能(F)所占摄食能(C)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能(G)所占比例随着温度上升和体重增加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小型哺乳动物的最大持续能量摄入(sustained energy intake)和消耗可能受到其生理方面的限制。研究测定了哺乳期大绒鼠在运动和非运动条件下的体重、静止代谢率、食物摄入量、胎仔数和胎仔重。结果表明:运动显著降低大绒鼠的体重;但是显著增加大绒鼠的静止代谢率和食物摄入量。两组动物的胎仔数变化差异不显著;但胎仔重运动组显著于非运动组。结果说明哺乳期的大绒鼠运动条件下主要通过增加食物摄入量来弥补能量支出的需要,而投入后代的能量较少,支持热散失假说。  相似文献   

17.
能量收支反映的是自然条件下动物的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是动物生存机制和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小型哺乳动物能量收支的方法是采用代谢笼测定法,其不足是:在实验过程中,动物的体重一直在降低,而实验结束后,动物的粪便、尿液和食物残渣不易准确分离出来,这样就影响到采用该方法测定动物能量收支的准确性.使用烘干的巢材,保持动物在原饲养笼中,减少环境变化对动物造成的影响.比较了使用巢材和在原饲养笼中使用金属网垫两组动物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在原饲养笼中使用巢材测定能量收支状况能更好地反映动物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提高绞股蓝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分别探讨了不同光温、激素、储存、低温层积和短时低温等处理对其的影响.光温处理结果表明,绞股蓝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是15~25 ℃,光照可适当提高萌发率,但在最适温度20 ℃时,萌发率最高也仅为(31.54±2.04)%;激素处理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如6-BA和玉米素)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赤霉素中GA3对其萌发没有显示出促进效果,但GA4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54.00±2.65)%;在18 ℃下,储存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一定的存放时间有利于打破其自身休眠机制,但时间过长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甚至不再萌发;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对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低温层积90 d的种子在光照下的萌发率是最高的,仅能达到(34.26±3.21)%;短时低温处理结果表明,5,10,15 ℃条件下湿藏9 d后,绞股蓝种子的萌率分别可以提高到(73.06±2.12)%,(83.14±3.25)%和(72.13±3.52)%.储存处理与储存后短时低温处理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绞股蓝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而短时低温层积对长时间存放的种子也有一定的萌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验获得高山姬鼠下丘脑神经肽NPY、AgRP、POMC和CART c DNA片段分别为130 bp、190 bp、241 bp、50 bp,分别编码42、51、70和17个氨基酸,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高山姬鼠与褐家鼠、小家鼠的同源性较高,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高山姬鼠与啮齿类动物聚在一起。这些基因序列的获得可用于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高山姬鼠的能量代谢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测定自然条件下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叶片的叶绿素荧光,了解了其光能利用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其光能利用特征的生态因子.结果显示,蒙古沙冬青叶片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比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呈早晚高,午间低的趋势;用于可调节的能量耗散的比例[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则呈午间高,早晚低的趋势.一年之中,蒙古沙冬青Y(Ⅱ)3月最高,1月最低;其所吸收光能用于非调节性的能量耗散的比例[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则1月最高,3~9月均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Y(Ⅱ)和Y(NPQ)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PFD)影响,其中Y(Ⅱ)随PPFD的增加而减少,Y(NPQ)随PPFD的增加而增加;Y(NO)主要受叶片温度(Tleaf)的影响,随Tleaf的降低而升高.以上结果表明,蒙古沙冬青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率同时受强光和低温的影响;强光条件下蒙古沙冬青主要依靠增加Y(NPQ)来消耗过剩光能,低温条件下主要依靠增加Y(NO)来消耗过剩光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