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慧 《科技信息》2011,(9):I0230-I0230,I0302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中,盖茨比的梦想对他来说却是一生不悔的追求,是对美国梦的理想化与物质化的继承,一种奋斗精神的延续,他的生命的逝去则是一种灵魂与梦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李晶晶 《科技信息》2010,(19):I0184-I0184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以深沉凝练的基调,向读者描述了一个悲剧。盖茨比生活在"爵士时代",他为实现其梦想表现出执着的精神,最终梦想遭遇失败,描绘了由美国梦所引发的一场悲剧。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他悲剧人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记录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对美国梦的追求.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一生见证了美国梦在那个时代的实现和破灭,他实现了"黄金梦",而他的"爱情梦"最后却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4.
王美芳 《科技信息》2008,(33):396-396
盖茨比和威利分别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他们的生命过程是美国梦产生和破灭的过程。其原因在于执着于梦想本身而看不清其本质。他们的悲剧预示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而这样的执着使他们蒙上英雄悲剧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罗杨  宋雨 《科技信息》2007,(17):147
在《伟大的盖茨比》中,作者菲茨杰拉德通过对一位年轻人追逐梦想过程的描写,深刻剖析了美国梦的起源、演变以及幻灭的原因,以引起现代人对实现理想过程的思考,从而警惕“美国梦”所设的陷阱,避免了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在其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讲述了一个崇拜财富、奢华和敏感的年轻人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故事。小说从叙述者尼克·卡拉韦的角度,解读了主人公梦想的幻灭,从而达到抨击"美国梦"的目的。文中东卵、西卵、灰谷等不同场景和地点相互切换,给予读者一种很强地画面感,具有强烈地象征意义,充满了反讽意味。本文将从场景的角度进行此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人物盖茨比》对主人公盖茨比命运悲剧的描写,可以揭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繁荣与精神迷惘的现状及年轻一代所代表的美国梦的最终幻灭。  相似文献   

8.
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位天真纯朴而又富有冒险精神之人。他置身金钱社会却痴迷于情,遭遇负心背叛却仍执着于梦,这正是他的“了不起”之处。同时盖茨比追求梦想与梦想破灭的现实过程,也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决到,盖茨比的最终失败,有他自身的原因--他的缺乏理智和辩识能力,更主要的是由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大人物盖茨比的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大人和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盖茨比梦想通过个人奋斗积累财富追求旧日的恋情,却未意识到上层社会虚伪残酷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爵士乐时代美国上层社会的解剖,以及对其本人性格缺陷的分析,来说明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张芬 《科技信息》2010,(18):139-139
《伟大的盖茨比》堪称上世纪20年代"美国梦"破灭的一首绝唱,本文将从异化角度探讨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过程,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现代人处于异化状态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并得出消费主义是异化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弗.司.菲兹杰拉德的《大人物盖茨比》是形式导演成的一场“美国梦”幻灭的戏。小说的叙述者尼克被置于故事当中,且有他自己的故事。尼克的故事与盖茨比的故事的交叉与并列,构成了一个青年“美国梦”的梦幻世界。作者运用了各种叙事策略,如叙述时间,叙事情境及其转换,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经验自我视角与叙述自我视角交替使用。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突现一个美丽绝伦的“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12.
The Great Gatsby is considered as F.Scott Fitzgerald's most important book.This paper will concentrate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Gatsby's tragedy-the end of the mythical American dream.Gatsby's personal experience approximates the whole of the American dream.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of his dream,his great efforts in realizing his dream and his disillusionment.  相似文献   

13.
王福宁 《科技信息》2013,(8):180-182
The Great Gatsby is a significant classic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Fitzgerald is also considered as a chronicler of the"Jazz Age".The women charact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ealing the theme of the novel.The paper analyzes these women characters and points out their function juxtaposed against Gatsby.These women are all the victims of a society of wealth in American twenties.Compared to Fitzgerald's life,his attitude toward women and love is ambivalent.What happens to Gatsby is a warning to the rest of mankind.In the progress of realizing our own dream,we should be and can be soberer than those protagonists in the novel.  相似文献   

14.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取得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菲茨杰拉德在人物塑造、背景设计及物品设置等几方面都精心地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年轻一代“美国梦”幻灭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但当现实社会的种种习俗规范制约着本能欲望随意发泄。当本能受到压抑,痛苦即便产生。这种痛苦,并不一定就酿成灾祸;相反,痛苦的产生,希望也就随之产生了。人们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方式演绎着这种痛苦的产生和希望的追求,作家们则以不同的视觉记录着这种英雄主义的演变。但是建立在现代战争和机械文明基础上的虚幻的英雄主义最终只能使希望破灭,所以现代人的“美国梦”在作家的笔下更多的是以悲剧结束。本文试图通过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发表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分析来阐释现代英雄主义幻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The Great Gatsby narrates a symbolist tragedy in a transitional era.It's ambivalent characterizationand themes find justifications in the writer's own ideology of two opposed ideas ,and in his efforts to define andjudge subjects of social problems.The ambivalent characterization concerns the writer's dual response to theprotagonist's corruption and innocence respectively.Ultimately the writer is convinced that both the corruptionand innocence are justifiable in the morality of his protagonist.Whereas the ambivalent themes dealing withthe American dream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class perspectives and the vision of history,undoubtedlythe writer slides into a compromise with his themes:repudation and approval.Because of the equally strong in-terplay of two opposed ideas,the writer fails to locate a definite position and scale,which results in his imma-ture control in the art of the work.The writer's characteristic code and achievement are significant becausethey genuinely reveal human being's fundamental dilemma in social life.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用伦理批评与原型批评相接合的方法,探寻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创作意旨.笔者把为追求理想和爱情而献身的盖茨比与耶稣·基督受难和复活的象征意义作比较,发现他们有惊人相似之处,认为作者借此希望盖茨比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和传统道德能复生.他又藉尼克·卡罗威这个"身在其中又在其外"的叙述者之口,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与反思,批判了以汤姆·布坎南为代表的美国上流社会的精神荒芜、道德沦丧、虚伪与残暴,对盖茨比给予无限同情.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presentation of Gatsby as unique to America signifies that Gatsby's personal dilemma and failure are the dilemma and failure of American nation, thus satirizing the illusory nature of 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e impossibility to attain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