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异源四倍体鱼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描述了异源四倍体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异源四倍体鱼的卵为粘性卵 ,卵子直径平均为 (1.7± 0 .1)mm .在 (2 1± 0 .5 )℃的水温下 ,受精后 80min第一次卵裂 ,约 80 .5h后 ,受精卵全部脱膜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黑龙江省各水系的鳑鲏鱼标本进行整理、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分布的鳑鲏属鱼类共有黑龙江鳑鲏(Rhodeus sericeus)、方氏鳑鲏(R.fangi)、彩石鳑鲏(R.lighti)和高体鳑鲏(R.ocellatus)4种,其中高体鳑鲏为黑龙江省鱼类的分布新记录;并对黑龙江省鳑鲏属鱼类的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蒜投喂消毒 大蒜是常用的植物性杀菌剂。使用方法是:每100千克鱼用大蒜0.5千克~1千克拌入饲料中投喂(若加入等量食盐疗效更佳),6天为一疗程;可预防鱼类烂鳃病和肠炎病等;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大蒜素4克~7克,连续投喂3~5天,可防治鱼类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阿米巴原虫病、鳃真菌病和鳗鱼的一些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4.
对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速效磷的季节变化和 18种生态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找出了影响速效磷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并对速效磷 (X1)和关联度≥ 0 .90 0的土壤转化酶 (X2 )、过氧化氢酶 (X3 )、脱氢酶 (X4 )、活性有机质 (X5)和 p H值 (X6) 6种生态因子组成因子集建立灰色数学模型 [GM(0 ,6 ) ]为 :X (1)1(K ) =- 0 .2 9972 38X(1)2 (K ) +0 .10 96 732 X(1)3 (K) +0 .0 12 2 2 533X(1)4 (K)+0 .4 38856 7X(1)5(K ) - 0 .15516 X (1)6(K) +0 .196 1138模型值与原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 2 1.110 4 4 2 % .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2005年7月,对柘溪水库及其周边区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标本4000余号共81种和亚种,隶属54属13科4目.其中鲤形目鱼类58种,占71.6%;鲶形目11种,占13.6%;鲈形目11种,占13.6%;合鳃目1种,占1.2%.鲤科鱼类有48种,占59.3%;鳅科9种,占11.1%;鱼尝科6种,占7.4%;其他各科共18种,占22.2%.盎堂拟鱼尝(Pseudobagrus ondan)和司氏鱼央(Liobagrus styani)为湖南鱼类新记录.江河平原复合体和热带平原复合体构成该地区鱼类的主体.该地区鱼类小型化和低龄化明显,资源已呈衰退趋势,需要加强保护.柘溪水电站对鱼类资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蒜投喂消毒大蒜是常用的植物性杀菌剂.使用方法是:每100千克鱼用大蒜0.5千克~1千克拌人饲料中投喂(若加入等量食盐疗效更佳),6天为一疗程;可预防鱼类烂鳃病和肠炎病等;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大蒜素4克~7克,连续投喂3~5天,可防治鱼类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阿米巴原虫病、鳃真菌病和鳗鱼的一些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7.
一、合理套养,提高水面复养指数 ①套放鳜、鳖、黄颡鱼等名优鱼种.一般每亩水面可套养5~8厘米的鳜10~15尾、或150克/只的幼鳖5~8只、或10厘米以上的黄颡鱼种50~80尾.尤其是养蟹水面,套养的这些品种可捕食野杂鱼、虾,避免其与主养品种争食、争氧、争空间,不仅提高主养品种的产量,还可增产成鳜5千克、成鳖2~3千克、黄颡商品鱼25千克左右.②套放草鱼、鲫、鲤、鲢等夏花鱼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储备来年养殖的大规格鱼种.一般每亩套养3~5厘米的夏花1000~1500尾,可增产鱼种30~50千克.③鱼、蟹等养殖水面套放青虾苗种,一般每亩套放1~2厘米的虾苗1万尾左右,可收获成虾5~10千克.④南美白对虾养殖水面套养河蟹,或实行双茬虾、虾鱼轮养(一茬南美白对虾、一茬青虾或常规鱼类);育蟹种稻田或池塘套养青虾等.  相似文献   

8.
在聚乙烯醇 ( PVA)和盐酸存在下 ,痕量的钒 ( )抑制 Sn2 +与玫瑰茄红色素的褪色反应 ,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 ( 2 .5× 1 0 - 10 g/ m L)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方法 .其中 log A/ A0 =0 .0 2 + 0 .3C( ) ( μg/ L) .r=0 .998,ε553=6.7× 1 0 7L· mol- 1· cm- 3,测定范围 ( 2~ 2 0μg/ L) .用于测定环境水 ,钢样及废水中的钒 ( V)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往复区熔法生长了掺杂 Sb I3的 ( Bi2 Te3) 0 .90 ( Sb2 Te3) 0 .0 5( Sb2 Se3) 0 .0 5赝三元 n型半导体温差电材料 ,测定了晶棒轴向温差电性能 .所制备的质量为 2 0 0 0 g,直径为 33mm的 n型晶锭 ,6 0 %左右可利用部分的温差电参数分布为 :温差电动势率 α=2 0 9~ 2 0 6 μV/K;电导率 σ=935~ 1 0 30 /Ω.cm;热导率K=1 .5 2~ 1 .5 5 W/( m· K) ;温差电优值 Z=2 .6 9~ 2 .84× 1 0 - 3/K.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碳纤维电极在酒铅测定中的应用 ,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在 1 0 .0mg LHg2 + — 0 .2 5mol L盐酸溶液中测量铅 ,检测限达到 0 .0 2 0 μg L(电富集 1 0min) ,用于测定白酒中的铅含量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3 .5 % .变异参数 (RSD ,n =1 1 ) <8.3 % .碳纤维电极的峰高均值为 2 68.5 7μA V ,标准差为3 .2 5 6μA V ,变异系数为 1 .2 1 3 % .GC电极的峰高均值为 3 73 .3 μA V ,标准差为 5 .7987μA V ,变异系数为 1 .5 5 3 % .碳纤维电极具有比GC电极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微核测定研究湘江底泥铜含量对鱼类血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用铜处理3个月的第四组鳙鱼的总微核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即第四组鳙鱼血细胞核染色体有显著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995年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考察时,共记录鸟类276种和亚种。其中35种和亚种为保护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调查和参考相关资料,对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种子植物进行了科、属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达赉湖保护区范围内共有水生种子植物19科、26属、42种(其中有1变种),其中以挺水植物为主.该保护区水生种子植物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都以世界广布类型和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多,且多为群落中的优势种.可见,温带性质的属、种在保护区水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上占主导地位,这表明该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4.
整理了1996年~2008年间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尺蛾(Geometridae)标本1950号.共计鉴定出尺蛾187种及亚种(包括3个未定种和48个新记录物种及亚种),隶属5亚科110属.其中灰尺蛾亚科(Ennominae)有65属114种,为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59.09%,种的优势度为60.96%;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有25属42种,为次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22.73%,种的优势度为22.70%;常见类群为姬尺蛾亚科(Sterrhinae)和尺蛾亚科(Geometrinae),分别有3属7种和15属21种,种的优势度分别为3.78%和11.35%;星尺蛾亚科(Larentiinae)为罕见类群,有2属3种,属占1.82%,种占1.60%.结果表明,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区系组成特点是,属于古北界的有12种,占6.42%;属于东洋界的有52种,占27.81%;两界兼有123种,占65.78%.结果显示,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调查方法 ,对三江保护区兽类进行调查研究 ,记录兽类 3 7种 ,分属 5目 1 2科 ,占全省兽类 87种的 43 %,其中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兽类 1 0种 ,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兽类 1 3种 .从兽类的组成中可以看出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但由于开垦平原和捕杀动物 ,三江平原兽类的种群数量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珍稀经济动物趋于下降 .近几年来保护区的建立 ,栖息生境得到保护 ,人为干扰减少 ,动物种类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是熊类 (棕熊和黑熊 ) ;鹿科类 (驼鹿、马鹿、狍 )的数量增加尤为显著 .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桂林南溪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中某些鱼类、藻类、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的重金属含量,计算了各类生物的富集系数,发现不同种类的鱼,对五种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不同,相同种类的鱼对五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各不相同,鱼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海南野生动物的丰富资源及特色 .指出海南自然保护区虽经多年的建设 ,但仍存在因长期滥伐森林和过度猎杀 ,使许多种群数量均有明显下降等诸多问题 .建议进一步加大保护区的管理力度 ,扩大保护区面积 ,并建立统一的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四个季节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2010年10月—2013年12月的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华山松(Pinus armandii)的有害生物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78号病害标本中鉴定出植物病原真菌17种,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2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15种.调查基本反映了林区病害的种类和分布状况,为该林区天然林保护提供了依据,并为林木病害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对湖南新宁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连续调查,特别是2005年夏季对该地鸟类群落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知该保护区内有鸟类97种,隶属于29科12目.其中东洋种60种,广布种19种,古北种18种;留鸟61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7种,旅鸟7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5种,地方重点保护鸟类51种.舜皇山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为1.404,均匀度指数为0.799.该次调查还发现了湖南鸟类新记录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