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传统B/S结构电力MIS系统日益暴露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开发模型,分析了COM+的体系结构及其在中间件技术中的定位功能,并结合作者在变电工区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开发经验,将系统的Web服务、中间件定位机制与组件事务服务分离,对不同组件进行合理划分、部署,从而实现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多层模型。  相似文献   

2.
微软的中间件体系COM 配合WIN2000平台,构成一套强健的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部署环境,详细阐述了COM 的体系结构——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微软事物服务器MTS、微软消息队列服务器MSMQ和WIN2000平台提供的活动目录服务AD及安全特性等,提出综合应用二者高效构件具备可管理性、可配置性、可伸缩性的分布式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CS结构和普通Web方式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COM+技术的分布式协同办公自动化的模型,给出了三层分布式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概述了该模式的开发实现步骤;最后给出了系统实现实例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层体系结构和校园网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三层结构和二层结构的比较,展现了三层结构的优势和发展前途,进而应用COM+MTS+VB模式开发出基于三层体系统结构和校园网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多层Web应用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高速发展,基于Web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Web+数据库”的两层系统的结构是目前Web系统开发中使用的主要方式,但实践证明:以此开发出的应用系统存在着Web服务器负荷过重、执行效率不高以及缺乏延展性等一些缺陷,难以应付中大型应用的需求,文中结合现今流行的COM/DCOM、CORBA组件技术,从系统构成、负载平衡、核心技术几个方面介绍了分布式组件技术在Web系统中的应用,着重论述了“中间层”对提高Web系统性能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分布式多层Web应用系统,与两层结构的Web应用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在三维数字城市系统中,由于三维资料的显示速度主要依赖于数据调度和逻辑运算的速度,海量数据的调度和频繁的逻辑运算使得单机系统不堪重负,因此通过分布式计算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上平衡计算负载,也可以把程序放在最适合运行它的计算机上.该分布式运算系统基于COM 中间件技术,运用VC6.0/VC7.1和Oracle9i开发环境,借助于ATL动态模板库、IDL接口定义语言,实现了在三维数字城市系统中海量空间信息的分布式调度和分布式运算.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DNA多层结构的技术特点,以及微软的COM+从COM、MTS开始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模型.给出了一个结合ASP和COM+,应用DNA多层结构的概念,构造分布式Web应用的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COM 及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当前流行的分布式对象技术CORBA、COM 、OM/DCOM和MTS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对Microsoft公司推出的用来建立三层式分布应用程序的Windows DNA的体系结构剖析的前提下,结合Windows DNA的三层式应用程序开发特点,利用COM 提供的服务,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下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解决方案--基于COM 的分布式WEB应用系统,并以一个学籍管理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系统开发的方法和过程,给高性能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MTS是基于组件的事务处理系统,为开发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了环境.主要介绍了MTS在组件开发中提供的分布式、事务、安全性支持,并成功地应用在酒店管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COM +组件是新一代的组件技术 ,是把COM和MTS溶入一个无缝的服务包 ,并与Windows 2 0 0 0操作系统集成在一起 ,COM +不仅为COM和MTS增加了新的功能和服务 ,而且还加强了其现有的服务 ,该文先介绍COM +的原理和特征 ,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如何用COM +技术构造一个典型的n层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布式系统三层体系结构之中间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中间件技术的发展及优势,以及基于分布式系统中间件的设计.在文中介绍了一个实用的基于中间件的校园管理系统的中间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协同的问题,通过实例阐述了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同步、异步协同设计的思路.利用DCOM的灵活性与AutoCAD的开放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协同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三层结构、COM/COM 和Web技术及它们的优势 ,给出了一种基于三层结构、COM 和Web的管理信息系统新模型 ,并且给出了关键示例代码。  相似文献   

14.
COM/CORBA互操作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OM和CORBA是当前分布式对象计算的主流,它们都拥有众多的用户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两者有着各自的应用范围,因此有很多分布式应用同时使用了COM和CORBA,这种情况下COM和CORBA的互无疑将为系统的集成提供很大的便利,文中分析了OMG组织的COM/CORBA互操作规范,指出了规范和当前的互操作产品普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介绍了便于实现的COM/CORBA互操作运行模型以及采  相似文献   

15.
CORBA COM及其互操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RBA(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和 COM(组件对象模型 )是分布计算的 2个重要规范 ,因此详细讨论了 CORBA和 COM的体系结构 ,还介绍了它们互操作的实现。重点介绍了 CORBA和 OMA(对象管理体系结构 )模型、ORB的系统组成、ORB的运行过程和 COM的客户 /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及 COR-BA/ COM互操作的模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组件对象及其接口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件对象技术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础,提供统一的面向对象实现框架;为面向对象应用建立公共的体系结构;提供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建立支持对象互操作的标准化协议.文章在介绍了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组件对象的概念和定义,进一步剖析了组件对象的核心部分--接口的实质,并论述了组件对象作为新型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重用原理和方法,通过软件生产各个活动得到结果的重复使用,可提高了软件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介绍已广泛使用的典型软件组件规范 SunSoft 的 JavaBeans 和 Microsoft 的 OLE/COM。面向对象方法与软件重用技术的结合,不但可以使问题域能够良好的求解,而且可以实现分析与设计结果、最终代码的重用。  相似文献   

18.
中间件技术是软件产业中一个全新的技术,是一种软件集成与重用的重要技术,是提高软件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笔者从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中间件的工作原理、中间件的开发过程等,提出了发展中间件技术,推动河北软件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保中  李想 《应用科技》2009,36(6):38-41
根据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竞赛项目的需求,结合国际滑雪联合会的规则,设计并实现了单板滑雪竞赛管理系统.在分析构建整个系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将组件对象模型(COM)应用于比赛处理模块,并通过灵活的报表管理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及灵活性,达到竞赛组委会要求,对国内外同类赛事的竞赛管理系统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计算几何原理是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空间分析与数据处理功能的基础,它是任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之一,为了避免GIS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性的劳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缩短软件开发的时间,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提出并实现了基于COM技术开发计算几何基础组件,该组件能嵌入到用不同的开发语言开发的GIS软件中,从而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中这一核心部件的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