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冲天炉生产条件下,对复合能剂及复合孕育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RB-1复合孕育剂具有良好的抗衰退性能和孕育效果,炉前包内冲锰铁,用SRB-1孕育剂孕育的复合孕育处理工艺可提高灰铸铁强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薄壁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产品,采用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孕育剂与75SiFe孕育剂在三种不同孕育处理工艺下的孕育效果进行比较。实验所用四种含微量元素的孕育剂比单纯用75SiFe作孕育剂的孕育效果为好,尤以含Bi孕育剂在包内随流孕育处理工艺下的孕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铁水含硫量对孕育剂VI孕育有效果的影响和孕育剂VI的抗孕育衰退特性。结果表明,合理的铸铁含硫量应小于0.11%,当铁水的的含硫量为0.05-0.10%时,孕育剂VI的孕育效果最佳。另外,孕育剂VI具有良好的抗衰退能力,是一种长效孕育剂。  相似文献   

4.
复合孕育剂在发动机缸体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较高碳当量的铁水成分,分别加入几种孕育剂对其进行孕育处理,同时加入合金元素。试验及实际生产结果表明,选择60%BaSi 40%SiFe作为高碳灰铸铁件缸体的复合孕育剂并加入合金元素,其抗拉强度能稳定在250MPa以上,并减小白口宽度和断面敏感性,达到了设计要求,笔者对孕育机理进行探讨,并对孕育后的组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最优试验,研究了不同复合孕育剂对球铁型内孕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钡的复合孕育剂有最好的孕育效果;并进一步应用旋转组合设计,获得了球铁型内孕育的机械性能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较高碳当量的铁水成分 ,分别加入几种孕育剂对其进行孕育处理 ,同时加入合金元素 试验及实际生产结果表明 ,选择 60 %BaSi+40 %SiFe作为高碳灰铸铁件缸体的复合孕育剂并加入合金元素 ,其抗拉强度能稳定在 2 50MPa以上 ,并减小白口宽度和断面敏感性 ,达到了设计要求 笔者对孕育机理进行探讨 ,并对孕育后的组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喷粉孕育是将粉粒状孕育剂以氮气为载体喷入铁水的一种新型工艺方法.本文采用自制的喷粉装置进行了喷粉孕育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粉处理可改善孕育效果,改善石墨形态,明显地细化共晶团,有效地消除白口倾向,从而提高铸铁的强度.喷粉孕育成为一种极有效的孕育技术.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不同的孕育剂对可锻铸铁低温石墨化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可锻铸铁所用的孕育剂中有Si-Fe存在,在750℃~730℃左右、保温时间少于27小时退火时,就能得到全铁素体基体的可锻铸铁。在一般的砂型铸造过程中,以Si-Fe-Bil-Al复合孕育效果最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加Si-Fe孕育后,由于Si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可锻铸铁的低温石墨化过程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的常用孕育剂、孕育方法、孕育机理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不同的孕育剂对可锻铸铁低温石墨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可锻铸铁所用的孕育剂中有Si Fe存在 ,在 750℃~ 730℃左右、保温时间少于 2 7小时退火时 ,就能得到全铁素体基体的可锻铸铁 .在一般的砂型铸造过程中 ,以Si Fe Bi Al复合孕育效果最好 .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加Si Fe孕育后 ,由于Si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可锻铸铁的低温石墨化过程易于实现 .  相似文献   

11.
在温室大棚草莓上应用生物复合草莓抗重茬剂,考察了其在不同重茬年限草莓上和重茬一年草莓连续两年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重茬一年,两年,三年的大棚上应用菌剂,菌剂均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随着重茬年份的增加,菌剂处理较正茬各项指标有所下降,但与熏蒸处理比较,只有重茬三年大棚应用菌剂的产量略低和发病率略高以外,其它指标均高于熏蒸处理的草莓大棚。建议在实际的应用中随着重茬年份的增加菌剂的量应适当加大,增强菌剂的使用效果。对重茬一年的草莓连续两年施用复合草莓抗重茬剂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草莓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制备耐低温高效降解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在已获得的耐低温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A25-3 的基础上,采用混料设计(mixture design)对复合菌比例进行优化,通过测定菌群A25-3、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不同比例搭配对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和外切葡聚糖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建立了各菌株(群)搭配比例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使用Design Expert 8.0 软件的优化功能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进行优化,得到复合菌的最优配比(质量分数)为绿色木霉37.24%,菌群A25-3 67.76%。对该最优比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的结果与预测值基本一致。秸秆降解试验表明,固体复合菌剂可高效降解秸秆,有效提高堆肥体系的温度,在低温环境下的堆肥和秸秆腐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在干砂消失模铸造工艺条件下,探讨了硅、锰含量,球化剂、孕育剂加入量对薄壁球铁件组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球墨铸铁化学成分在C3.6%-4.0%,Si1.6%-1.8%,Mn<0.55%,P<0.05%,S<0.032%,球化剂加入量为1.5%,孕育剂加入量为1.9%-2.2%,当铸件壁厚仅为3mm时,能获得无自由渗碳体的薄壁球墨铸铁件.  相似文献   

14.
进行试管母种扩接时,首先经无菌操作加入适量的无菌水,再用灭菌后的接种铲将试管母种的菌丝体捣碎,制成“液体菌种”进行扩接。该法操作简便,接种速度快,不仅成品率高,而且菌龄齐、菌丝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孕育剂对缸体用灰铸铁力学性能、壁厚敏感性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孕育处理的铸件中,经稀土孕育剂处理的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可稳定在300 MPa左右,并且具有良好的品质系数.锶孕育剂处理的缸体用灰铸铁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和小断面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变质剂和铬碳比对高铬白口铸铁的导热性能和内应力的影响;观察了其金相组织和位错形态;探讨了显微组织、导热系数和内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盐类-合金复合变质剂对Cr(15)Mo2CuW白口铸铁进行变质处理,能有效降低其内应力.用此材料已成功地生产出合格的高扬程水泵叶轮铸件.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较广泛地研究了铋在稀土镁球铁中的孕育作用。试验结果及检测分析表明:微量铋加入铁水中后,使高温铁水中存在的碳、硅元素的浓度起伏有加强的趋势,并且有促进石墨均质和异质核心形成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土壤中分别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同时加入DBP及高效降解菌JDC13后,对土壤中DBP降解的影响以及土壤中细菌总数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土壤中DBP的残留含量.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只加入DBP的样品A中,DBP在14 d时被完全降解;加入DBP和JDC13的样品B中,DBP在9 d时被完全降解,说明JDC13有效加快了土壤中DBP的降解速度;土壤中细菌总数测定结果显示DBP会抑制土著细菌的生长,但加入JDC13后可以减少DBP的这种不利影响;只加入DBP和同时加入DBP与JDC13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JDC13、放线菌和β变形菌在土壤DBP降解过程中成为优势种群:大部分优势菌与PAEs(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9.
Effect of the bacterial inoculant Sil-All (short for ‘ SA‘ ) on corn silage quality, digesti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dairy cattle was studied. SA treated silage resulted in the higher level of retained protein and slightly higher level of residual sugars in that treatment, the better digestibility of the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NDF) and the acid detergent fibre (ADF), the lower pH and evolution of ammonia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fall in pH was most rapid in the SA treated silage in the first 4 days of ensilage, when it matters most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protei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ilage and this was linked more to both lactic and total acids. Both volatile fatty acid (VFA) and lactate content increased with ensiling time, increase degree reached up near 100%; Lactate content in treatment silag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and this difference was all maintained at the level of approximately 7% - 13% almost in all cases, at length, up 16% in the case of day 15; pH value decreased with ensiling time. Moreover, pH value in most of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 The digestibility of both dry matter (DM) and crude protein (CP) was appreciably improved by the use of inoculant SA. Also, in relation to reductions, of NDF and ADF were noted. An increase in milk yield of the order of 0.9kg per head per day in favour of SA was observed. Alternatively, with an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20kg, this indicates with 1 ton of corn silage milk yield could be increased by 46.5kg.  相似文献   

20.
荧光假单胞菌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合同  许勃 《山东科学》1993,6(3):50-56
荧光假单胞菌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防治作用,它首先在植物根际定殖,然后靠噬铁素对铁离子(Fe~(3+))的竞争和抗生素的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保护植物体免受病菌危害。荧光菌在根际的定殖能力与它同根系分泌物的凝集能力有关,与它在根表的短期不可逆吸附也有一定关系。荧光菌菌剂研究较多,目前最好的可贮存一年。虽然荧光菌已成功地用于一些病害的生物防治,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