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法制与法治的概念、产生和发展,阐述了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以及法制与法治的内涵及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和谐建设的基础,阐述了城市与乡村矛盾、个体与共同体矛盾、个体与个体矛盾的存在现状。并就建设和谐农村应做的工作展开了叙述。  相似文献   

3.
亚赫兹线宽稳频激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已广泛应用于精密光谱与精密测量中,激光的频率稳定度与光谱纯度决定了测量的精度与光谱的分辨率,因此不断提高激光频率的稳定度和减小激光线宽是精密光谱和精密测量研究领域永远追求的目标。文章介绍了亚赫兹线宽稳频激光的原理与一些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多亏这只名叫卡米拉的大猩猩,最后一种大型类人猿有了它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实验结果表明了人类与大猩猩之间的关键相似之处——它们是继黑猩猩后第二种与人类最为相似的近亲。英国剑桥大学桑格学院的理查德?德宾带领着他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几种不同的测序技术,将西部低地大猩猩的基因组拼凑了起来。这个基因组包含了超过30亿对DNA"字母",几乎与人类的相同,并且还包含了大约21000个基因。早些的分析表明,大猩猩这个分支是大约1000万年前从其他大型类人猿分离出来的,这比黑猩猩与人类分离的时间还要早大约300万年。所以,黑猩猩与人类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就并不奇怪了——在已发现的70%的大型类人猿的遗传物质序列中,黑猩猩与人类这两个物种的联系比大猩猩与黑猩猩、大猩猩与人类都要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5.
武际可 《自然杂志》2015,37(5):355-361
就音乐与力学比较密切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了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弦乐器与管乐器的发声规律。在乐器中,迄今最主要的乐器乃是这两类乐器,亦即丝与竹。最后指出,力学和科学的发展滋润了音乐,而对音乐的研究反过来也丰富了科学本身。  相似文献   

6.
李红 《科学之友》2008,(5):100-100
文章通过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内涵与功能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数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误区,提出了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与管理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7.
李文庆 《科学之友》2009,(6):160-161
资产的虚拟升值和楼市成交量的回稳让房地产开发商开始有了涨价的冲动,然而事实上金融危机与美元贬值已经改变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与利润率的关系,针对此问题,文章从金融危机改变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与利润率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章少卿 《科学通报》1985,30(15):1167-1167
目前国内外对冰雪的异常分布与全球气候的异常开展了不少研究。三十年前吕炯教授对鄂霍茨克海海冰多寡与长江流域梅雨丰欠作了分析。近年来,符淙斌对北半球冬、春雪盖面积的大小与我国东北区夏季低温的关系也作了简单的定性讨论,他还利用南半球雪盖面积与长江流域的梅雨早晚作了统计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章少卿、徐群等  相似文献   

9.
杨文佑 《科学之友》2008,(5):139-140
相对于传统的Web应用,Ajax技术丰富了客户端的表现能力,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其原因在于Ajax技术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数据通信,并提供了两者间异步通信的能力,从而降低了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均衡客户端与服务器间负载。文章介绍了Ajax技术的起源与发展、Ajax的工作原理,重点提出了如何利用Ajax设计思路编写程序。  相似文献   

10.
早在十六世纪末与十七世纪初,眼镜技师就已发明了显微镜与望远镜,后经杰出科学家伽利略、牛顿与惠更斯等人的改进,使之在实际应用方面得到了发展。然而并未从基本原理来解决显微镜与望远镜的研究和制造。十七、十八世纪光学仪器制造厂商主要在英、法两国。工厂、作坊之间“技术封锁”的传统,也阻碍了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扩张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起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考古资料显示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仰韶时期(9 000~7 000 BP,BP表示距今年代,这里指距1950年)遗址数量少且分散;仰韶时期(7 000~5 000 BP)遗址数量显著增加,分布范围扩张至黄河及支流谷地;龙山时期(5 000~4 000 BP)遗址分布空间进一步扩张至丘陵地带。对比古气候和农业考古研究进展,显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粟黍农业的发展是推动文化扩张的主要动力,气候变 化则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主要有(一)财用观,(二)崇拜观,(三)审美观及(四)保护观四种,并探讨了这四种自然观形成的渊源,主要是(一)地理环境,(二)生产活动及(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贾丽丽 《科学之友》2009,(12):125-126
人性技术化和技术人性化是技术与人性关系的两极,也是技术双刃剑特性基于人性的重要表现。对其深层解读和哲学思考,以揭示人性技术化与技术人性化的本质,及其对人性的影响,进而探索由人性技术化的社会现实向技术人性化的理论构想进行转变的路径,对于技术的当代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象思维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炎  张启明 《自然杂志》2011,33(3):133-136
在西方文化中,现象是由物质实体或空间结构决定的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或观察的可重复性。中国文化中的“象”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动态时序的特点。直觉体悟和比类取象分别是中国人认识和表达“象”的常用方法。象思维过程可分为物象、具象、意象3个不同阶段。中医辨证乃至中医理论的形成集中体现了象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性质界定和交际与语言文化关系入手分析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文化     
就企业本性和企业文化的概说,提出了企业形象的定位和哲学思想,说明了企业道德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掺加沥青混合料添加剂PR PLA ST.S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说明掺加PR PLAST.S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8.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6,15(2):118-123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古代一系列五元化科学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价值及其历史背景,认为商周时期的尚五 意识和战国秦汉盛行的五行观念是这类理论得以产生和流行的主要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亚系统发展状况间的对应关系,从数百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过程在实质上也是社会结构重新构建的过程。具体有以下结论:①尽管并非所有的暖期社会都是繁荣昌盛的,但总体上说来,“冷抑暖扬”的文明韵律十分清晰;②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自然-经济-人文亚系统的各个环节而逐级传导,进而产生了五个层次的气候冲击与适应;③在过去2000年气候恶化阶段,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的贫困人群生存问题是诱发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④气候只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推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动力;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气候变化对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总体上渐趋减轻。  相似文献   

20.
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理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可靠的地理国情关系到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地理国情监测是中国2011年制定的一个新的国家发展方向,迫切需要提出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分析了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总体研究框架,探讨了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可靠性分析与质量控制、时空动态建模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空天地一体化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构建、可靠性非空间信息的空间化表达、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变化检测、地理国情时空数据动态更新与一致性维护、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综合分析、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可靠性空间数据挖掘、地理国情监测辅助决策建模、可靠性地理国情监测的云计算框架、地理国情可视化技术、地理国情监测中的GNSS和手持终端技术、可靠性地理国情总动态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总结了地理国情动态监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