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可象流感样反复流行或大流行,自1971年传入我国以来曾多次在许多地区发生流行。1988年的流行人们还记忆犹新,1994年又再次发生流行。引起AHC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CA24V)。在每次流行时进行病原学研究和对分离毒株作抗原分析,对于探讨本病反复流行的原因及疫情的预测、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默克治疗研究所的菲列普·普罗伏斯特和莫里斯·希尔曼,在征服病毒性肝炎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他们第一次成功地使A型肝炎病毒在动物细胞内生长。这一成就是达到下述两个目标的重大里程碑能可靠而便宜地测试肝炎;能制造一种活的病毒疫苗。微生物学家们经鉴定认为,肝炎有三种,其中两种是由已知病毒引起的,一种是A型肝炎,另一种是B型肝炎。A型肝炎是传染性的,广泛流行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3.
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病毒的不同,肝炎的类型也不同。侵袭肝脏的甲型(A)型和乙型(B型)病毒,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确定的。从70年代起,医生们已经意识到还有另一种既非甲型也非乙型的病毒。但直到1989年才认定是丙型(C型)。其他型肝炎病毒的确定是更近期的事情。 下表是有关各型肝炎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4.
不同型口蹄疫病毒1D蛋白的βG和βH链之间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RGD基序,其结合细胞受体,起始病毒感染.但本文通过对Asia1型FMDV的1D序列分析证实,田间毒株含有RGD和RDD基序(RGD中的G突变为D)的两种类型毒株.通过反向遗传技术制备了分别含有RGD和RDD基序的两种病毒,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并通过细胞感染力和乳鼠致病力比较这两种病毒感染力的差别.结果表明,含有RGD和RDD的毒株都具有感染性,含有RDD毒株的细胞感染力和乳鼠致病力比含RGD的高10倍左右,为进一步阐明RDD基序Asia1毒株的感染机制的分子基础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郭仁 《科学通报》1985,30(23):1826-1826
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毒株间存在着一定抗原差异。过去沿用的一些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毒株特征鉴别试验只能大致把每个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区别为三类,即类Sabin株(SL),中间株(Ⅰ)和非类Sabin株(NSL)。这种粗略的分类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病毒学家一直试图得到单特异性的抗血清来进行更精细的抗原分析。单克隆抗体的产生使这一愿望的实现成为可能。如能应用单克隆抗体对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分析,进一步识别毒株间细微而重要的抗原差异,建立新的亚型划分,对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和疫苗安全性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吉永华 《科学通报》1994,39(3):269-269
蝎抗昆虫神经毒素根据分子大小可分为长链(含约61或70个氨基酸残基)和短链(含约35个氨基酸残基)两大类,而前者又可根据作用效应的不同分为挛缩或软瘫两种类型.前文我们曾陆续报道了东亚钳蝎(Buthus martemsi Karsch)毒中一个挛缩型抗昆虫毒素(BmK IT)的分离及其初级结构以及一个alpha型(BmK αIT)和4个软瘫型抗昆虫毒素(BmKIT2至IT5)的纯化与鉴定.本文将进一步报道有关其中一个属软瘫型毒素(BmK IT2)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主要通过蚊虫传播的RNA病毒,可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疾病.目前,ZIKV已扩散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全球公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研究发现,ZIKV感染可激活包括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等在内的一系列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亦可通过多种机制阻断宿主的干扰素反应,借此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监控.深入了解ZIKV与宿主干扰素反应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研究ZIKV的致病机制,对开发ZIKV疫苗和研制抗ZIKV药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颜子颖  姚二梅  张桐  舒跃龙  侯云德 《科学通报》1997,42(17):1860-1863
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是能建立稳定表达的转导型表达载体,可用作基因治疗的外源基因荷载工具.与逆转录病毒相比,它具有高安全性、无致病性和能感染有丝分裂后细胞等的特点.目前重组AAV的制备,需要两种不同的重组AAV质粒,一种是含位于AAV基因组两端的为病毒复制和包装所必需的反向末端重复(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和外源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载体;另一种质粒作为助手质粒,克隆了除两端ITR外的AAV全基因组DNA,它反式提供AAV复制和包装所需的病毒蛋白,当这两种质粒共转染宿主细胞时,如存在辅助病毒(腺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就能包装出含外源基因的重组AAV假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9.
一个由加拿大和韩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采用新型基因疗法,已在老鼠身上成功治愈I型(青少年型)糖尿病,并且是“一次治疗,终生痊愈”。这项发表在最新出版的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指出,研究人员是制造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并用它把另一种叫做SIA的基因“载送”进入患有糖尿  相似文献   

10.
赵大庆 《科学通报》1993,38(11):996-996
早在70年代初,人们就发现杂多酸具有抗病毒活性.例如钨锑酸钠[NaSb_9W_(21)O_(86)]~(18-)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抗病毒化合物.非常有趣的是最近报道[NH_4]_(18)[NaSb_9W_(21)O_(86)]·24H_2O(结构代号为HPA-23)具有很高的抗爱滋病病毒活性,在法国已进入临床应用.但从分子水平研究杂多酸化合物抗病毒的机理,目前尚未见到国内外报道.而作为病毒可以广义地看作由一个蛋白外壳包裹,内部则为核酸.爱滋病病毒同样由两层蛋白所包裹,与宿主细胞发生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层包络蛋白(GP120),该蛋白的活性组分是一个由8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1.
毛子旭 《科学通报》1986,31(20):1591-1591
1979年,Provost和Hilleman首次报道甲型、肝炎病毒(HAV)可以在体外细胞中增殖。此后,许多学者用免疫荧光及放射免疫技术发现HAV可在多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增殖。由于HAV的许多物理、化学特性与脊髓灰质炎病毒非常相似,人们将之归类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定名为肠道病毒72型。尽管这两种病毒有很多相似之处,伹在迄今所  相似文献   

12.
郭常霖 《科学通报》1965,10(5):451-451
近年来已发现的碳化硅多型体数目急剧增加,目前已达七十二种。碳化硅的晶体结构有着独特的规律。已确定结构的二十多种多型体中,属于两种晶体结构系列(33……32)3和(33……34)3的多型体特别多,而且还常常发现在不同晶体中层数一样(即晶胞参数完全一样)的多型体具有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如36H_a、36H_b;105R_a、105R_b和51R_a、51R_b。因此深入地研究碳化硅高层多型体出现的规律、连生现象和晶体结构对阐明物质多型性的本质、SiC多型体形成的机理以及了解复杂SiC结构规律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碳化硅单晶的新多型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常霖 《科学通报》1979,24(18):829-829
碳化硅(SiC)是典型的多型性物质,是所有已知化合物晶体中结构变体最多的一种。已发现的SiC多型体达126种,其中我们曾发现了70种。变体中晶胞最大者1080 R的六方晶胞参数C=2721(?),为一般无机化合物晶胞参数的数百倍。一种化合物存在如此大量的多型体以及存在晶胞参数如此巨大的稳定变体,确是结构化学领域中十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埃可病毒11型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B族肠道病毒中的一个重要血清型.埃可病毒11型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脑炎和脑膜炎等疾病,在婴儿和新生儿中导致重症感染甚至致命的病例也时有报道.此外,埃可病毒11型还多次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性感染,如2019年中国广东省发生的院内感染暴发事件,造成了19例新生儿的感染和5例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CD55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部分埃可病毒的吸附受体,该受体可以帮助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但并不能介导病毒完成完整的入侵过程.我们在2019年的研究中,发现了人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 FcRn)是B族肠道病毒的通用脱衣壳受体,并以埃可病毒6型为例解析了病毒入侵机制.本研究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了埃可病毒11型在入侵过程中不同pH条件下各阶段的病毒颗粒结构,以及病毒与两受体的复合物,共10个原子或近原子水平高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并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和脂质体模拟试验等分子水平试验,系统地阐述了埃可病毒11型利用CD55和FcRn"双受体系统"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埃可病毒11型利用其VP2、VP3结构域与吸附受体CD55的3、4两个短同源重复(short consensus repeat, SCR)结构域结合,结合后病毒颗粒不发生变构.病毒与脱衣壳受体Fc Rn结合之后,开始发生变构,并可在脂质体膜的辅助作用下释放遗传物质完成脱衣壳.与埃可病毒6型不同的是,埃可病毒11型结合FcRn之后在中性条件下即可起始变构.本项研究解析了重要病原埃可病毒11型侵染细胞的分子结构基础,并进一步完善了非囊膜病毒的"双受体"入侵模型.  相似文献   

15.
邱并生 《科学通报》1992,37(21):1997-1997
虎尾草条纹花叶病毒(CSMV)属于双生病毒,其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但在被侵染的植物中可形成复制型的病毒双链DNA。寄主植物为单子叶植物的双生病毒有CSMV、玉米线条病毒(MSV)、玉米矮缩病毒(MDV)和马唐线条病毒(DSV)等。本研究的目的是企图用这类病毒对单子叶植物的侵染性构建禾谷类植物的基因转移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科学家分析人类和动物细胞中乳头瘤病毒和多瘤病毒的遗传材料(以环状DNA形式存在)后发现,其中许多环状DNA序列既不是来自这两类病毒,也不属于任何有记录的已知病毒。科学家从中鉴定出了2514种新病毒,其中大多数属于已知病毒门类,但有609种和任何已知病毒都不类似。  相似文献   

17.
继80年代初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患者中分离出Ⅰ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Ⅰ)后不久,美国卡莱纳拉曼(Kalyanaraman)等于1982年又从毛细胞白血病患者(Mo)脾脏细胞即毛细胞白血病的T细胞变异株中分离出Ⅱ型  相似文献   

18.
3价转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马铃薯的获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晓江 《科学通报》1994,39(21):1992-1992
马铃薯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可作蔬菜,其世界年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引起的病害是造成我国马铃薯退化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尤其是2种甚至3种病毒混合侵染带来的损失远大于各病毒单独侵染.国外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表达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能显著延缓该病毒病害症状的发展并减轻其危害程度.美国已获得同时表达PVX和PVY CP基因的双价转基因马铃薯,其中1个转基因株系对这两种病毒的混合侵染表现高抗.国际上还未见转3基因抗病毒马铃薯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一新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在广东省和海南省部分地区新发生一种水稻病毒病, 其症状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生须根. 病株韧皮部细胞内可观察到具斐济病毒特征性晶格状排列直径为70~75 nm的球状病毒粒体以及病毒基质和管状结构. 从发病田块及其附近的玉米(Zea may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和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植株体内检测到病原病毒的存在. 田间调查及室内传毒实验表明,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 该病毒的基因组由10条dsRNA组成, 其电泳图谱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基本相同. 采用接头单引物扩增法获得了该病毒基因组两个片段(S9和S10)全长核苷酸序列, 两者在核苷酸组成、末端序列及基因排列上均具斐济病毒特征, 但与斐济病毒属已知种核苷酸同一率小于75% (S9)和80% (S10), 基于核苷酸及其推导编码产物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 该病毒在斐济病毒属中处于相对独立的进化位置. 结果表明, 该病毒应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2组的一个新种, 建议将其命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相似文献   

20.
1970~2004年全球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董晓楠  应剑  陈应华 《科学通报》2007,52(9):1021-1027
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综合症。近年来病毒多爆发于亚太地区的热带区域。为了研究人类肠道病毒的进化历程以及遗传变异性,我们搜集了全球在1970年至2004年间分离的532株病毒的序列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了完整或接近完整的VP1片段序列(全为891个氨基酸)。经过两两序列比对以及遗传距离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病毒株属于先前分类的B或C型。同时,也观察到一种特殊的不属于任何分型的毒株R13223-IND-01,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病毒分型。在B型和C型病毒中,存在着一些区别于同型其他亚型的“孤儿株”,它们的出现在病毒进化分析中有重要的意义。此外,VP1片段上有6个位于离散位置的氨基酸存在共变异的现象,分析发现这种高比例的共变异与病毒亚型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