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杆菌乙酸耐受株的代谢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的连续培养,比较了大肠杆菌耐乙酸突变株JL3碳源基本代谢流量分布与出发株JM101的差异,发现随比生长速率的增大,两者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碳流增加,进入三碳羧环的碳流减少。在相同的比生长速率下,突变株JL3中分配于磷酸戊糖途径的碳流所占比例高于JM101,在比生长速率0.626h^-1时,JL3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 占摄入碳流的33.2%,而JM101只占9.0%。计算得到J3力JM101关于ATP的最大菌体得率为10.2g/mol和5.68g/mol,维持系数为64.5mmol/(g.h)和82.3mmol/(kg.h),表明JL3的能量代谢效率高于JM101。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DH5α及其耐乙酸突变株生长和产乙酸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杆菌DH5α的耐乙酸突变株DA19在复合培养基中有生长优势,最大比生长速率提高,产乙酸减少,对乙酸的耐受力增加。在基本培养基中DA19生长优势更加明显,消耗葡萄糖速率加快,单位菌体产乙酸得率YA/X比DH5α低,以消耗葡萄糖为基准的菌体得率YX/G提高。在添加乙酸的基本培养基中,DA19细胞浓度高于DH5α,更快利用葡萄糖。DA19在高葡萄糖浓度下(102g/L)也能良好生长,菌体浓度达26g/L,YX/G为0.257g/g。在变速补料分批培养中,DA19可以有效地控制乙酸的生成,细胞浓度达到20g/L,YX/G为0.360g/g,为其在高密度培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Fe^2+和Fe^3+对E.coli DH5α及其耐乙酸突变株DAl9的代谢有较大影响。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中,添加Fe^2+或Fe^3+后DH5α生长改善,菌体浓度增加,菌体得率(YX/G)提高,但同时产乙酸量也大为增加,且在添加Fe^2+后增加更多,然而其单位菌体的产乙酸量(YA/X)降低。DAl9在添加Fe^2+或Fe^3+后生长改善,YX/G提高,同时产乙酸大大减少,YA/X和乙酸得率(YA/G)大大降低。DAl9的生长还与Fe^2+的添加时间有关,在培养过程中添加Fe^2+越早,细胞浓度和YX/G增加的幅度越大,同时产乙酸、YA/X及YA/G下降的幅度也越大;在12h及其之后添加对DAl9生长没有明显影响。DH5α和DAl9在添加Fe^2+后生长改善的效果比Fe^3+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重组大肠杆菌W3110(pEC901)及其宿主菌在分批及连续培养中,主要糖代谢产物乙酸的生成规律。发现在分批培养过程中,乙酸主要在对数生长期产生,并当葡萄糖Glc耗尽时,菌体可以利用生成的乙酸作为碳源。乙酸的积累随葡萄糖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以葡萄糖为限制性基质的连续培养结果表明,当比生长速率μ〉0.336h^-1,菌体开始产生乙酸,并且其比生成速率随着μ增大而增大,研究所得的这些规律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菌Pichia pastoris连续培养的生长及抑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稀释率μ(μ=0.14h^-1)下用不同浓度的甘油流加进行连续培养,研究甘油浓度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浓度对细胞生物量(DCW和WCW)、底物得率系数(Yx/s)、底物比消耗速率(qs)、呼吸熵(RQ)与二氧化碳释放率(CER)都有影响,在低甘油残留浓度(<63.3g/L)下,甘油是激活剂,菌体生长符合Monod方程,Ks=19.62g/L,甘油激活常数Ka=19.45g/L;而在高甘油残留浓度(>63.3g/L)下甘油是抑制剂,菌体生长特征符合Haldance方程,Ks=0.014g/L,K1=156.67g/L。毕赤酵母生长的甘油抑制浓度为55.2g/L。  相似文献   

6.
在碳源限制的基本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中分别对大肠杆菌DH5α及其耐乙酸突变株DA19进行分批培养,两者在复合培养基中的乙酸产量均明显高于基本培养基,相同培养基中DH5α的乙酸产量高于DA19。基本培养基中分批培养的物料衡算显示:DH5α通过三羧酸(TCA)循环和呼吸链提供能量的葡萄糖低于DA19,通过乙酸形成途径的量则增加,表明DA19的TCA循环或电子传递链氧化能力有所提高,而DH5α的TCA循环或电子传递链的能力限制使更多的葡萄糖通过形成乙酸来提供能量。能量需求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碳源限制的复合培养基中,有机氮源的异化代谢提供了部分能量,在丙氨酸和谷氨酸为碳氮源的基本培养基中的分批培养也表明氨基酸的异化代谢对乙酸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GR2是由嗜热脂肪芽孢杆菌CU21经诱变处理而获得的突变菌株。GR2菌株具有比出发株CU21高的最高生长温度;嗜热性α-淀粉酶的得率增加;并且不利用葡萄糖为主要碳源的性质。在连续培养中,GR2菌株的嗜热性α-淀粉酶得率随稀释率的增加或随培养温度的下降而增大,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克隆株GR2(PAT9)与GR2(PATHP9)的嗜热性α-淀粉酶得率比宿主CR2的嗜热性α-淀粉酶的得率高10倍。质粒PATHP9是由质粒PAT9经小型化后得到的。连续培养的结果表明,质粒小型化后,单位菌体的质粒的复制数增加,但基因表达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基因工程枯草杆菌生产中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一株基因工程枯草杆菌DB403(pWL267)生产中性蛋白酶,其宿主DB403失去了野生菌株99%的胞外蛋白酶生产能力,质粒pWL267则带有野生菌株中性蛋白酶的全部结构基因。在分批培养中,中性蛋白酶的活性为262mg/min·L左右,通过培养基改进达到3.286g/min·L。连续培养表明,中性蛋白酶的比生产速率在比生长速率为0.2h ̄(-1)时最大。在控制补加葡萄糖和其它培养基成分的补料分批培养中,中性蛋白酶活性达17.670g/mm·L。  相似文献   

9.
乙酸对1,3-丙二醇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克雷伯氏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乙酸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初始培养基中加入微量的乙酸能够提高1,3-丙二醇的产量,但乙酸的添加会影响菌体生长,造成发酵液的菌体吸光度A下降。通过实验确定了乙酸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为0.6g/L,此时1,3-丙二醇质量浓度为8.46g/L,转化率为0.62;在此浓度乙酸初始培养基中添加1.2g/L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将甘油转化率提高到0.66。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酸钙对肌苷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肌苷的摇瓶发酵过程中,10g/L的葡萄糖酸钙适于肌苷的合成和菌体生长。初始培养基中加入10g/L的葡萄糖酸钙,能够诱导葡萄糖酸激酶的生成,大幅提高其比活,增大磷酸戊糖(HMP)途径的通量。肌苷的产率由10.76g/L提高到18.36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