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应用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风化剥蚀台地的发育、富水性及其地下水的开发。文中强调风化作用对风化剥蚀台地发育及其富水性的意义,并划分几种不同的富水带类型,以典型实例阐明了风化剥蚀台地地下水开发。  相似文献   

2.
西藏玉龙铜矿矿区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及利用程度低,通过实地调查及观测并结合前人资料,对该矿区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进行初步分析评估,圈定地下水富水地块,提出矿山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钻孔试验分析了自贡红层分布区地下水水化学的水平及垂直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而探讨红层水资源开采等引起的咸淡水混合、水质变化等相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西横县六景地区水文地质分区明显,各区含水岩组富水性差异较大,其中南区含水岩组众多,地下水类型丰富,富水性相对较好;各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特征突出;各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各异,其中地下水总硬度自北往南,自西往东由低到高变化,以东区最高;南区地下水受污染问题相对严重;区内两组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类型均属构造岩阻...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红层区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及近年污染日趋严重,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针对红层区水文地质特点,合理选择物探技术方法寻找地下水,是水文地质工作面临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着重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红层区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结合各装置实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明了高密度电法应用在红层区地下水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地下介质导电性能的差异只能造成电测深ρs值的高阻和低阻异常,而反射系数(K)的异常则能对应地下含水层的存在部位.作者将反射系数(K)法用于从贫水红层中探测富水区的电测深ρs曲线的解释,提高了区分含水层的可靠性,使采用电阻率法探测红层中的地下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解决红层区缺水问题一直是水文地质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系统分析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等,论述了红层缺水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红层缺水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落后原始取水状态;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与基础研究阶段;2000—2011年为红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理论发展成熟与实践研究阶段;2011年—至今为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利用探讨阶段.当前采用的小型机井式开采浅层地下水资源的方法,能够基本满足红层缺水区部分分散农户家庭的小量饮水需求,由于其成本低(政府出资打井,农户仅承担供水设备费用)、取水距离短,取水时间自由,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促使了机井布设的速度较快,已成为当地缓解或解决红层缺水区人畜饮水困难的主要措施.但近年来,这种模式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挑战,保护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非常迫切,以防止该地区部分农户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反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的富水性乖透水性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基坑的开挖施工和支护设计方案影响极大。对查明地下水的富水性和透水性的精度要求不高时,提水试验可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同时,利用工程钻机在工程钻探孔中进行操作的一种简易抽水试验。阐述提水试验技术在建筑勘测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清江下游地区发育一套第三系的红层,其岩性为砂岩夹泥岩、页岩,下部以成分为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的砾岩。厚度在300m以上,有一定程度的岩溶发育,其中一个洞穴具有开发价值。为进一步掌握红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对红层区地下水采集30组样品进行测试,应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总结地下水类型及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红层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以HCO_3-Ca或HCO_3-Ca·Mg型为主,地下水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2个水点Al超出了地下水V类质量标准值(500μg/L),应引起重视,防治水质污染;19个水点的Sr含量超过了天然饮用矿泉水的标准值(200μg/L),建议进行锶矿泉水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地下水开发工作中,国内不少地区有泥灰岩作为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作者从近几年来沂蒙山区泥灰岩层地下水开发实践中,总结出泥灰岩的富水条件。根据大量的钻孔资料,将泥灰岩岩溶裂隙型划分为水锤作用、结构成因、组合结构、构造作用和复合作用五种成因类型,并分析了各类型的富水性。  相似文献   

11.
从广义的角度探讨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供水、温泉、矿泉水、地下热水及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兼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类型的划分、地下水环境及开发的环境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笔者原推荐的考虑扬程限制多年均衡法的基础上,再提出多年均衡数理统计和多年均衡Monte-Carlo法。并结合具体资料,分别对实际系列传统时历法和考虑扬程限制时历法,生成系列传统时历法和考虑扬程限制时历法,以及实际系列数理统计法等五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以论证各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祈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多年均衡法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农业对水需求量的巨增,开采地下水无疑是一很好解决方案。地下水资源量受多项因素影响,是一动态随机过程。根据其时间序列,建立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用于地下水流量的动态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该方法可用于地下水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转化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背景,分析在一定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影响.并推求出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溉开发水平下的上游山水与中游泉水间的月推移年径流量互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灌溉开发水平的提高,虽然可以加激地下水资源转化,夺取一些无效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最终将导致掠夺性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寻求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资源转化规律对区域水利规划及生态环境评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对未来不同的地下水供求条件下,地下水预测和管理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山东省济宁市地下水可能补给量和开采量的预测,研究未来地下水采补平衡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求在地下水评价、预测与管理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显德汪井田为例,在剖析奥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阐述了奥灰水与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奥灰水防治利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应用模糊矩阵复合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步骤,选择一个实例,确定10个评价因素,利用三级水质分级标准,对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了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最后,依据运算结果判定地下水的水质级别。  相似文献   

18.
基岩裂隙水研究一直是水文地质的难题。该文应用遥感图像,通过图像判译、现场调研测试等多信息综合分析手段,阐明青岛花岗岩基岩裂隙水富水规律,并对水资源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N_(NH)_4~+→N_(NO)_2~-→N_(NO)_3~-,即三氮迁移转化过程中的质量不守恒问题很显著。因而建立这种三氮转移动力学耦合数值模型用于地下水污染预测是不可靠的。较好的途径是依据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不同而选择NH_4~+或NO_3~-弥散-吸附迁移模型,以及NH_4~+→NO_3~-转移模型用于地下水污染预测。  相似文献   

20.
莱州湾南岸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29个水文地质钻孔及其地下水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和1200眼井的地下水矿化度野外实测资料,研究了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尤其是咸水入侵区的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