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祥玲 《科学通报》1965,10(7):653-653
中国昆虫学会于1965年4月10—19日在南宁召开了生物测定在医学昆虫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学术会议。到会的有来自15个省(自治区)、市的有关科学研究和防疫单位、除四害先进单位和卫生部等正式代表35人,列席代表23人。会议收到工作总结、研究报告和专题报告共116篇。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除四害的经验,提高蚊、蝇防治试验研究水平,为进一步推进除四害工作创造条件。会议开始由有关代表作了“生物测定在医学昆虫工作中的应用”、“有机磷杀虫剂对蚊蝇的毒效”、“蚊类毒效试验和抗药性测定”、“蝇类毒效试验和抗药性测定”和“敌敌畏使用中的问题”等五个专题  相似文献   

2.
沙槎云 《科学通报》1964,9(7):648-648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于1964午3月10—17日在武汉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农林害虫生物防除会议,出席正式代表52人,列席代表27人,还特邀了湖北省有关专家5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26篇,其中天敌昆虫方面88篇,昆虫病原方面38篇。会上,刘崇乐教授作了“廿年来昆虫病理学三大进展”、高尚蔭教授作了“昆虫病毒研究进展”、曹诒孙教授作了“家蚕的僵病、卒倒病与害虫  相似文献   

3.
胡仪贞 《科学通报》1964,9(7):653-653
中国硅酸盐学会于1964年5月7—14日在西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陶瓷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正式代表70人,列席代表13人。与第一次全国陶瓷学术会议比较,这次会议提出的论文在数量上增加了将近两倍,质量较高,内容较丰富。这次会议着重地就隧道窑和倒焰窑的结构、操作方法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讨论。隧道窑方面主要讨论了检查坑道、双重(石玄)、燃  相似文献   

4.
胡为柏 《科学通报》1956,1(10):72-72
今年6月15—17日,在湖南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召开了浮选科学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科学研究机关、高等学校、设计机关、生产厂矿等20个单位,共114人。这是我国首次举行的选矿专业的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宣读了16篇论文。在这次讨论会上学习了苏联专家浮选讲座速记稿,听取了苏联专家 8.M.阿拉什开维奇“浮选理论和浮选实践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南矿冶学院提出的“浮选理论现状及进一步研究方向”、“黄药对硫化矿作用的机理”两文,介绍了目前国际间浮选理论的概况,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混合使用捕集剂强化方铅矿和闪锌矿的浮选”一文介绍了苏联科学院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黄继隆 《科学通报》1965,10(3):276-276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与辽宁省电力学会于1964年11月21—28日在沈阳联合召开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学术讨论会。会上检阅了几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交流了学术经验,讨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出席会议的有设计、制造、生产运行、学校、科学研究等单位的代表80人。大会收到论文136篇,会上宣读了61篇。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距离保护:会议认为,距离保护是系统中长线路普遍采用的保护装置。会上对感应型、整流型和半导体三极管型的距离保护改进方案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半导体距离保护从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6.
朱笠 《科学通报》1964,9(5):465-465
中国作物学会于1964年1月7—17日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年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14人。会议收到论文363篇,会上宣读和讨论了67篇。本届年会除宣读论文、交流经验外,并以“作物栽培研究工作的方向、任务和方法”为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结合专题讨论,着重研究了作物栽培研究工作如何积极投入大面积稳产高产农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沈汉镛 《科学通报》1964,9(7):649-649
中国科学院于1964年4月21—29日在上海召开农药研究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华东昆虫研究所、中南昆虫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及与中国科学院协作关系特别密切,应邀参加了会议的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出席人数共35人。会议集中讨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农药及抗菌  相似文献   

8.
何绍宗 《科学通报》1965,10(11):1025-1025
第四次全国计算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65年8月15—2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科学研究单位、产业部门、高等院校以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共367人。会议收到论文和报告282篇。会议就数字电子计算机、计算数学、程序自动化,以及数理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活动和经验交流。通过分组会、大会等学术活动和参观互访,展示了两年来我国在计算技术研究、制造、应用、维护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交流了经验和工作情况;针对若干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交换了看法;检阅了我国计算技术队伍的成长状况;讨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计算技术事业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周航 《科学通报》1962,7(1):41-41
中国地理学会于1961年11月28日在上海召开了地貌学术讨论会,并宣布成立地貌专业委员会。这次会议共收到七十三篇论文。归纳起来,可分为下列四个问题:1.我国地貌学的任务和今后发展方向;2.地貌学如何为农业服务;3.流水地貌的若干理论问题;4.地貌制图的原则和方法。到会代表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5,(11):97-97
几年来,由於国家建设上的大量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分析化学事业已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为了适应今後国家建设上与本门科学发展上更高的要求,中国科学院於1955年9月20日到24日召开了分析化学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一)交流分析化学研究工作经验;(二)讨论并明确今後几年内分析化学工作的发展方向;(三)讨论分析化学工作中的组织分工问题。分析化学会议开了5天,参加会议的单位共75个,出席会议的人数共177人。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73,18(2):95-95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的微生物育种学术讨论会,于1973年5月7日至16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84个生产部门、科研部门和教学部门的150多名代表。会议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检阅和交流了成绩和经验,讨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交换了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陈慰峰 《科学通报》2001,46(24):2092-2093
2001年10月28日~11月1日以“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为主题的第173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会议由邹承鲁、陈慰峰、巴德年、沈倍奋、周光炎、金伯泉及王宪等人担任执行主席,参会海内外专家学者共37人.学术报告及讨论共设5个主题,分别为:免疫学——当代生物学的前沿学科、免疫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应用、免疫疫苗、免疫对高科技生物工程学的促进、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的协同作用.会议全程的学术讨论自由热烈,与会者畅所欲言,围绕当今国际免疫学发展的方向、研究热点及应用前景,结合我国免疫学发展现状、国情与需求,研讨了我国免疫学发展的战略 邹承鲁院士指出,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将遵循3个原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64,9(7):655-655
全国第一届农林害虫生物防除学术会议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于1964年3月10—17日在武汉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农林害虫生物防除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52人,列席代表27人,还特邀了湖北省有关专家5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26篇,其中天敌昆虫方面88篇,昆虫病原方面38篇。会议分别就这两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期的突出特点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飞速发展,生态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进行生态学总结,解决与地表地形研究和预测其在人类活动加剧条件下发展变化有关的各种问题,地貌学及时考虑了自己百余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发展方向。“生态地貌学”这一概念的出现,不仅意味着需要开展生态地貌学研究,还表明这是一个新的科学方向。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召开会议,研究具体区域的生态地貌工作或综合性研究经验,讨论生态地理研究的途径和结果。这样,生态地貌学便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那么,什么是生态地貌学呢?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65,10(5):467-467
农药学术讨论会中国化工学会于1965年1月11—17日在上海举行了农药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40余人。大会收到论文80余篇,会上宣读了63篇。会议分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农药加工及助剂三组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会议讨论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加工、助剂、农药合成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近期生产的成熟品种的研究,讨论了新药的探索工作。会议还就今后我国农业药品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做好支援农业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陈德明 《科学通报》1956,1(10):77-77
1956年8月23—28日中国动物学会在青岛举行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正式代表28人,特邀代表13人。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我国动物学工作者的当前任务,具体讨论和研究我国动物学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发挥力量来加速祖国的社会主又建设事业。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动物学的研究工作,满足当前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也讨论了如何协助有关部门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如何贯彻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方针来开展学会的学术活动等问题。会议听取了上届理事会常务委员会理事长李汝祺教授的“中国动物学会总会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伊万诺夫教授的“苏  相似文献   

17.
昆虫的“语言” 是什么? 昆虫也会运用各种“语言”,使彼此了解,如: 音响“语言”:一般雄虫用发音器摩擦发音招引雌虫,如蟋蟀、蝉等。 激素“语言”:一只白蚁发现巢壁破裂或群体中出现“敌人”,会立即释放一种外激素,招来同伴修理“房屋”(蚁巢)或歼灭“敌人”。 形象“语言”:一只工蜂侦察到蜜源后,回到巢里用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 气味“语言”:一只苍蝇发现了可口的食物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招引同伴接踵而来,共享美餐。 色彩“语言”:有些昆虫的体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委员会于1965年3月15—25日在广州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生产部门、教学、科学研究等单位的正式代表9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88篇,其中地貌55篇,经济地理33篇。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和交流为生产服务的经验,讨论今后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以及地理工作者如何思想革命化和工作革命化等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为生产服务的质量,提高学科水平。会议始终贯彻革命化精神,开得紧张活泼。通过专题和如何革命化的  相似文献   

19.
李浩  夏格旺堆  高星  陈发虎 《科学通报》2023,(Z2):3732-3734
<正>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邱桑手脚印遗址及高原旧石器考古研究进展研讨会”于2023年4月18~22日在拉萨市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多家单位、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邱桑泉华史前人类手脚印问题,涉及主题包括手脚印遗迹形态特征分析、铀系年代学与热释光年代学研究、古钙华发育演化历史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地热分布与邱桑古温泉发育关系研究等多个方向.与此同时,会议特邀来自青藏高原区域不同省份的考古专家,围绕近年来高原旧石器考古研究取得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进入电子时代以后,人类的通信技术大大进步。打个电话,拍个电报,发个传真,相隔数万公里的人们,几秒钟内就可传递信息。在昆虫界,有许多家族在它们的生活史中也有“组织、聚会、恋爱、结婚”等等行为。它们靠什么作为“通信”手段呢?最近,科学家在昆虫的触角上破译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昆虫的触角,有杆状、锤状、棒状、球状、鞭状和羽毛状等等。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