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香兰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1):53-56,72
农业是个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产业,它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从农业的战略地位、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商品经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深刻理解邓小平的农业思想,探寻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概而言之主要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政策的立足点,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及两个飞跃等思想。本文试图从这五个方面对邓小平“三农”思想之合理内核和深远影响加以阐释,指出小平同志“三农”思想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制定“三农”政策的理论指南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邓小平高度重视中国的"三农"问题,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战略理论、农业发展理论等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思想理论体系。在邓小平农业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初步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的农业战略思想将继续指导我国的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成为邓小平同志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思考的起点。在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上,邓小平深化了毛泽东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创新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特别是更多的从农民自身利益的实现出发来思考农村社会发展、重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视农民的创造性、强调党和政府应提高对农村社会的管理水平等思想对今天制定农村社会发展战略及策略具有重要的恒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是基础、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关于尊重农民、农村城镇化等一系列思想是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则,研究邓小平"三农"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业是根本"的思想、"两个飞跃"的理论预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指导了我国农村经济变革的顺利进行,使农村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主要体现在确立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几个方面。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关心农民的疾苦,放权让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的思想,也是党和政府领导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之所在。国企改革在改革主体,改革依靠力量以及放权让利上存在着误区,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对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真正落实放权让利,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国企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江泽民"三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做了理论准备。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三农"思想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执政思想形成的理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执政思想的形成有其现实和理论的根基,对时代的新认知是邓小平执政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总结和对毛泽东思想的再定位是邓小平执政思想形成的理论根据,对苏东事变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全面反思促使邓小平执政思想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川西南现有的经济状况,农业结构和自然地理因素,得出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是振兴川西南经济的重要之路.同时又从立体农业与农-林-牧系统这个观点出发,闸述了川西南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问题以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西藏农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农业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要实现西藏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入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贯穿始终。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分析了当前西藏实现持续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和新的挑战。提出了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入手。以农牧区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主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为基础。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保障;通过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实现西藏农业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郭立场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101-103
中国的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从不自觉到自觉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之所以出现,农村的稳定发展功不可没。然而,近年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日益显现。解决当下的"三农"问题,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下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经济法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在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较完整地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理论体系.邓小平经济法思想主要由其对法和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企业法律制度和经济法体系等内容构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体系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设现代农业,才能使我国农业从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中走出来,进而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于核心地位,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我国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及模式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向"公司+中介+农户"及股份合作制转化。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合作组织形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邓小平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集中群众的集体智慧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民主思想,为更好地分析,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文章在经济管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与方略三方面比较刘邓理论观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特色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速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针对武平特色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其产业化特色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欠发达地区三农资金供给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和特性决定了它对“三农”资金投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三农”资金需求饥渴的状况下,更应该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也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中国共产党依靠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没有引起较大社会震动和农业生产没有减产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铲除了农村中产生剥削制度的经济基础,避免了农村的极端分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也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以社会整合为视角,分析研究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得失,对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往往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较多,但成果转化率不高,其原因就在于缺乏连接科研与推广的“桥梁“.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示范园“运作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普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创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运作模式、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能有效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