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福凯 《广东科技》1994,(12):9-10,18
一、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性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主要为细胞免疫,T细胞在疫苗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T细胞可识别癌细胞表达的三类肿瘤特异抗原:(1)突变或重排的癌基因产物和突变的抗癌基因产物。由于这些抗原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因此抗体无法发挥治疗作用,而T细胞却可特异地识别具有这类产物的肿瘤细胞。目前已在人体和鼠体上分离到针对BCR-abl、突变的ras和p53的特异性T细胞。但目前的问题是,由于不同肿  相似文献   

2.
检测FBXO6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构建稳定表达FBXO6的肿瘤细胞株。运用RT-PCR方法,在人胚肾293T细胞以及9种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中,检测了FBXO6的表达情况。以载体质粒pBabe-3Flag-FBXO6-puro/pBabe-3Flag-con、包装质粒pCMV-GAG-POL及包膜质粒pCMV-VSVG用Lipofectamine2000共转染包装细胞系293T,收集病毒颗粒感染A549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Western blot鉴定FBXO6的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外源性FBXO6在A549中的亚细胞定位。在10种不同来源的细胞株中,FBXO6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最高。成功筛选出嘌呤霉素抗性细胞系A549-Con与A549-3Flag-FBXO6。Western blot方法发现A549-3Flag-FBXO6细胞系稳定表达FBXO6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发现FBXO6与内质网tracker有共定位。FBXO6在肺癌A549细胞中高度表达,构建了稳定表达FBXO6的A549细胞系,部分FBXO6分布在内质网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小RNA技术对肿瘤细胞系Mosec中STAT4蛋白的表达进行干预,结合用干预后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与脾细胞共培养后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被引导情况.得到了抑制肿瘤细胞STAT4后,引导出增高比例的CD4 CD25 Treg细胞的结果.进一步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2和IL-10 mRNA的表达,发现肿瘤细胞STAT4蛋白表达被抑制后,IL-10分泌明显增加,而TGF-β2没有明显改变.这一结果暗示着肿瘤细胞是通过STAT4的激活来下调IL-10的表达和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来削弱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进而增强机体对肿瘤免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银耳多糖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 TP)对荷HAC小鼠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因子、体外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影响.方法用环磷酰胺和银耳多糖分别作用于荷HAC肝癌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及酶标仪观察各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分离其脾细胞,将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3H-TdR标记的肿瘤细胞P815,HAC和B16,4 h后用γ-闪烁记数仪进行检测,并计算杀伤程度.检测各组肿瘤质量、体积、组织学改变和主要脏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银耳多糖实验组总T细胞、T杀伤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TNF)高于对照组,其中对总T细胞及TNF上调明显.在对HAC,P815,B16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中,银耳多糖实验组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85%,20.81%,25.43%,P<0.01,其中对B16杀伤作用最强,HAC次之,P815最弱.环磷酰胺 银耳多糖实验组上述指标与银耳多糖实验组相比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肝肿瘤质量、体积均低于模型组.组织学上肿瘤坏死程度重且范围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纤维组织增生显著.环磷酰胺组较实验组表现的更为明显.银耳多糖实验组除脾脏外,其他主要脏器无明显形态学变化.结论银耳多糖具有激活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种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抗癌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5.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通过MHC I类分子非依赖地泛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不需致敏、杀伤快,使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和巨大的应用潜力.NK细胞和T细胞为体内的两类具杀伤活性效应的细胞,但分别为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在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上各具特点.另外,NK细胞具有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及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因此,特别是在抗肿瘤方面,两者具有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前期研究显示,NK细胞尤其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突出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综述了目前NK细胞临床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应用面临的挑战.相信随着针对NK细胞的免疫治疗技术的突破和药物的开发应用,肿瘤免疫治疗水平必将推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治疗的出现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事件。继遗传病基因治疗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新焦点之后,肿瘤的基因治疗也被提到日程上来。对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和途径,《科技导报》曾有专文介绍(章扬培等,1992年第8期第28~30页),本文在此基础上,拟介绍一种新近发现的、通过免疫排斥作用而达到肿瘤基因治疗效果的最新途径。一般来说,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排斥和杀灭作用中,细胞免疫起关键性作用。由于T淋巴细胞负责细胞免疫反应,故T淋巴细胞如何识别肿瘤细胞和杀灭肿瘤细胞是其能否产生细胞免疫反应的两个关键问题。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依赖于  相似文献   

7.
通过物理吸附法制备了硅壳荧光纳米颗粒-氨基葡萄糖复合物(FSiNPs-DG),并选择三株肿瘤细胞和一株正常细胞作为考察分析对象,基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对葡萄糖具有高亲和力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考察了FSiNPs-DG对固定后肿瘤细胞的识别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FSiNPs-DG与活细胞的作用,即肿瘤细胞对FSiNPs-DG吞噬情况.结果表明:利用物理吸附法制备出的FSiNPs-DG可以较好地识别固定后的肿瘤细胞,并且肿瘤细胞对FSiNPs-DG吞噬量明显高于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8.
NB4和HL - 60细胞诱导的脐血T细胞TCR Vβ基因谱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经NB4细胞和HL-60细胞体外诱导后脐血T细胞的TCR Vβ亚家族限制性利用和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用经丝裂霉素灭活的NB4细胞和HL-60细胞体外诱导脐血T细胞增殖,利用RT-PCR分析经MLTC前后T细胞的24个TCR Vβ亚家族的利用情况,并用基因扫描分析其克隆性特点。结果:诱导前脐血T细胞表达20个TCR Vβ亚家族,诱导后的T细胞所表达的TCR Vβ亚家族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且诱导组呈现出克隆趋势或寡克隆增殖特点。两种细胞诱导后10d均可见Vβ1的克隆增殖出现变化,此外,NB4诱导的T细胞出现Vβ15,而HL-60诱导的T细胞则出现Vβ23的克隆增殖情况。结论:NB4细胞和HL-60细胞可诱导脐血TCR VβT细胞克隆性增殖,此优势表达的克隆性T细胞可能与特异性抗原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有效地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以降低端粒酶活性 ,从而使肿瘤细胞生长变慢 ,凋亡增加 .方法 设计并合成了 2个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锤头状核酶基因htertRZ及htert 5’RZ ,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 ;并将核酶转染致肿瘤细胞中 ,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结果  2种核酶在细胞内均能明显地抑制端粒酶活性 ;核酶htertRZ稳定转染细胞后 ,使细胞生长变慢 ,倍增时间延长 ,但无明显促细胞凋亡作用 .结论  2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 ,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10.
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BNCT)是肿瘤治疗的一种二元体系,利用含10B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有足够的富集量和滞留时间,用具有合适能量的超热中子束照射肿瘤部位,发生中子俘获反应10B(n,α)7Li,反应释放出的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和7Li,在一个细胞大小范围杀死肿瘤细胞.因此,含10B药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输送是BNCT有效性提高的关键.为了提高肿瘤细胞对含硼化合物的吸收,本文基于糖类物质与硼酸及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糖类具有在肿瘤细胞中富集的性质,研究了葡萄糖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吸收硼酸及其衍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利用糖类物质增加肿瘤细胞中10B含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肿瘤细胞对硼酸及取代硼酸的吸收增加,而正常细胞的吸收增加不明显.此外,葡萄糖对硼化合物在细胞中的滞留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溶瘤腺病毒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构建了一种双靶向溶瘤增殖型腺病毒AdCN103,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代替野生型腺病毒E1A自身的启动子,同时在E1A区缺失保守区域CR2的24 bp.并将AdCN103与两种相应的单靶向溶瘤增殖型腺病毒AdCN101和AdCN102,以及野生型WtAd5相比较,通过MTT,结晶紫以及病毒子代复制实验,观察它们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杀伤性差异.结果表明,AdCN103只能严格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杀伤性较野生型腺病毒及单靶向腺病毒都弱.实验证明AdCN103能作为新一代的安全的双靶向溶瘤腺病毒载体应用于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检测重离子辐射诱导肿瘤细胞旁效应的方法.建立了通过细胞培养基的转移,利用经辐照后的细胞分泌的信号因子来影响未受辐照细胞的模型.使用该方法模拟体内神经相关肿瘤细胞遭受到重离子辐照的条件,考察其周围未受辐照细胞受其影响在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凋亡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离子辐照神经相关肿瘤细胞会对未辐照正常细胞产生增殖抑制的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其效应与辐照的时间和剂量成正比,且一定范围内,辐照剂量越高,细胞凋亡及坏死的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肿瘤细胞中、一些药物、致畸物引起的突变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变化.方法:查阅近几年来有关文献资料,了解SCE率改变情况.结果:肿瘤细胞及突变细胞中SCE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作为一种简便而又敏感的遗传学指标,可以快速筛选致突变物、致癌物,在毒理、临床、环境诱变和肿瘤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4.
GADD45β(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GADD)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qPCR)检测到32μg/mL巴西苏木素处理人类移行膀胱癌T24细胞6h后,GADD45β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2.7倍。为了研究GADD45β在巴西苏木素致死T24细胞中的作用,从T24细胞的cDNA中扩增获得GADD45β基因全长读码框,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成重组载体pcDNA3.1-GADD45β。将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T24细胞,发现GADD45β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上调,表明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入T24细胞;观察GADD45β过表达后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发现细胞变圆,贴壁性变差,活性显著降低85%。本研究表明GADD45β在T24细胞中的过表达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生长,对细胞有较强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甘草查尔酮B(Licochalcone B)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MTT染色法检测甘草查尔酮B对5种肿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T24)、人宫颈癌细胞(HeLa)、高转移性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0)的增殖抑制作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甘草查尔酮B对B16F0细胞的致死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JC-1染色测定线粒体膜电势(△Ψm)。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B(5、7.5、10、12.5、15μg/mL)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5种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在最高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67.52%、67.24%、65.41%、62.81%、68.13%;随甘草查尔酮B处理浓度的增加,B16F0细胞死亡率升高,细胞皱缩,脱落细胞增多;甘草查尔酮B可明显降低B16F0细胞的线粒体膜电势,且呈现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B对多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所致的线粒体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在基于纳米金的肿瘤光动力学疗法以及肿瘤热疗中纳米金在细胞中的分布及代谢,利用多光子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在热疗中纳米金结合的肿瘤细胞进行了多次扫描成像,并采用一种基于区域的活动轮廓模型图像分割算法,对与纳米金结合的细胞的多光子荧光显微图像进行处理,在一幅具有多个细胞的图像中分割出单个细胞的轮廓。根据细胞断层切片图像的轮廓采用移动立方体算法,对细胞进行三维重建,绘制出细胞表面的三维模型,再利用纳米金的荧光寿命和光强来标定纳米金在细胞具体位置的分布。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纳米金会进入细胞并在不同的区域内呈现一定的分布。这与抗原抗体结合会导致抗体的内化,从而使纳米金进入细胞内的事实相符。这种技术将会为更加直观、全面地研究纳米金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纳米金在细胞内具体位置(比如某个细胞器内的分布)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一般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后者中的肿瘤特异性嵌合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制药公司竞相追逐的热点.随着人类对自身免疫系统和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现代肿瘤治疗方法中的第4种治疗手段,成为当前国际肿瘤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望成为最终治愈肿瘤的方法.作者主要综述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同种光敏剂对肿瘤细胞及耐药细菌的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效果,体外选取了金黄色葡萄球耐药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及结肠癌细胞(CT-26),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RSA及CT-26对半乳糖酞菁类光敏剂T1的吞噬,四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法)和菌落计数法检测T1对CT-26细胞和MRSA的光反应及暗反应浓度曲线;结果发现CT-26细胞及MRSA对T1吸收迅速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T1介导的PDT对CT-26细胞和MRSA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也显示T1在CT-26细胞和MRSA内都有很强的荧光信号.T1介导的PDT能明显抑制MRSA及CT-26细胞的增殖,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肿瘤的新方法,为PDT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应用基因工程和静电液滴技术制备出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经腹腔免疫实验小鼠,再分别应用CEA基因转染的H 2 2 细胞小鼠皮下及腹腔接种,观察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CEA 阳性肿瘤细胞的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和各实验组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微囊化转CEA 基因细胞可以有效抑制CEA阳性肿瘤的生长,诱导小鼠CTL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并能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调衡方抗荷瘤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调衡方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右腋皮下建立Lewis肺癌模型,灌胃给药12 d后观察肺表面转移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肺内转移灶的数量和大小;并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D4+、CD8+T细胞量及血清中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水平.结果显示调衡方在25、50 g/kg剂量下,可增加荷瘤小鼠肺组织中CD4+、CD8+T细胞量,对外周血中TSGF的水平及瘤块的增长有显著地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诃衡方通过抑制小鼠外周血TSGF的水平及增加CD4+、CD8+T细胞量,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