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对羟基苯甲醛,甲基丙烯酰氯及对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侧链型Schiff碱液晶单体N-对甲基丙酰氧基-苄亚甲基-对溴苯亚胺,并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改进单体合成法,使反应总产率达到4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对聚合转化率及液晶聚合物相行的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首次用难溶于水的ABNI为引发剂,合成了特性粘数[η]为9.5dl/g的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研究了单体纯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PDMC进行了IR、1HNMR、DSC分析,其中IR、DSC图谱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报道一种基团转移聚合新引发剂-苄硫基三甲基硅烷,并对其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实现了一步合成且得率较高。新引发剂贮存稳定性好且有较高的引发活性,能引发丙烯腈暴聚,以也使丙烯酸酯类单体在高得率下快速聚合,但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速度较慢。率也较低,还用新引发剂合成了二元嵌段共聚物及A-B-C型三元嵌段共聚物。探讨了新发剂引发各类单体基团转移聚合的机理。并将新引发剂与最常用基团转移聚合引发剂进行活性比较。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功能性弹体N-(对苯氧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MAPOA)及其聚合物(P(MAPOA)。研究了MAPOA引发丙烯腈(AN)的光聚合行为;测得的光滞的动力学和活化能分别为Rp([MAPOA]^0.38[AN]^0.78和Ea=24.2kJ/mol;通过对MAPOA引发丙烯腈光聚合产物的荧光分析发现,MAPOA不仅参与光引发而且还参与聚合反应,其自身进入到聚合物链中,对MAPOA及其聚合物的荧光光光谱研究表明,MAPOA引发丙烯腈光聚合是通过光诱导电荷转移产生自由基引发的机制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阳离子聚合的引发—转移(inifer)技术[1],首先合成α,ω-端氯基遥爪聚异丁烯(Cl-PIB-Cl),再以它为大分子引发剂,AlEt2Cl为共引发剂,对-甲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对-甲基苯乙烯、异丁烯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以端氯基聚异丁烯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对-甲基苯乙烯聚合,制得的产物是PPMS-b-PIB-b-PPMS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紫外方法测定了共聚物中对-甲基苯乙烯的含量,两者结果相一致,并且产物的分子量及组成比与预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6.
4-甲基咪唑基-5-亚甲基-β-丙氨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龙腊生余小岚陈小明**计亮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合成,晶体结构,4-甲基咪唑基-5-亚甲基-β-丙氨酸,一维聚合物分类号O743.53由于铜作为活性配位中...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的合成方法,并的制备了这一含磷阻垢剂单体,合成路线以五氯化磷出发,在甲苯溶剂中吸收异丁烯后,改进采用二氧化硫脱氯,得到膦酰二氯异构混合物(产率83.3%);膦酰二氯异构混合物经室温水解,得到水解混合物(产率99%),后者再与丙烯腈水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制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这一含磷阻垢剂单体(产率72%),研究比较了不同溶剂、脱氯剂、温度、时间、加成反应中的投料比等对相应产物的影响,并探讨了加成反应的机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二氧化硫脱氯剂的改进路线,可成功制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总产率59%, .优于其他文献报道结果。  相似文献   

8.
侧链聚丙烯酸酯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用引发剂引发和采取钴γ源辐射引发使单体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一种侧链聚丙烯酸酯高分子液晶-聚((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甲氧基苯酯).通过钴γ源辐射引发的方法可获得分子量分布窄的目标聚合物,且分子量便于控制.对单体合成的方法和条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采用了DSC,IR,GPC,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中间产物和目标聚合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羟甲基丙烷和2-溴异丁酰氯反应合成了三臂星型聚合物引发剂,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三臂星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并对引发剂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1HNMR和GPC的表征,合成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端基含溴原子的三臂星状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2-苯基乙醇作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对氯甲基苯乙烯,进一步聚合得到均聚物-聚对氯甲基苯乙烯,运用IR,NMR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设R是环,G是幺半群.证明:(1)如果R是abelian环,G是u.p.-幺半群,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2)如果G是非周期的幺半群,R是G-Armendariz环,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  相似文献   

12.
随着p2p VoD业务的快速增长,用户行为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掌握用户行为特点对提高p2p网络带宽利用率、优化资源替代算法、调整服务器带宽分配策略等一系列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实测VoD系统中的用户日志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描述用户观看行为.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用户行为的统计特征,较为全面地刻画出整个VoD系统中用户行为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研究VoD系统的服务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构建携带p53和p2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移载体以研究p53和p21联合基因治疗效果.将p53cDNA克隆到转移载体pCMV5GFP替代gfp,得到pCMVp53,使其受到CMV启动子的调控;同时将p21基因克隆到pCMVp53,得到重组腺病毒转移载体pCMVp53/p21.得到携带p53和p2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移载体.  相似文献   

14.
p6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家族成员p63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及37例癌旁组织,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88点组织阵列,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该阵列中p63蛋白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①p6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呈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②胃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于核大间变细胞中;p63蛋白在高分化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9%,在低分化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63蛋白在胃癌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6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②p63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p53基因是人类肿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抑癌基因,几乎发生于所有的恶性肿瘤.突变基因编码的p53蛋白释放入血,可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应答,产生p53自身抗体.在肿瘤病人和高危人群中检测血清p53抗体可以反映早期p53基因突变,作为一种新的肿瘤生物学指标,p53抗体有望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复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甲氧基苯乙酮与苯甲醛或对甲氧基苯甲醛和芳香胺在0~35℃和催化量浓盐酸存在下可直接发生Mannich反应,生成了相应的Mannich碱(Ⅰ)———1,3二芳基3芳氨基丙酮,共合成16个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率为50%~90%.产物结构经IR,1HNMR,MS鉴定.并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7.
CoifmanR等引入了广义Calderón-Zygmund算子,并研究了这些算子的Lp有界性及弱(1,1)有界性,本文讨论这些算子的Hp有界性  相似文献   

18.
格上点式p.q(P.)度量理论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近期关于拓扑分子格度量理论方面的工作.基于完全分配格上的分子和一般集的点在代数结构上的差别,讨论分子集的序关系对格上p.q(p.)度量公理的影响,显示建立在非Boole格上的这种度量理论的某些特色,文中的部份结果是我们最近才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得到了Armendariz性与左右零化子之间的两个联系,并将其推广到(α,δ)-斜Armendariz环上,讨论了(α,δ)-斜Armendariz环中零化子的性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关于右零化子的结论与左零化子的结论有所不同.用其中一个推广讨论了Ore扩张的Baer性与p.p.性,得到了新条件下Baer环和p.p.环...  相似文献   

20.
显微观测表明,在交流电场激发下,ZnS:Cu单晶不是整体发光,而是呈线状的发光区,这种发光区域为交流电致发光线(ACEL),我们的工作证明,交流电致发光线不是连续的发光体,而是断续的发光线,也就是说,在交流电致发光线中存在着不发光区,这种现象被称为“分段发光”从而验证了W.A.Thornton教授根据发光的损耗发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类正向p-n结的伏安曲线而提出了,ZnS中可能存在的一连串的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