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离骚“》求女”的蕴意说法甚多,然以王逸的“求贤臣”之说最为确当“。高丘之女”象征楚国王廷里的近臣“。下女”,也即闺中待嫁之女,象征即将成为楚王近臣的楚国地方官员或楚国贵族。他国之女象征其他侯国的臣僚。屈“原求贤臣”的目的乃是希望通过这些贤臣的帮助,获得楚国或他国国君的信任,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2.
《离骚》作为屈原辞当之无愧的代表,不仅处处流露出屈原厚重而又令人景仰的生命体验,而且也鲜明打上了战国时代思想文化层层嬗变、层层演进的深深烙印.巫卜文化、史官文化、士人文化三种在发生学上界限严格的文化形态,都可以在《离骚》中找到相应的影响.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和纷纭错杂的时代文化特征,加之楚民族特有的审美倾向,共同造就了《离骚》艺术风格多元化的综合气象.  相似文献   

3.
生、死、苦、乐乃人生之大题,屈原以自身的知、情、言、行来昭示着对其的理解。在他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中,更是发愤以抒情,将情感与思想熔铸于其中,《离骚》不仅是一曲爱国的颂歌,诗人因爱生怨从而使之具有了批判的力量,而且对生死苦乐之诠释也力透纸背,使后人读之不由引发生命之思。  相似文献   

4.
《离骚》是一首不朽的抒情长诗,但它更是一种崇高的艺术——悲剧.《离骚》这首抒情长诗充分地展示了悲剧人物屈原突出的人格与当时恶劣社会环境的剧烈冲突,表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的崇高的美.  相似文献   

5.
《离骚》是一首诗,也是一部悲剧;其悲剧美主要体现在那位叙事抒情的主人公身上。《离骚》的主人公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血有肉的悲剧人物,不仅体现了悲剧美的共同本质,也有自己的特色,对中国的悲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和屈原都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卓越诗人。屈之骚赋多含幽怨之作,而辛弃疾正因为在许多方面与屈有着相似性,故其词作受屈骚之熏陶较深,在接受的同时,其作品也呈现一种中国古代传统“怨”诗的色彩,并表现出自己的悲剧性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离骚》是一首不朽的抒情长诗,但它更是一种崇高的艺术——悲剧。《离骚》这首抒情长诗充分地展示了悲剧人物屈原突出的人格与当时恶劣社会环境的剧烈冲突,表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的崇高的美。  相似文献   

8.
《离骚》“求女”喻意,歧解甚多,有“求贤臣”、“求理想”、“同性恋”等十余种说法。诸种解读,有的过于从写实的角度去理解,甚至将“求女”完全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有的又过于飘渺,完全不顾及屈原自身及其作品实际,甚至将西方文论中的某些概念强加于“求女”之上。本文认为,从屈原的生平、创作背景和《离骚》的表现手法、主旨来考察,“求女”喻意较虚,应以“求理想”为是。  相似文献   

9.
10.
《离骚》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思想成就方面也给历代的屈原研究者以宽广的审视角度和多重意义内涵。在屈原身上折射出的有追求美政,忠君爱国的传统意义上的光环,也有儒家的求索精神和道家的远游情怀的双重变奏。他的悲剧性命运也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离骚》的分段,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三大段、两部分的分法,仍然留下未辨过脉之失和割裂全诗之憾。根据《离骚》诗中叙述的情节,笔者认为将全诗分为五大段才为合理,即依次为回顾、反思、求索、徘徊、出游。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第一、二大段为前半部分,写诗人有生以来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以及遭致失败之后所引发的检视与思考,第三、四、五大段为后半部分,写诗人矢志不渝地继续努力,以及努力无果之后所产生的矛盾与苦闷。全诗在体裁形式和表现方式方面表现出两大基本特色,其一是结合叙事以抒情,在体裁形式上通篇都是叙事的结构,其二是借助“虚写”以“写实”,在表现方式上通篇都是浪漫的幻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离骚》中第一人称代词"余"、"吾"、"朕"、"予"、"我"、"之"的具体使用分布情况,详细剖析它们所承担的语法功能,在有必要的地方进行了比较分析,还提出了对《离骚》为什么把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得很复杂的原因的几种猜想。  相似文献   

13.
诗歌文体中的虚词,由于其在声情、节奏方面的贡献,成为诗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离骚》中的虚词多是构成诗歌节奏的显性标记,它们因此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身份:句腰.从这个角度观察《离骚》中12个”以”的用例:这些”以”不具备句法身份,或不具备典型的句法身份;它们都是诗行的句腰,在形成诗歌节奏、增强诗歌声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中曹雪芹和文康怀着同样的救世之心,寄寓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两部作品呈现双峰对峙、双水分流的审美对抗,但它们的立足点却不同,〈红楼梦〉批判封建社会,以彻底的大悲剧结尾,(JL女英雄传)则对社会进行粉饰,以圆满的大团圆作结。旨在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审美对抗中的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5.
屈辞涉及诸多欧亚大陆板块意义上的极地概念,《离骚·西极》与《大招·北极》即为其例.《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历来楚辞注家各逞其词,异说不断,但此问题在先秦文献典籍中并无歧义,概指北极与赤道.参之《招魂》与《大招》等相关描述,《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之正确解答应为“赤道虽冬而暖,北冰洋虽夏犹寒.”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屈原》中屈原形象的分析及剧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论述,对剧作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以英汉对比语言学为理论指导,从英汉对比研究中的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这两个角度对胡允桓先生和姚乃强先生的《红字》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系统地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姚的译著兼取“直译”和“意译”之长,在尽量贴近英语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又充分利用汉语的特点。最后,建议将英汉语对比研究成果应用于整个英语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排除汉语负迁移的干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军 《科技资讯》2007,(28):227-228
《西风颂》的译文中有格律诗的译文,也有自由诗和半自由诗译文.本文分别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从译文中反向寻出原诗中存在的形、音、意美.  相似文献   

19.
教师出示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0册第3单元73页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杨义先生从结构、时间、视角、意象、评点家五个方面观照中国的叙事资源,形成独特的叙事理论。十多年后,杨义先生增补)日作,一方面,增加了耗时十余年收集的插图,这些插图,意趣盎然,不但能配合文字论证,还具有独立的论证功能。另一方面,对意象、叙事结构等概念源流的追溯,均比旧作深化不少。杨义先生的叙事学理论根植于他对作品不辍的阅读,对今天的叙事学研究,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