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离差的性质,通过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3种曲线标准方程的探讨,得到了圆锥曲线的一种新定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有心圆锥曲线的一类复数方程进行了一般性的讨论。给出了用方程的系数判断曲线的类型以及对方程进行化简和作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给出圆锥曲线的一个性质,推广了文献[2]中定理2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极坐标下,求得带电圆锥曲线电位分布的统一表达式,并用MATLAB编程,利用数值方法描绘出带电圆锥曲线的电位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圆锥曲线的一种新的定义方法-“配极象”法,同时证明了此定义和传统定义的一到致性及焦点准线性质,从而给出了以平面上任意点为焦点,任意直线为准线,任意正数为离心率的圆锥曲线的直接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动平面∑在一个静止平面∑0上运动,可理解为绕其瞬时转动中心作无穷小的旋转,据此可得出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沿直线滚动时,其上任一点的轨迹曲线的法线在运动的任何时刻都通过此刻相应的切点(瞬时转动中心)的结论.并利用圆锥曲线的性质,推导出其焦点轨迹曲线方程,并得出结论:圆锥曲线沿直线滚动时,其抛物线的焦点轨迹曲线为一条悬链线,而椭圆和双曲线的焦点轨迹,其形状与缩短和伸长摆线相似.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配极象法描述了具有一个公共焦点和准线的圆锥曲线的集合——共焦束,当离心率逐渐变化时,曲线形状变化的规律,从而揭示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配极变换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锥曲线即二次曲线,它的中心、直径、渐近线等概念在欧氏平面解析几何中已给出过定义、在射影几何中又给出一种新定义,本文主要利用配极变换证明两种定义的等价性,并且举实例说明根据射影几何中定义可找出较方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圆锥曲线的配极象作图法”为工具详细地讨论了共焦圆雏曲线束的有关问题,发现并证明了它的几个重要性质。同时纠正了某些高等几何教科书中关于此类问题的不严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利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数据的传输安全成为密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分析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过程及各种改进算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T-ECDSA。该算法避免了求逆过程,并将2次乘法运算降低到1次乘法运算,提高了数字签名的速度,节约系统资源,并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利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数据的传输安全成为密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分析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过程及各种改进算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T-ECDSA,该算法避免了求逆过程,并将2次乘法运算降低到1次乘法运算,提高了数字签名的速度,节约系统资源,并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推荐一个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问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但至今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论.提出了定义概念应该遵循的4条原则,即正确性原则、简洁性原则、非规律原则和历史背景原则.用这4条原则分析了理想气体的几个常见宏观定义,发现只有一个定义完全符合这4条原则,即实际气体在压强趋于零时的极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条件数学期望的几何定义,证明了该定义与其它定义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讨论空间两直线异面时的公垂线方程,给出了在空间直线方程一个为对称式方程另一个为一般方程以及它们都是一般式方程时异面的充要条件,以及它们异面时的公垂线方程,利用向量运算,得到了公垂线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切线是数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切线定义的演变及其作用的系统研究,加深读者对这一概念的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B和H定义的历史形成过程,从中使我们深刻地了解B和H的物理意义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类Amplitude方程组,适当化简方程为抽象形式,利用跨越式与音叉式分歧定理对该方程的分歧现象进行分析,得到局部解的精确结构.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目前各类物理学教课书上对于质量概念的各种定义,揭示了质量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带调节参数的Bézier曲线具有灵活调整曲线形状的性质.本文讨论用它逼近椭圆曲线时如何确定调节参数的问题,其主要步骤是先根据控制顶点确定过椭圆中心的直线,然后直线与这两条曲线的交点的距离表示为关于调节参数的函数,再对该函数求极值问题即可求出调节参数.数值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