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优良的耐火材料,镁铬砖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用高温窑炉,其损毁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温窑炉的工作状况.不同类型高温窑炉用镁铬砖由于工作环境不同,其损毁机理存在差异.分析了RH炉、炼铜炉、水泥回转窑等典型高温窑炉用镁铬砖的损毁机理.结果表明,熔渣的化学侵蚀、温度急剧变化引起的裂纹和结构剥落是导致RH炉用镁铬砖损毁的主要原因;熔渣的化学熔蚀及熔体的渗透、炉内SO2气氛引起的结构疏松是导致炼铜炉用镁铬砖损毁的主要原因;水泥熟料液相的化学熔蚀、窑内还原性气氛引起的结构疏松及碱盐作用引起的裂纹是导致水泥窑用镁铬砖损毁的主要原因.损毁因素中,熔渣侵蚀及渗透是造成镁铬砖损坏的最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分析工业窑炉燃放烟尘的形成过程和往复炉设计应注意的问题,阐明往复炉作为一种较理想工业窑炉燃烧设备的特点,提出可供设计参考的往复炉频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魏巍 《太原科技》2003,(2):75-76
结合山西省大原市的具体情况,对燃煤的工业窑炉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手烧炉连续加煤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原煤在手烧炉内清洁燃烧的突破,为广大中小型手烧炉提供了一个高效、低投资的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高温空气入口的压力,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铝矾土煅烧窑炉内部的温度分布、速度矢量、氧气浓度分布的变化情况,为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窑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SiC冶炼炉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及其ANSYS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Acheson炉内温度场进行研究,进而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冶炼炉内温度分布进行模拟,得到了冶炼炉内温度分布的模拟图,分析了炉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对SiC的生成和产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扩大SiC生成温度区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裂型天然焦的工业化处理工艺,可使天然焦在引入热风的窑炉中的50℃~500℃温度段内(分若干温区)从低温向高温连续加热处理一定时间,转变成非爆裂天然焦。处理后的块状天然焦是一种廉价,优质的洁净型燃料,作为工业,民用原煤的替代品使用,能大大降低目前的烟煤型污染。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水泥机立窑控制规则的神经网络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工具进行实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具有扩充方便、易于实现的优点,对水泥窑炉的规则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高温碳化工艺的温度检测进行论述,分析了碳化炉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推导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多段陶瓷辊道窑炉集散控制系统在通讯方式、速度调节及温度调节器小型化方面所作出的改进,从而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多种数据预处理技术,并以锌钡白干煅窑炉过程控制系统中煅烧温度测量值的实际数据为例,分析了采样时遇到的测量值异常、波动、采样故障等问题、详细讨论了相应的异常值检测与补偿、故障检测、数据平滑与滤波等数据预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在煅烧温度数据预处理中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泥分解炉的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出口气体温度的数学模型。用BP神经网络建立水泥分解炉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煤量和风量来使出口气体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针对BP神经网络通常权值更新方法中出现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值问题,利用改进的免疫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优于通常的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高温对高强度水泥砂浆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在经历不同温度(150℃、300℃、450℃、600℃)、不同冷却方式(喷水与自然冷却)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了高温对高强度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抗压强度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温度在300℃以下时,强度下降较静;温度在450℃以上时,强度下降明显。冷却方式对砂浆抗压强度退化影响较为明显,相同受火温度,喷水冷却后的砂浆强度低于自然冷却后的砂浆强度。并得出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高温后抗压强度退化的公式。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熔窑温度表现出的非线性、慢时变、大迟延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根据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具有可以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较快的学习速度并避免局部极小问题的能力,将RBF网络用于熔窑温度过程非线性模型的在线辨识,仿真结果表明能较好地跟踪温度的实际输出数据,具有较高的学习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超临界660 MW塔式锅炉末级过热器炉内外壁温测点数据,分析在不同负荷下炉内壁温与炉外壁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机组运行过程中,要关注管屏以及同屏管间热负荷分布情况,以便及时通过燃烧调整消除热偏差;随负荷变化,炉内外壁温变化趋势相同,炉外壁温经估算后能够反映炉内管壁的实际温度;壁温监测需要炉内外壁温测点相互配合,以防炉内温度测点所在位置不是热负荷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一台连续性高炉块状带热模型对焦炭在高炉中上部的失碳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使用一台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了焦炭强度与温度和失碳率的关系。讨论了实际条件下焦炭失碳率及其强度在高炉内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气开采难度的增大,对固井质量和固井水泥浆添加剂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研制开发出新型高渗透水泥浆体系。借助美国产Fann50流变仪,研究了温度和压力对高渗透水泥浆流变性的影响,并与常规水泥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定压力下,高渗透水泥浆的动切力、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流性指数减小;一定温度下,压力对高渗透水泥浆体系流变参数的影响不如温度明显。高渗透水泥浆比常规水泥浆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运用宾汉、幂律、卡森、赫切尔巴尔克莱(H B)、带剪切稀释系数等5种模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H B模式是描述高渗透水泥浆高温高压流变性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焦炭的高温抗压强度。在高炉实际反应程度范围内,焦炭抗压强度与失碳率呈近似直线关系。失碳率对强度的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减弱,抗压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炉用焦炭的破碎机理。  相似文献   

18.
红外热像用于水泥砂浆火灾损伤的检测与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对水泥砂浆试件火灾损伤的红外热像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普通水泥红外热像平均温升的变化曲线及其灾芨强度损失的回归方程,地火灾水泥石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双温区井式炉的静态与动态温度分布、指出了工艺上的三个要素及调整技巧,并列举了批量生产出的消磁片、过流保护片与延时片的测试结果,介绍了双温区井式炉的二次烧结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PTC热敏电阻性能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改造均热炉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改造均热炉的各种方案 .提出这种新型燃烧技术必须充分考虑系统布置、炉膛结构、炉内烟气流动及传热过程、工件加热工艺过程等因素 .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 ,发现在各种改造方案的入炉热量与原均热炉相等的情况下 ,当空气、燃气温度分别被预热到 12 73K和 10 73K时 ,炉内的最高温度相对较低 ,而炉内平均温度相对较高 ;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Rtu从 33.18降到了 18.0 0左右 .在空气预热温度相同情况下 ,燃气预热温度越高 ,NOx 排放量越大 .最后 ,提出了均热炉燃烧系统的改造方案 ,并进行了非稳态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