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于2010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笔者对百花湖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后生浮游动物44种,其中轮虫22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10种;百花湖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较低(物种数S=19和21,Shannon-Weiner指数H'=1.50和2.11),夏秋季较高(物种数S=34和24,H'=2.03和2.75);主要优势种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萼花臂尾轮虫(Y=0.77),春季角突臂尾轮虫(Y=0.11),夏季前节晶囊轮虫(Y=0.32),秋季螺形龟甲轮虫(Y=0.30);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在64.9~854.63 ind./L之间,平均为442.49 ind./L,丰度季节变化显著,但空间分布差异不大;轮虫丰度占据优势,后生浮游动物趋向小型化;后生浮游动物多样性与营养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相似,但与生物量的评价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2007年5~12月对大鹏澳鱼类养殖区(St.1)、贝类养殖区(St.2)、自然海区(对照区)(St.3)微表层和次表层的水质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3个调查区域微表层浮游动物种类数分别为33、25和27种,次表层浮游动物种数分别为70、56和67种.微表层浮游动物丰度在夏季达到最高,分别为580.0 ind./L(St.1)、224.0 ind./L(St.2)、750.0 ind./L(St.3),微表层浮游动物丰度均值高于次表层,对照区最高(314.5 ind./L),鱼类养殖区(262.0 ind./L)次之,贝类养殖区(168.5 ind./L)最低.水化分析结果显示大鹏澳海区微表层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TN、TP、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富集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02±O.13、2.16±0.18、3.36±1.04和2.12±0.10.大鹏澳不同功能海区不同水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有很大差异,海水养殖对水质、浮游动物数量和组成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2年2月(冬季)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进行了四个季节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2种,夏季(30种)春季(25种)秋季(16种)冬季(14种).总平均丰度和总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0.03ind·m-3和54mg·m-3,四季丰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144.61ind·m-3)冬季(51.76ind·m-3)秋季(46.28ind·m-3)夏季(37.47ind·m-3);生物量依次为春季(72mg·m-3)夏季(56mg·m-3)冬季(55mg·m-3)秋季(34mg·m-3).春季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规律不明显,夏季向东北增加,秋季向东南增加,冬季整体分布较均匀.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四个季节唯一的共同优势种是真刺唇角水蚤,数量大,分布广,春季中华哲水蚤对总丰度贡献最大,夏季由于水温的升高数量大幅减少,冬季又成为该海域的优势种.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年均值为1.70,夏季(2.43)春季(1.97)秋季(1.31)冬季(1.08),该海区浮游动物整体群落结构较简单.对比发现该海域与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丰度和生物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白洋淀轮虫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8年5月(春)、8月(夏)和10月(秋)对白洋淀26个采样点轮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查,测定了水温(WT)、溶解氧(DO)、pH值、水深(WD)、透明度(Tr)、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等环境因子,分析了轮虫群落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综合评价了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共鉴定出轮虫21属61种,以耐污性种类为主,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和小多肢轮虫为优势种.各采样点轮虫种数差异较大,最多为20种(聚龙淀),最少仅为6种(大麦淀).轮虫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3 372 ind./L,0.90 mg/L),夏季其次(1 240 ind./L,0.88 mg/L),春季最低(210 ind./L,0.22 mg/L);轮虫最高丰度为6 930 ind./L(三角淀,秋季),最低仅为2 ind./L(平阳淀,夏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夏季最高(分别为2.30和0.86).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轮虫丰度与DO、WD、Chla、T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Tr显著负相关;轮虫种数与WD显著正相关,与WT显著负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白洋淀水质在一定程度有所好转,但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上海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0年7月~2011年6月对上海市青草沙水库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进行了周年的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动物38种,其中轮虫16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13种,优势种为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中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浮游动物各样点平均密度变化范围为8.46~97.71ind./L,平均生物量为0.284~19.470mg/L.结合分层聚类(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尺度分析(MDS)的结果,青草沙各样点被分为4组;通过主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可知,pH值、总氮与青草沙水库浮游动物的密度呈显著相关,其他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密度影响不显著.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表明,库区水质属于中度污染,结合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综合评价,提示库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水体环境稳定性有所下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预控和防范管理.  相似文献   

6.
对密云水库6个代表性生境的浮游动物做了每月一次的采样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106种(新记录39种),其中清洁水和贫营养指示种增多.春季的螺形龟甲轮虫、夏季的长额象鼻溞优势明显,秋、冬季无明显优势种.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夏季高而冬春季低的规律.单月物种数最高58种(8月),最低16种(5月).个体密度变动于21.93~149.53 ind/L,年均74.88 ind/L±39.97(S.D.).物种多样性(H)变动于0.97~2.91,年均2.06±0.74;均匀度(J)变动于0.30~0.74之间,年均0.60±0.16.各月份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都以浅水区最高、河口区次之、深水区最低,但位点间差异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密云水库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受水温和溶解氧影响显著(F=72.94,P=0.001),与其它水环境参数相关不大.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演替趋势表明水库水质状况良好,富营养化因子未对水库生态系统产生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瓯江口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对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分布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2种,隶属于11个大类,其中桡足类最多(10种);春季主要优势种为贝氏拟线水母和长额刺糠虾,夏季主要优势种为长额刺糠虾和长尾类糠虾幼虫;瓯江口水域春季和夏季浮游动物总个体数量均较低,春季总个体平均丰度仅为1.41 ind/m~3,变化范围为0.14~7.66 ind/m~3,夏季总个体平均丰度仅为0.56 ind/m~3,变化范围为0.12~2.19 ind/m~3。聚类分析表明春季可以将浮游动物划分为三个群落,夏季可以将浮游动物划分为两个群落。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春季和夏季瓯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  相似文献   

8.
浙江青山水库轮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7年间对杭州青山水库的轮虫作了春、夏、秋、冬四季调查。发现轮虫19种,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轮虫年平均密度为784ind./L,生物量1.751mg/L,多样性指数1.95。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变化为水库进水口处显著高于库中心和出水口处;季节变化以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多样性指数的水平变化不明显,季节变化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与优势种的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性。种类数与出现频数分布也呈显著负相关性。此外,对3类不同水体轮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辽东湾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在辽东湾设置8个站位,分别于夏、秋两季采集浮游动物样品,调查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结合水质参数,分析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夏、秋两季共鉴定浮游动物28种,其中夏季22种,秋季10种.夏季优势种分别为:强壮箭虫、中华哲水蚤、双毛纺锤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糠虾、毛虾、无节幼体;秋季优势种为指状伪镖水蚤.夏季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451~4 991 ind/m3,生物量范围为85.63~433.18 mg/m3;秋季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0~1110 ind/m3,生物量范围为0~55.5 mg/m3.夏季各站位浮游动物的香农-威纳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1.69~2.92,均匀度指数(J′)的范围为0.46~0.77,丰富度指数(d)的范围为0.73~1.42;秋季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H′的变化范围为0~1.97,J′的范围为0~0.92,d的范围为0~0.83.浮游动物丰富度、密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10.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对武汉市11个湖泊进行了浮游动物采集,同步测定了水体常规理化因子及消毒副产物含量.共检出浮游动物133种,其中原生动物32种,轮虫58种,枝角类28种,桡足类15种,密度范围为20.90 ind./L~23 108.50 ind./L.基于主坐标分析(PCoA),所有采样点聚为4个类群:A类群以甲壳类动物为主(55.13%),其丰度远高于其他水体,其中无节幼体优势度最高(0.30);B类群原生动物和轮虫占优势;C,D类群均以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为主,优势度分别为0.50和0.23.方差分解(VPA)显示常规理化因子与消毒副产物(DBPs)对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变化的解释度分别为21.3%和2.5%;Mantel test显示氮,磷,CODMn,Chl a,卤乙酸HAAs,亚硝胺类物质NAs含量与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疫情期间营养盐含量,Chl a,CODMn浓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关键因素,但消毒副产物对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额尔古纳河流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8—9月对额尔古纳河流域的重要水体呼伦湖、二卡湿地、乌兰泡、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中的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52种42属。其群落特征如下:1)轮虫共18种15属,占总种数的34.6%,枝角类9属14种,占26.9%,原生动物11属12种,占23.1%,桡足类7属8种,占15.4%;2)呼伦湖和二卡湿地浮游动物种类最多,分别为36种和34种,根河和哈乌尔河物种数均小于10种;3)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以二卡湿地最高,分别为4650.5ind/L,2.29mg/L,其次是呼伦湖和乌兰泡,分别为2274.5ind/L,1.35mg/L和4180.1ind/L,1.18mg/L,根河、哈乌尔河和伊敏河均较低。根据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对额尔古纳河流域重要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二卡湿地、呼伦湖和乌兰泡为中营养水体,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为贫营养水体;呼伦湖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改变显示其富营养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13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金塘港区2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结果,分析和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春季大型浮游动12类40种,秋季大型浮游动种14类38种,春秋两季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岸常见种类。春季和秋季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不完全一致,秋季的丰度和生物量远远小于春季的丰度和生物量。春秋两季多样性指数均偏低。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9月对额尔古纳河流域的重要水体呼伦湖、二卡湿地、乌兰泡、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中的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52种42属。其群落特征如下:1)轮虫共18种15属,占总种数的34.6%,枝角类9属14种,占26.9%,原生动物11属12种,占23.1%,桡足类7属8种,占15.4%;2)呼伦湖和二卡湿地浮游动物种类最多,分别为36种和34种,根河和哈乌尔河物种数均小于10种;3)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以二卡湿地最高,分别为4651ind/L,2.29mg/L,其次是呼伦湖和乌兰泡,分别为2275ind/L,1.35mg/L和4180ind/L1.18mg/L,根河、哈乌尔河和伊敏河均较低。根据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对额尔古纳河流域重要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二卡湿地、呼伦湖和乌兰泡为中营养水体,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为贫营养水体;呼伦湖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改变显示其富营养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与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进行的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虾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捕获虾类13种,分别隶属于8科10属;生物量与尾数密度均以秋季为最高,而春季则正好相反,且该两季的生物量与资源尾数密度间差异均显著(P<0.05);生物量与平均底盐呈两次曲线相关(P<0.05);葛氏长臂虾为四季的相同优势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正好相反,另外,D值、H′值夏、秋两季高,冬、春两季低,与较外海域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主要是其对底层水温季节变化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饵料浮游动物是海洋经济水产动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饵料,对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2007年2、5、8、11月福建省三沙湾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共鉴定饵料浮游动物82种(类);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94.52 mg/m~3,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90.21%,生物量季节分布呈典型双峰型:春、秋两季高于夏、冬两季,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平面分布特点;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点与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和不同流系是影响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季节变化与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均匀度均较高,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是三沙湾的主要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春季北京地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对流经北京地区的北运河水系的39个采样点位进行了调查.运用浮游动物香农威纳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类83种,各采样点位平均密度为169.27ind./L,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0.66,均匀度平均值为0.17.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北运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溶解氧和总磷.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北运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低,水体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春夏季南麂列岛海域甲壳类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11年4月、8月南麂列岛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该海域春夏季甲壳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该海域春夏两季共捕获甲壳类43种,分属3目18科,其中虾类19种、蟹类22种、虾蛄类2种.其中,春季捕获19种,夏季共捕获32种.春季主要优势种为长角赤虾、鲜明鼓虾、口虾蛄、葛氏长臂虾等,夏季主要优势种有口虾蛄、中华管鞭虾、三疣梭子蟹、哈氏仿对虾等.南麂列岛海域不同季节甲壳类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幅度不大,相对而言,夏季属于多样性较高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夏季较高,春季较低.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也是夏季高于春季.春夏两季甲壳动物平均重量密度分别为13.36 kg/km2和40.87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7.03x103 ind/km2和6.97×103 ind/km2.从站位分布来看,重量密度和尾数密度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鄱阳湖保护区子湖内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变化,分别于2020年7月、10月和11月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碟形子湖——沙湖进行了浮游动物定量采样调查. 3个季节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77种,其中轮虫62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6种.浮游动物密度的季节变化为夏季高于秋季,秋季高于冬季;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高于冬季,冬季高于秋季.无度量多维排序(NMDS)和群落聚类分析显示,2020年沙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可以明显区分为3个:夏季群落、秋季群落和冬季群落.与前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江流域的十年禁渔措施促使了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间接影响了浮游动物的组成和数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东平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于春夏两季连续五年对东平湖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78种(属),其中轮虫38种(48.72%)、原生动物27种(34.62%)、枝角类9种(11.54%)和桡足类4种(5.13%);主要优势种为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 gyrans)、淡水筒壳虫(Tintinnidium fluviatile)、王氏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wangi)、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密度为3 470.35-7 444.09 ind./L,生物量为1.21-5.62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40-2.7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34-0.61,多样性阈值为0.56-1.83.依据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结果,东平湖水质为α-β中污型,2011年为中营养型,2012-2015年均为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9年春(3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个季节瓯江干流丽水段(28°16′47.03″-28°24′42.66″N、119°42′31.41″-119°57′13.03″E)的浮游生物调查资料,对瓯江干流丽水段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瓯江干流丽水段共发现浮游植物55种,隶属于8门55种(属),调查区域内浮游植物以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2×104~4.88×104 cells·L~(-1)之间,平均为1.16×104 cells·L~(-1),生物量介于0.005 1~0.104 mg·L~(-1)之间,平均为0.043 mg·L~(-1),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最高点出现在夏季的9#采样点,四季变化趋势为夏季(1.63×104 cells·L~(-1)和0.078 mg·L~(-1))春季(1.09×104 cells·L~(-1)和0.034 mg·L~(-1))秋季(1.05×104 cells·L~(-1)和0.027 mg·L~(-1))冬季(0.92×104 cells·L~(-1)和0.023 mg·L~(-1));生物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指数(D)介于2.20~3.71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1.39~2.5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27~0.46之间,Simpson指数(d)介于0.68~0.80之间,其中H′、J′和d最高值均出现春季,而D最高值均出现夏季。浮游动物共发现4大类22种,优势种为砂壳虫;浮游动物细胞丰度介于8.25~246 ind·L~(-1)之间,平均密度为73.53 ind·L~(-1),生物量介于0.01~3.10 mg·L~(-1)之间,平均为0.49 mg·L~(-1);浮游动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9#,细胞丰度四季变化趋势为夏季(19.26 ind·L~(-1))秋季(5.54 ind·L~(-1))春季(3.14 ind·L~(-1))冬季(0.58 ind·L~(-1)),生物量四季变化趋势为冬季(0.98 mg·L~(-1))夏季(0.81 mg·L~(-1))秋季(0.13 mg·L~(-1))春季(0.05 mg·L~(-1));生物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指数(D)介于2.20~6.26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1.40~1.9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29~0.38之间,Simpson指数(d)介于0.61~0.83之间,其中四种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均出现春季。浮游动植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示,瓯江干流丽水段水质已受到中度污染,处于贫-中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