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桑属植物(Sonneratia)是重要的红树资源,其果实具有药食同源特性。随着近年来对海桑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加深,发现其富含甾醇、黄酮、酚类、醌类等化合物,且部分化合物显示出抗氧化、抗肿瘤、抑制病原菌等生物活性。本文按照国内外对海桑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时间顺序进行全面的总结回顾,为以后海桑属植物食用和药用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中国红树植物1个新记录种——拉氏红树(Rhizophora×lamarckii),隶属红树科红树属,并介绍了其分布情况、生境特点和形态特征.此外,比较了中国产红树属植物分类性状的异同,对中国红树属植物种类和分布信息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利用汉中地区的植物资源,用实地观察法和文献调查法对汉中地区的芳香药用类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其主要芳香成分、药用部位及药用价值,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调查结果表明,汉中地区芳香药用类植物有46科72属84种4变种。汉中地区芳香药用类植物的精油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单宁、丁香酚、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病毒、镇静止痛等多种药理活性,药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4.
海杧果属红树植物多花海芒果(Cerbera floribunda)、海芒果(Cerbera manghas)和白花海芒果(Cerbera odollam)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强心甾体类、萜类和苯丙素类,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具有毒性、杀虫、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和中枢抑制作用.海杧果属红树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河北省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生境及功效.分析认为河北药蕨植物资源种类比较丰富,分布有70种,隶属21科30属,生境特点明显,药用价值较高.按其药效可分为解表类、清热类、祛风湿类、通淋利尿类、驱虫类、止血类、活血祛瘀类和平肝息风类等12类,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红树植物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规律.对21个红树植物分布地点的分析表明,各地具有的红树植物总数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5144±0.1830.根据不同红树植物空间自相关情况,可以将红树植物的分布划分为5种类型,均有效地反映了红树植物的分布特点.分析表明,自然状况下,红树植物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迁移和隔离障碍决定的,但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对红树植物影响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优势植物群落,对环境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该文从重金属的分布特点及红树植物生长与形态结构以及生理代谢等方面简要综述重金属污染对红树植物的影响研究,并在分子研究水平对该方向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传统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传统利用的植物有19科22种,其中可食用的植物有6种,目前仍在食用的仅有1种,药用的有8种,作为木材、薪材等利用方式的有真红树、半红树及伴生植物12种.北海红树林区的居民具有世代传承的保护红树林的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前多利用村规、民约、民俗来对红树林植物进行保护,使得北海红树林,特别是山口红树林能够成为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9.
经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境内有药用被子植物107科,371属,608种.野生药用植物是指生于自然环境的、未经人工驯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药用功效的植物.山东药用被子植物植物区系主要特点为: 1) 山东野生植物中大部分科都含有药用植物资源;2) 山东药用被子植物大部分为草本植物;3) 山东药用被子植物以全草类和根、根茎及根皮类为主;4) 山东药用被子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生境具有高盐、水淹低氧等特征,红树植物对高盐、水淹生境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可以成功定植并占据相应的潮间带.红树植物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耐受、抵抗或避免高盐、水淹,在海岸潮间带下生存.在生理及分子水平综述了红树植物适应水淹和高盐生境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其独特的调控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适应性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红树植物之诠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红树和红树林的科学术语和定义以及红树植物的概念 ,认为mangrove一词应专指红树 ,不宜泛指红树和红树林。红树林应采用mangroveforest或mangal,mangal在国际上已被普遍采用 ,国内亦应认同和采用 ,以利于国际交流。红树林的简明定义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 ,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群落”。而红树植物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受潮汐影响的生境 ,具有特化的形态和生理机制的木本植物。把专一性生长于红树林生境的草本和附生、寄生、藤本等植物命名为“同生植物”而有别于红树植物和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卫星影像图的分析和解译与实地样方、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岛的红树植物种类及红树植物群系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最广布的本地红树植物种及最适生的引进种主要有20个科、25个属、38种,海南岛红树植物群系可分为11个群系类型.  相似文献   

13.
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典型的真红树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物种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体内各器官的K、Na、Cl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别,真红树植物体内各器官的Na、Cl含量明显比半红树高,叶片的K/Na值比半红树低;(2)真红树植物(除红树和木榄)和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吸收选择性(USR)没有差异,但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运输选择性(TSR)明显比真红树高;(3)真红树植物根系Cl含量随径级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半红树植物不同.从盐分分布特征来看,银叶树最好归为半红树植物.  相似文献   

14.
晋城野生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共有药用种子植物607种,依疗效可将它们分为12类:1.清热解毒类151种;2.止咳化痰平喘类50种;3.祛湿散寒类16种;4.理血类74种;5.滋补肝肾、安神类27种;6.健胃舒气、降压类34种;7.止泻治痢、收敛类18种;8.杀虫、驱虫外用药类39种;9.消炎、利尿、消肿类59种;10.治疗风湿类38种;11.解热镇痛类31种;12.药效不明类70种. 最后,根据晋城市野生药用种子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进行整理,包括对植物种类的鉴别、植物药用部分的选择、功能和主治的了解、药用方法的实践.调查结果表明:当地蒙古族民间人药用植物共有22种和2变种,用于治疗动物疾病的兽药用植物共有13种;植物的药用部位包括全草类、根及根茎类、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和种子类;民间或多或少能够了解药用植物的功能和主治,其用药方法较为简单,给药途径主要有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类.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为药用植物新种类、药用新部位以及药用新方法的发现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调查的方法,研究深圳湾福田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A 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伐后萌枝更新对伐迹地早期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伐后4年时,3种红树植物平均萌生枝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桐花树(12.4)>白骨壤(5.4)>秋茄(4.4);桐花树的萌生率最大(72.73%),其次为秋茄(67.42%),白骨壤最小(20.77%)。滩涂潮位可能影响红树植物的萌生率,不同潮位滩涂上的红树植物萌生率为:内滩>中滩>外滩。红树植物萌生植株较人工种植植株的存活率高,且生长速度较快,表明萌枝更新对砍伐后早期红树林群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此外,红树植物种类自身的生理生态差异可能是影响萌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黄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现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药效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现将从大黄基原考证、饮片炮制、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大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以期为大黄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开始,林鹏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开始从红树植物起源和分布的角度,探讨我国红树植物的耐寒性和向海性等级系列;并与红树林造林的宜林地选择相结合,从适应机制到造林实践深入研究红树植物生理生态学.这一系列成果均为红树林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在我国乃至国际红树林全球变化研究领域都是很有价值的.综述了林鹏院士及其研究团队三十多年来在耐寒性等级系列对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的响应,向海性等级系列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以及宜林地选择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红树林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应以及对养殖动物生长的影响,选择3种红树植物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构建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系统设置9个试验塘和1个对照塘,试验塘按45%、30%或15%的面积比例种植一种红树植物,对照塘不种红树植物,所有养殖塘均统一养殖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和星洲红鱼Labidochromis flavigulus.通过系统运行18个月的生态监测显示,海桑和桐花树生长较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秋茄生长差,成活率低;红树植物对养殖海水具有净化作用,其中桐花树的净化效果最好,其次为秋茄;系统中鱼的生长状况与红树植物的净化效应密切相关,在种植桐花树的养殖塘美国红鱼和星洲红鱼生长快,秋茄养殖塘次之,海桑养殖塘的美国红鱼不及对照塘.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红树林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中,桐花树具有推广示范价值;海桑应减少种植面积比例和单位面积种植密度;秋茄生长慢,适应性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珠江口国家863计划"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耦验示范研究"基地中3个系统12个红树种植-养殖塘的浮游藻类和氮磷营养盐进行了1年内4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木榄、红海榄的单种或组合种植对于DIN和PO4-P均有不同程度的净化作用,但各个塘的浮游藻类均处在富营养化或超富营养化水平。通过对各系统中浮游藻类进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测度排序(NMDS)研究,说明红树种植可以改变藻类的群落结构,但红树种植短期内不能降低水体中的藻类丰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红树植物和藻类间的复杂内在关系有待更加细致的机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