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煤层底板透水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将主成分分析(PCA)与神经网络(BP)相结合,对煤层底板透水进行预测。根据搜集到的煤层底板透水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数据。通过收集不同矿井透水资料,综合考虑多种影响煤层底板透水的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建立PCA-BP煤层底板透水预测模型。选取典型的矿井透水样本进行工程实践验证,结果表明本预测模型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水泥生产过程中,分解炉出口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为了应对出口温度变量的多样性,文章提出一种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温度预测组合模型用来预测分解炉的出口温度。通过KPCA筛选出影响因素的主成分从而达到数据降维目的,将降维后的主成分作为Bi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分解炉出口温度作为BiLSTM神经网络的输出。经BiLSTM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分解炉出口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比验证表明,使用KPCA-BiLSTM相结合的温度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台区作为电力系统的最末端部分,节点数目多、网络架构复杂,导致不易精确计算其理论线损问题。在海量实际低压台区运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首先研究影响台区线损的相关因子,建立台区线损特征指标集合。然后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从中提取出高损关键特征指标作为线损预测模型输入。再融合集成学习和梯度提升树思想,建立基于串级BP(back propogatiow)神经网络的台区线损预测模型,并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对预测模型的初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模型训练效率。最后通过实际数据算例仿真,并与其他预测方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台区线损预测模型具有优秀的训练效率和预测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预测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遗传算法(G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相耦合的方法,在样本数据的筛选上汲取主成分分析数据降维的优点,使选择的数据样本简洁且更具代表性;充分利用支持向量机训练速度快、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且具有良好泛华性能的特点,将遗传算法与其相结合,寻找最优的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g;建立基于PCA-GA-SVM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并在实际中得到成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6.15%,最小相对误差为2.43%,平均相对误差为13.25%,相比其他预测模型有更强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核主成分分析(KPCA)法具有很好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利用KPCA提取输入数据的特征信息,并将特征信息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变量,建立KPCA-SVM预测模型.通过实例检验表明,具有非线性特征提取的ISSVM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没有特征提取的LSSVM模型.与主成分分析(PCA)提取特征相比,KPCA特征提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台区负荷数据不仅作为时序数据呈现自相关性,还易受台区环境因素影响呈现非平稳性,因此预测精度不仅与预测模型结构有关,还与输入数据的时序特征有关。为了提高台区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时序分析与核极限学习机的短期负荷多粒度预测模型。针对负荷数据的非平稳特征,通过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非平稳的原始信号转换成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信号;针对负荷数据中的自相关特征,通过混沌时序分析方法,求解各个模态输入预测模型时的时间窗大小;构建多粒度核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解决负荷数据中非平稳、自相关性对负荷预测的不利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负荷的预测精度受输入数据时间窗大小的影响,不同模态分量的最佳时间窗的大小不同。采用混沌相时序分析的方法评估各个模态分量的最佳时间窗大小,可以有效提升核极限学习机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水质预测模型泛化能力低、预测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养殖池塘溶解氧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反映池塘水体溶解氧信息的关键指标,减少模型输入变量,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水质预测模型,并用于长沙市乔口镇与望城区池塘养殖溶解氧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同时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与适应数据变化的能力,可用于池塘溶解氧预测.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输配电过程中用户异常用电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端到端的用户异常用电检测网络模型,该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网络(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etwork,PCANet).与传统PCANet不同的是,其中采用四阶段特征映射模型.通过前三阶段特征映射提取网络获取用户用电数据中的正常、异常用电序列特征.该过程中,为了提高PCANet的检测精度,将第一阶段PCA所获取的特征通过下采样嵌入到第二阶段PCA中.将第三阶段PCA输出作为第四阶段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s,WNN)的输入,从而进一步了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文中所提方法与传统异常用电检测方法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性与鲁棒性,可以有效检测出用户异常用电行为.  相似文献   

9.
对居民用电进行准确的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部门合理制定每日调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聚类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根据智能电表采集的历史负荷数据,该方法首先采用BIRCH聚类算法分析不同用户的用电习惯,将用户聚类为多个用户群;然后构建由负荷数据和时间以及气候信息组成的多特征时间序列数据集,并采用训练集进行CNN-GRU预测模型构建。训练集首先输入到基于一维卷积层设计的CNN网络,以提取不同特征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之后将数据输入GRU网络,以提取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时序特性,最后由全连接层输出短期负荷预测结果。以爱尔兰能源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公开数据集作为实际算例,以ANN网络、CNN网络及CNN-GRU网络为对比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达到了2.932 1%,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  相似文献   

10.
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基础上,运用双向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了一个预测模型,对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运用合肥市2019年全年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及预测,结果显示,CNN-BiLSTM预测精度高于CNN-LSTM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提升预测精确度,在BiLSTM神经网...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综合利用系统中PV/T组件温度预测精度,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输入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主成分,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结构,对组件温度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未经主成分提取的神经网络,该方法使得网络模型在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7.68%和4.97%,使得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泛化性能更强。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融合多通道信息的社交网络人格预测模型(MCIPP),在深度学习框架内用客观行为数据自动预测用户人格特质,并分析用户在线行为与其线下人格特质是否具有一致性。具体而言,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捕捉文本的上下文语义特征,通过图卷积网络((GCN)构造句法依存树,得到基于句法的结构表示,将Attention融入主题模型(Topic Model)从而提取深层语义信息,最后共同输入Softmax层得到用户微博的人格倾向。结果表明:MCIPP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准确率最高可达0.806 4.个体线上线下对应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可采用该模型对用户网络数据进行心理建模,使理论驱动的心理科学研究能够客观解读个体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无法有效提取网络流量数据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CNN-BiLSTM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标准卷积从而减少了模型参数,降低了计算量,并应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提取长距离依赖信息的特征,充分考虑了前后特征之间的影响.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并创新性地将一维网络流量数据转化为三维图像数据;然后,分别运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DS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提取网络流量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最后,利用KDDCUP99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低的漏报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水质预测方法中由于因子的多重相关性而造成的预测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法(PCA)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相耦合的水质预测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对水质因子影响较强的综合成分,克服了传统水质预测方法中信息冗余的问题.在对大理弥苴河水质进行大量实际监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PCA-GA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以及传统的BP神经网络3种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弥苴河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的预测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筛选了600组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和测试.通过对3个模型的预测误差分析对比,可以得出PCA-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居民日负荷预测精度,基于自下而上的建模思想,提出一种模块化的群体居民用户日负荷预测方法.考虑外界因素和用户自身用电行为对负荷的影响,构建相似日提取模块、聚类分析模块和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模块以实现单户家庭负荷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对家用电器组合、家用电器功率和用户用电时间点这3个随机变量进行抽样模拟,构建用户负荷预测模块,实现群体居民日负荷预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的居民日负荷预测平均误差为1.3%,最大误差为5.6%.相较于基于灰色模型预测的平均误差2.7%、最大误差7.5%,和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平均误差2.3%、最大误差6.9%,所提方法显著提高了群体居民日负荷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的准确性,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降低变量间的相关性,并将其与径向基网络相结合,对煤与瓦斯突出强度进行预测.以某矿为研究对象,对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提取,选取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5%的三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六个影响因素,将其作为RBF网络的输入参数,构建PCA-RBF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PCA-RBF网络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55%,满足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A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成分分析(PCA)法可以提取样本集的主成分,实现样本的最优压缩,从而降低样本的维数。针对用RBF神经网络进行多因素时间序列预测时样本特征指标过多的问题,提出用统计理论的PCA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选出几个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节点.仿真实验表明,基于PCA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在拟合预测中与一般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有较好效果,简化了网络结构,改善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地解决现有综合管廊投资估算方法的预测精度不高,且预测精度易受样本量大小、特征参数冗余或贫缺等问题,构建一种将主成分分析法(PCA)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结合的综合管廊投资估算预测模型.采用PCA对影响综合管廊投资估算的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剔除噪声或冗余数据,以贡献率较大的主成分作为LSSVM的输入向量,综合管廊单公里造价作为LSSVM的输出向量;利用PSO对LSSVM的核函数参数σ与惩罚因子参数C进行寻优,建立基于PCA PSO LSSVM的综合管廊投资估算预测模型,并对测试集样本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PCA PSO LSSVM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3.28%,满足投资决策阶段对投资估算预测误差的要求(±10%),且与PCA LSSVM模型、PSO LSSVM模型、GA BP模型和GA SVM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67.29%,70.52%,48.13%和38.60%.PCA PSO LSSVM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性能优,可作为综合管廊投资估算的有效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优选神经网络集成个体,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集成生成输出结论,建立一个PCA支持向量机回归集成股市预测模型。试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神经网络集成系统的泛化能力,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和遗传微粒群-神经网络(GAPSO-NN),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预测.首先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取相关数据;然后借助GPCA获得全局主成分分值、综合评价值,作为GAPSO-NN的输入、输出;接着构建GAPSO-NN预测模型并训练网络;最后通过预测仿真,表明基于GPCA和GAPSO-NN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