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映射的教学,从理解、建立映射及证明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地初学者学习映射这一重要且基本的概念起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合成映射为单射、满射、双射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映射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除了一般的映射概念外,经常涉及的还有一些较特殊的映射,如单射、满射、双射等等。在初等数学中,有时需要考虑两个有限集之间某种映射的个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列举法,即将满足条件的映射—一列举出来,然后数出个数。下面对这类问题作全面的分析,从而给出计算两个有限集之间映射个数、单射个数、满射个数、双射个数的具体方法。为此,先给出以下有关定义。定义1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A中任何一个元素a,在B中都有唯一元素b与它对应,则称这样的对应为Ay0B的映射…  相似文献   

4.
引入了赋范空间中的镜射性,联系了太阳射性及可近仿射集,建立了光滑空间中镜射凸集的构造定理。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范畴中态射的广义(i,…,j)逆存在的某些充要条件,证明了态射的广义Moore-Penrose逆的表达式,推广了态射的Moore-Penrose逆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极化电磁流概念及Hurst提出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双层介质覆盖的导体带在TE波与TM波入射情况下的数值绕射系数,研究了双层介质覆盖对条带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极化电磁流概念及Hurst提出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双层介质覆盖的导体带在TE波与TM波入射情况下的数值绕射系数,研究了双层介质覆盖对条带散射性能的影响,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大数量圆柱绕射问题递推算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单根圆柱绕射问题的特征函数展开解,直接构造出浪散射的传输矩阵,进而利用Bessel函数和Hankel函数的平移公式,对水波动力学问题建立了大数量圆柱波浪绕射的递推算法。作为算例,就不同方向、不同波数入射波情况下的双圆柱绕射问题进行了具体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多柱绕射问题截面周线波动源分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比较表明,文中建立的大数量圆柱绕射问题的递推算法是有效的。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拓广至其他形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射混合器主次流不同压比下混合管内流场的模拟计算,确定了该几何构形下发生壅塞时的主次流压比.对高压比下次流壅塞现象的研究表明,壅塞以后继续增大压比,当主流出口静压远大于混合管静压时,混合管内气流只经历一次膨胀和再压缩的过程.同时激波位置固定,不再随压比的继续增大发生变化.基于准一维控制体模型、Fabri壅塞假设模型和连续方程,提出了能有效预测引射器最高性能的饱和超音速模型,推出了此模型下引射系数与总压比和面积比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到直接反映引射器性能的特性曲线和修正曲线.最后把解析结果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发动机废气能量的通风散热除尘技术,考虑到动力舱空间限制的制约,为某型重载车辆优选设计了一种排气抽尘引射器.利用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技术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讨引射器结构对引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关键结构参数对引射系数的影响规律.据此,改进设计出5种排气引射器型式,使其引射性能得以改善;考虑到紧凑性、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在满足通风散热要求的前提下,给出针对混合室工作段长度参量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对比结果:混合室工作段长度在125mm附近时,引射器可达到最优引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旭勃  刘强  李备 《科技资讯》2008,(34):13-13
电磁波传输中遇到障碍物将在其后形成阴影区,在实时雷达模拟中需要计算阴影区以形成逼真的雷达回波图象。基于电磁波绕射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简化遮挡阴影区的计算,适当的简化可大大降低仿真计算的复杂度,保证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模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态射方程αxβ=γ的解,并且给出了态射方程αxβ=γ有惟一解及不同类型广义逆惟一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加热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力发电厂低压加热系统凝结水加热模拟实验,对结构相同,面积比m为10.56、4.69、2.64和1.69的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进行了引射性能与加热性能实验,着重进行了入口水压在0.17~0.22 MPa范围内有实用意义的加热实验,当m为10.56时用120 L/h水引射34 kg/h蒸汽和m为4.69用170 L/h水引射33 kg/h蒸汽,使加热器出口水温高于106 ℃,优于目前低压加热系统的加热性能;入口水压在0.05~0.6 MPa期间的引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加热系统中采用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和证实了型砂在射砂简中的运动形态为柱塞式。其紧砂过程(机理)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进行热力发电厂低压加热系统凝结水加热模拟实验,对结构相同、面积比m不同的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进行了引射性能与加热性能实验,并着重进行了人口水压在0.17~0.22 MPa范围内有实用意义的加热实验,当m=10.56和4.69时,实现加热器出口水温高于106℃,优于目前低压加热系统的加热性能;入口水压在0.05~0.6 MPa期间的引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加热系统中采用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入了Gorenstein内射Phantom态射和高维Gorenstein内射Phantom态射的概念,研究了Gorenstein内射Phantom态射的性质:在H(R)中,Gorenstein内射Phantom态射的类关于直积和M E-扩张封闭.证明了:R-模态射φ:X→X′是高维Gorenstein内射Phan...  相似文献   

17.
刻画了Ti预拓扑空间及连续映射的范畴PTopi中的满态射、单态射、极端单态 射和极端满态射(i=0,1,2,3,312,4)。证明完全正则预拓扑空间及连续映射的范畴Tych和PTopi是预拓扑空间及连续映射的范畴PTop的满反射子范畴(i=0,1,2,3)。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大尺度引射进气风室试验装置,以精确测量排气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流量,采用辅助风机补风以调整并逼近实际引射进口压力,从而提高了引射流量的测量精度,采用3种直径的混合管对轴对称排气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流量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射流理论对其流动状态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流喷管直径一定而混合管直径(D2)不同的条件下,混合管内的流动状态有所不同;当D2=250 mm时,混合管内的流动为过度发展状态,随着主喷管与混合管间距离(a)增大,射流半厚度经扩展后过早附着在混合管壁,其引射系数和引射流量随a值增加而增大,当增至最大值后逐渐减小,随着主流流量的增加,引射流量增大而引射系数变化不大;当D2=300 mm时,混合管内的流动为充分发展状态,随着a值增大,射流半厚度经扩展后在a=300 mm时恰好在混合管出口处附着于混合管壁,其引射系数和引射流量随a值的增幅逐渐变缓;当D2=350 mm时,混合管内的流动为欠发展状态,随着a值增大,射流半厚度经扩展后在混合管出口处仍未附着于混合管壁,引射系数和引射流量随a值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混合室构型RBCC引射模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混合室构型对RBCC引射模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混合室构型的流场结构、引射性能和混合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下,扩张构型具有较大的引射系数,但是抗背压性能较差;收缩构型引射系数较小,但是抗背压性能最好。等截面构型性能居中。  相似文献   

20.
给出两个矩阵范畴MZ和MZ[i]中态射满单分解的等价条件,并利用该等价条件讨论了这两个范畴中态射Moore-Penrose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