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Internet的发展导致了IP地址的不足,本文就目前的IP地址缺乏的普遍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其中主要论述了NAT的实现方法.并在Cisco路由器系列中进行配置,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短波Mesh网络中进行IP数据报的转发,实现与其他IP网络的互连互通,结合短波IP网络的特点,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短波IP路由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内部组件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短波IP路由器可实现短波链路上的IP数据报路由转发,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短波Mesh网络中进行IP数据报的转发,实现与其他IP网络的互连互通,结合短波IP网络的特点,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短波IP路由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内部组件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短波IP路由器可实现短波链路上的IP数据报路由转发,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IP语音技术中的关键因素Qos,以及Qos的实现方式,网络架构,并举出了在Cisco2600系列路由器上使用RSVP协议保证IP语言质量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在IP网络中,路由是发现、比较和选择到达任何目的IP地址的路径的过程。实现路由功能的路由器(Router)是因特网上关键的设备之一。对路由器设置是保障路由器自身的安全乃至因特网稳定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ICP/IP是Internet能够实现网络互联的基础。IP地址标识了接入Internet主机的地址编号,IP地址体系结构的设计直接关系到Internet网上的信息能否准确地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节点。随着接入Internet的主机数目迅猛增加,IP地址体系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主要对IP地址体系结构及其新一代的IP协议即IPv6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IP over SDH技术提供了经济有效而高速的IP业务传输。SDH网络的普及和路由器技术的发展以及IP业务的激增,促使了IP over SDH的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SDH网上传送IP的技术背景及实现方法,并对IP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现有的IP VPN的三种互连方案进行讨论,并指出了这三种方案的主要缺点是:硬件成本较高,集中讨论了有关虚拟路由器的概念、协议、功能及虚拟路由器的IP VPN构建方案,重点讨论了使用虚拟路由器连接和实现IPVPN的三种方案,第二层的虚拟路由器到虚拟路由器的连接方案、多个虚拟路由器聚合到一个虚拟路由器上的方案、多个骨干网的聚合虚拟路由器到聚合虚拟路由器连接方案。  相似文献   

9.
Internet网络应用的发展要求路由器支持服务质量(QoS)控制,一个公共的要求是路由器能够基于报文头的某些字段对报文进行分类.本文针对IP报文分类提出了一种结合IP报文头特征和多级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的IP报文分类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
田艳华 《科技信息》2006,(12):321-321
讨论了IP地址对于网络传输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路由器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可编程虚拟化路由器是未来互联网的核心网络设备,即在一个物理路由器平台上并行实现多个相互独立的虚拟路由器.综述了可编程虚拟化路由器的转发表(forwarding table,FIB)查找技术.分析了FIB查找技术的性能与可伸缩性挑战,即查找吞吐量、存储空间和增量更新问题.讨论了多FIB融合的IP查找算法和基于NDN(named data networking)命名的非IP查找算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OpenFlow的多域FIB查找和基于硬件的NDN线速转发是未来研究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IP协议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网络协议,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IP OVER DWDM将是未来网络通信的主要技术。本文讨论了IP OVER DWDM的四种网络模式,即big fat router模型,Client/Server模式,Augmented模式和Peer to Peer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光同小数字传输网上直接传送IP技术(IPOver SDH)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作为Intetrnet对主干网解决方案之一受到了人闪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其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较详细人论述,并分析了IPoverSDH与路由器的关系及简化数据链路协议(SDL)等技术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IP波长路由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IP路由器和光交叉连接器集成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节点结构,由这种节点所组成的网络成为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下一代光互联网结构。IP波长路由技术就是基于这种网络结构而提出的,它包含了GMPLS(广义多协议标记交换)交换和转发序列中的两种粒度:分组和波长。研究了IP波长路由器的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有关文献中给出的一种节点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然后提出一种新型节点结构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将IP交换的两个协议IFMP (Ipsilon数据流管理协议)和GSMP(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进行适当扩展,用来支持IP波长路由网络。最后对IP波长路由器的主要模块--流分类器的选择以及IP波长路由器性能参量的确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Intemet网络应用的发展要求路由器支持服务质量(QoS)控制,一个公共的要求是路由器能够基于报文头的某些字段对报文进行分类。本文针对IP报文分类提出了一种结合IP报文头特征和多级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的IP报文分类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削弱网络拓扑发现对路由器口令的依赖性,增强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通用性和提高效率,在对基于SNMP、ICMP、ARP等几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路由器IP地址统计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此算法首先利用traceroute获得大量的路由器IP地址,然后根据traceroute的工作原理,对路由器IP地址进行统计,得出各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关系,最后给出了该算法对某高校校园网的实际测试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发现网络主干拓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