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集福建省几种野生薏苡,与农家栽培薏苡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态上,野生薏苡表现植株粗壮、果实粒大;发育进程上,野生薏苡明显晚于栽培薏苡;二者开花习性基本一致,散粉集中在上午9:00~10:30与11:30~13:00.  相似文献   

2.
从收集的150份野生薏苡种质资源中筛选出24份优良资源进行检查,对其进行形态统计,并测量其根、茎、叶和种子4个器官薏苡素的含量,以已审定薏苡品种白壳六谷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薏苡植株的各个器官中,根部薏苡素含量最高,薏苡根部可作为薏苡的入药部位;野生薏苡株系Y229、Y164、Y166、Y83、Y84等,其产量表现优良,且其根部薏苡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可以作为改良种质进行培育,以获得薏苡素含量更高的栽培薏苡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薏苡与5种主要类型的玉米酯酶、过氧化物酶、可溶性蛋白的比较发现:随发育进程提高,同工酶谱带更复杂;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看出,薏苡与硬粒型玉米亲缘关系更接近,而通过酯酶、可溶性蛋白比较,不能看出薏苡与哪一种玉米类型亲缘关系更接近;玉米各类型间的同工酶也互不相同,各自有特异酶带。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薏苡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试验中发现薏苡中茎和芽鞘对光很敏感,出叶速度前期慢、后期快,穗分化次序主茎和顶芽先、分蘖和腋芽后,千粒重和产地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薏苡矮秆种与高秆种相比,生育期、株高、叶片数、穗长、结实率都有明显差异。播种期掌握使抽穗扬花在八月中旬为原则,株行距30×38厘米为宜,每穴2本。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薏苡秸秆型煤的制备及其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型煤不仅可利用农业废弃物,而且可有效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对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薏苡秸秆为生物质添加剂,研究了薏苡秸秆型煤的制备过程,考察了不同薏苡秸秆添加量对型煤挥发分、灰分、发热量、抗压强度等指标的影响规律,深入探讨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性能,为发展生物质型煤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薏苡的花序形态及其分化的过程。观察到薏苡可育雌小穗有两花均结实、雌蕊有三个柱头及雄穗有结实(无壳)的现象。将其穗分化过程划分为五个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对40部书刊中引用的我国薏苡属植物学名、名称及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我国薏苡属有1种及1变种,分别为川谷(Coix lacryma-和jobiL。)其果实总苞球形、坚硬、壳厚、光亮有珐琅质,米质粳性;薏苡(Coix lacrylna-jobiL。varfrumentacea Makino),果实总苞椭圆形,壳薄、易碎、无珐琅质,米质糯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种类型薏苡杂交,F_2代在植株高度、生育期、果实性状等方面表现了广泛的性状分离,为选育薏苡新品种创造了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本文首次报道了薏苡柱头颜色的遗传表现为两对基因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
薏苡又名薏米、珍珠米,营养丰富.据测定薏苡的淀粉含量仅次于稻、麦、玉米等谷类作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这类谷物高,且其矿物质元素钾、钠、磷、钙、铁、锌等含量丰富,作为主食或调剂食品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薏苡非种仁部位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薏苡多糖的提取工艺,用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脱蛋白.结果:正交设计优选薏苡多糖的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h;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均能有效地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结论:本实验为薏苡多糖的提取分离的条件提供了参考,为薏苡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薏苡中的有效成分-薏苡内酯,具有解热、镇痛和降低血压的作用.薏苡内酯的提取、分离、纯化可采用乙醇浸泡脱油后的薏苡,得到薏苡内酯粗提物,此粗提物经氯仿-水溶剂分层,得到水层、氯仿层及水-氯仿层.分出氯仿层,用氯仿-乙醇(9:1)作洗脱剂进行柱层析,洗脱的馏分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作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分离.结果显示,在6,7,8号馏分中均含有Rf=0.346和Rf=0.415的内酯,在9号馏分中含有Rf=0.415和Rf=0.469的内酯.说明此粗提物氯仿层中可能岔有结构不同的内酯.  相似文献   

12.
在薏苡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稀土,对薏苡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效应,其中以0.1g.L^-1和0.25g.L^-1正面效应显著,而且对薏苡仁的营养成分如可溶性糖,粗脂肪,蛋白质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健康食品的风行,在日本薏米已同胚芽米、糙米等谷类食物一样,日益受到重视.从薏米茶、薏米酒到薏米粥、薏米饼、薏米糖,从主食到点心、饮料,品种繁多,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薏米是薏苡的种仁,也叫米仁.薏苡与  相似文献   

14.
对薏苡和川谷的生育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形态上,川谷表现植株粗壮、叶片宽大、果实粒大;在发育进程上,川谷明显晚于薏苡,二者开花习性基本一致,散粉集中在上午8:00~10:00。  相似文献   

15.
稀土对薏苡种子活力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稀土浸种对薏苡种子活力及构成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浸种能明显促进薏苡种子活力,并提高构成产量的因素,浸种浓度以0.005g.L^-1和0.05g.L^-1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种类型薏苡及F1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同工酶分析看出,川谷和薏苡的酶只有一种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较丰富,在抽穗期多于拔节期;在叶片组织中比节间和雌穗中多,并且在双亲及F1间差异明显。在F1植株中未出现杂种酶带,双亲的一些主要酶带在F1中受抑制未表现出来。利用过氧化物酶可进行薏苡属的亲缘关系,系统演化及遗传特性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生理生化、细胞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食品开发等方面对薏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比较薏苡正常幼苗与其白化苗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的同工酶的结果表明,正常绿苗的过氧化物酶酶带有8条,白化苗有10条(多出A_5、A_7);正常绿苗的酯酶同工酶带有4条,白化苗有3条,白化苗缺少B_2带,并且B_(1-1)与B_1带相近似。结果表明白化与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薏苡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我国薏苡资源的分布,生物学特性,主要化学成分及医疗作用,营养保健功能以及薏以资源的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发现:川谷×薏苡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中期Ⅰ和后期Ⅰ,较多的母细胞中出现了落后染色体,并有多种其他异常现象。F1花粉败育率高达79.5%,败育多发生在单核期,有两种败育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