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准确地识别和认证物联对象,阻止用户身份假冒和设备克隆等问题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等势星球图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通过差分等势高星球图的射频指纹特征提取,在不对接收机的载波频率偏差和相位偏差进行估计和补偿的情况下,获取较稳定的通信辐射源个体(发射机)射频指纹;对同厂家、同型号、同批次的20个无线保真网卡设备进行识别测试。结果表明:差分等势星球图通过点密度特征可以恢复一定低信噪比时的星座图丢失的统计特征,更全面地描述信号的细微特征;在相同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架构下,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星座图的统计图域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射频放大电路容差容限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步骤,结合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射频器件容差容限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以射频放大电路的容差容限分析为例介绍容差容限分析电路模型的建立过程和容差容限分析方法,并对容差容限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射频指纹(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RFF)识别系统中,考虑到同一发射机的鲁棒性与不同发射机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了将瞬态信号二阶谱中的功率谱密度和互功率谱密度两个特征融合作为指纹的方法,并结合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来进行分类.同时,对同一型号两个系列的多种无线网卡进行了分类检测,并与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此方法的分类精确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的无线指纹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无线指纹考务管理系统内置指纹采集识别功能模块,采用无线网络通信和以太网通信结合的通信方式,与中央数据库保持软实时交换数据.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用户基本的常规信息和用户指纹特征信息数据,运行可靠;充分发挥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使用灵活方便.实验结果表明对指纹识别的拒识率低于1%,指纹识别的误识率接近0.系统可用于大规模考试管理,实用于远程网络化的考试管理,具有许多传统方法不能实现的功能,是考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和MCU的双片结构的无线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实现.系统由AES2510和TMS320VC5507构成指纹图像采集模块,由PIC18LF4620和MRF24J40构成基于ZigBee网络的指纹认证信息的无线传输模块.该系统相对传统的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更适合于人员多和指纹采集地点发散的场合,可以作为大型考勤系统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在跳频通信中应用射频指纹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跳频通信射频指纹识别新方法.利用跳频通信设备的频率切换瞬态信号特征来实现跳频通信中的射频指纹识别.根据射频指纹识别的技术流程对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将新方法应用在蓝牙设备个体识别中.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频率切换瞬态信号特征可以较好地识别跳频通信个体设备.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有效地去除信道指纹对设备指纹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一射频指纹识别技术(RFFIT)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均衡的无线信道指纹滤除方法.首先基于匹配滤波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消除部分噪声指纹;然后利用设备0.1m同轴线传输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对无线信道传输信号进行信道均衡与补偿,进一步滤除信道指纹;最后结合传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身份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低、模型复杂且运算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轻量级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DenseNet)和紫蜂协议(ZigBee)的指纹识别方法.首先,构建指纹识别系统的整体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适当的裁剪以缩减模型复杂度.其次,通过筛选指纹图像、增强有效指纹以及扩充增强后的数据等操作,对采集到的ZigBee协议指纹信息进行预处理.然后,以传统深度残差网络的基本思想为依据,通过前馈的方式改变层间的连接关系并构建轻量级DenseNet.最后,以相同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分别对轻量级DenseNet模型、普通DenseNet模型和3种传统基于机器学习的身份识别算法模型进行训练.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轻量级DenseNet模型的识别准确度最高,为98.24%,且该模型的运行速度最快,与普通DenseNet模型相比,其模型复杂度降低了94%以上.  相似文献   

9.
如何避免多媒体教室无线话筒的同频设备干扰,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利用非标准通信协议思想,提出一种以硬件和软件组合成真随机数,产生新的随机射频协议,避开同频设备干扰,实现无线话筒发射机与接收机的无干扰任意配对.项目实施表明,基于非标准随机射频协议的数字无线话筒,适应多媒体教室设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指纹识别系统在面对大数据指纹图像时具有识别效率不高、需要手动设计提取的特征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深度学习的大数据指纹识别系统.首先,描述了指纹识别系统的原理图.然后,设计了系统硬件框图,采用S3C2410C作为微处理器,采用FPS200指纹图像作为传感器,并设计了两者之间的接口电路;最后,重点设计了指纹识别的软件过程,建立一个可以进行指纹自动识别的通用多层深层神经网络.通过设计系统软硬件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指纹识别系统具有很高的指纹识别准确度,能有效处理大数据指纹图像的识别,且与其他基于人工提取特征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正确率和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RFID识别系统工作原理和ERP数据资源分布的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射频天线的返回损耗和模式失真进行了比较实验,提出适合ERP数据资源自动采集系统安装方式,基于RFW302芯片组设计出无线接收发送电路及微控制器/DSP/FPGA处理模块的接口电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P的无线接收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了一种无线接收机.介绍了由DSP芯片ADSP2191和AD6620组成的无线接收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处理方法.实验表明,利用DSP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该接收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较传统接收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以能量检测为代表的传统频谱感知算法一般存在低信噪比下性能不足,容易面临隐藏节点效应,对检测灵敏度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蜂窝认知用户位置定位的频谱认知方案。该方案以无线指纹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无线指纹定位驱动认知用户实现频谱认知功能。认知用户利用无线指纹对其自身进行定位,并根据指纹数据库确定其对于授权频段接入的可能性。针对网络中的主用户发射机位置存在已知和未知2种情况,可通过认知用户读取数据库来确定授权频段可用性,或将已收集获取的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引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对认知用户所处位置的授权频段可用状态进行预测。此外,针对单个用户频谱状态预测性能不足的缺陷,提出了联合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认知用户的合作预测机制。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方案相对于传统能量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势以及能效优势。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颖的微带线结构微波整流电路.用ADS 2006A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整流电路在5.80 GHz工作频率,负载为320 Ω时,微波 直流转换效率达到81.4%,转换效率75%以上的频带带宽为300 MHz.实验结果表明,负载为298 Ω时测得最高电压为4.57 V,转换效率达到68.5%.该整流电路具有小型化、高转换效率、易集成的特点,可应用到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的能量供给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水下电能传输的可行性和研究影响传输效率的因素,采用电场耦合原理进行了简单的无线充电电路设计,对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分析了其相比于磁场耦合方式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应优势,通过多物理场仿真模拟极板间电场分布,设计了一种LC双边的CPT系统,采用单片机组成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并用功率放大电路模块组成发射端和接收端。结果表明了运用电场耦合原理进行无线充电的可行性,在研究中发现极板间的传输距离是影响水下无线充电效率的一个因素,而且两个电极之间的杂散电容也会影响极板间的功率,所以由于极板间隙的存在极板间的功率损耗较大。所提出的LC双边CPT系统,不仅实现了水下无线电能传输,还保证了在一定距离和频率下传输效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磁耦合谐振式的传能方式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之一。在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系统的频率变化对系统效率影响十分明显。为了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利用DSP锁相原理设计了一套频率跟踪系统,采用基于第一频率校正和后频率相位同校正的频率跟踪方法,解决了系统在高频或频率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频率跟踪缓慢的问题。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加跟踪的系统对比,效率提升明显,系统传输更加可靠。具有频率跟踪的系统有更好的传输性能,以及更高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7.
声表面波谐振器在高频无线电遥控电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声表面波谐振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提出了声表面波谐振器在高频无线电遥控电路中的应用方法,解决了采用LC振荡方式的无线电遥控电路中存在的频率稳定度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短距离无线射频通信技术和WIFI网络通信技术,设计了一款家用照明线路无线集散控制系统.通过CC1010无线单片机组建了控灯节点与网关节点的星形无线控制网络,控灯节点以继电器隔离控制方式接入照明线路.并以串口WIFI网块实现了CC1010网关节点与PC终端的组网.在VB6.0环境下,基于WINSOCKET控件编写了基于TCP协议的客户端测试程序.  相似文献   

19.
蒋晓丽  谢岳  沈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2):13213-13219
为了研究人工心脏经皮无线供能系统各电路电量与物理场场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生物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多物理场仿真研究方法。该方法基于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经皮无线供能系统的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模型包括电路模型和几何模型,电路模型主要包括逆变电路、补偿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几何模型主要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人体皮肤生物组织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得经皮无线供能系统在谐振和非谐振状态下各电路的电流、电压波形以及生物组织安全性指标比吸收率、场强和温度的数值,并参照国际人体电磁安全和人体生理学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该研究为人工心脏经皮无线供能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