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东省临沂市矿坑—马庄白云岩矿包括破山矿段和楼山沟矿段,位于华北陆块(Ⅰ)鲁西隆起(Ⅱ)鲁中隆起区(Ⅲ)尼山断隆(Ⅳ)临沂凸起(Ⅴ)中部,沂沭断裂带西侧。矿床赋存于寒武纪—奥陶纪九龙群三山子组c段第二层(∈-OjSc-2)中,岩性为灰黄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呈层状裸露地表,为海相沉积矿床。矿石为灰黄色细晶白云岩,泥晶、细晶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方解石、粘土。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可能为浅海交代早期碳酸盐矿物而成,属浅海相沉积型矿床,矿床的形成演化经历了碳酸盐岩沉积阶段—白云岩化—重结晶三个阶段。矿石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均满足熔剂用白云岩的要求,为优质熔剂用白云岩矿石。  相似文献   

2.
魏军 《科技信息》2013,(26):398-400
山东省临沂市矿坑一马庄白云岩矿包括破山矿段和楼山沟矿段,位于华北陆块(I)鲁西隆起(Ⅱ)鲁中隆起区(III)尼山断隆(Ⅳ)临沂凸起(V)中部,沂沭断裂带西侧。矿床赋存于寒武纪-奥陶纪九龙群三山子组c段第二层中,岩性为灰黄色中犀层细晶白云岩,呈层状裸露地表,为海相沉积矿床。矿石为灰黄色细晶白云岩,泥晶、细晶结构,中厚层一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方解石、粘土。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可能为浅海交代早期碳酸盐矿物而成,属浅海相沉积型矿床,矿床的形成演化经历了碳酸盐岩沉积阶段一白云岩化一重结晶三个阶段。矿石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均满足熔剂用白云岩的要求,为优质熔剂用白云岩矿石。  相似文献   

3.
对塔卡提铅锌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成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塔卡提铅锌矿床位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区域上受西昆仑构造带和康西瓦构造带共同控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白云岩-砂岩接触层位及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呈层状或脉状;围岩主要为蚀变白云岩、碎屑砂岩;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矿床类型与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类似.由于矿床处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铅锌矿床潜在资源量较大,同时区域上相同类型铅锌矿床较多,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天台县蟹渚矿床位于天台火山构造洼地和赤峰山火山穹窿的结合部位,萤石矿主要位于北西、北东东向的断裂破碎带中,控矿围岩为晚侏罗世西山头组,矿石类型主要以石英—萤石型、萤石—石英型为主,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由于萤石与石英密切共生,地表上的硅帽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敖包山铅锌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北缘,大兴安岭山脉南西端,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东段,已发现有敖包山、大孤山、双山子、余家窝铺等矿几处矿床。以余家窝铺铅锌矿区为例,区域火山构造为敖包梁破火山机构南东缘小营子火山基底凸起。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最主要的断裂为少朗河大断裂及其两侧的次级断裂和派生的配套断裂。根据矿区地质特征,初步认为余家窝铺铅锌矿的成因类型为燕山晚期接触交代-岩浆热液复合矿床。本区的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破碎带,包括裂隙密集带,尤其是近东西向和北西向者。受前者控制的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延伸一般较大,受后者控制的矿体走向延伸不及前者,但常常在局部出现较厚大的矿体。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为蚀变破碎带,地表表现为褐铁矿化带。褐铁矿化越强,找到矿体的可能性越大,尤其以近东西向和北西向者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张少萍 《科技资讯》2007,(24):27-28
贵东-大东山构造带南缘的压扭性断裂是大尖山铅锌矿床最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矿床产于断裂挤压破碎带内靠近上盘与英安斑岩的接触部位,是广东第二大铅锌矿床.通过对成矿时代、控矿构造、矿化特征、成矿温度及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初步证明该矿床成因属中温岩浆热液充填破碎带型;在分析研究了围岩含矿性的基础上,总结出矿区围岩对成矿的贡献流纹斑岩>英安斑岩>中基性岩脉>变质石英砂岩>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张凤巍 《甘肃科技》2021,37(20):45-48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田内,是一特大型低品位热液变质矿床,金矿体受北西向F13大断裂下盘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次级小断裂、节理、揉皱构造密集发育,热液活动强烈,赋矿岩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矿体赋存在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硅化千枚岩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破碎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工业金矿石,矿石品位与石英脉带、次级断裂、节理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与共生金属硫化物含量成正比,与围岩蚀变程度正相关,在八卦庙矿床深部,含矿热液流体、容矿构造等成矿条件不如上部,但石英脉破碎蚀变带型金矿体依然存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狼娃山铁矿地处甘肃北山,区内地层、构造、侵入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区域性构造线方向一致。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矿床南侧出露大面积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矿床内广泛出露与火山活动相关的中、酸性脉岩,铁矿体的产出,受火山岩的控制。狼娃山矿床铁矿体,具有成带出现,矿体成群集中,单个矿体形态多姿的特点。根据矿带、矿体分布形态,磁异常范围,可将矿床分为两个矿带。全区共圈出铁矿体417个,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囊状。矿床成因属于火山喷发—沉积后叠加次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彩霞山铅锌矿床是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天山地块铅锌成矿带中发育的唯一大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青白口纪卡瓦布拉克组第—岩性段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受构造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顺层破碎带及糜棱岩中,近东西向展布,南倾,倾角为65°~80°,与矿区断裂及地层产状一致.通过碳、氢、氧、硫和铅同位素分析可知:成矿热液及挥发分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与围岩碳酸盐岩发生反应时,交代溶解碳酸盐岩并在成矿过程中形成新生方解石和石英;成矿所需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有机还原及细菌还原作用;铅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源,与海西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同化了围岩中的铅.其成矿机理为岩浆热液携带了大量的挥发分和成矿物质,构造导通岩浆热液,使之在构造破碎带中与围岩发生反应,溶解围岩碳酸盐岩并与围岩中的硫结合,形成铅锌矿化;彩霞山铅锌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库布苏金矿床处于东准噶尔造山带南侧库布苏金矿带,区域内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线总体方向为NW~SE向展布,金矿体及矿脉受区域多阶段构造演化作用,含矿热液在后期挤压作用下从岩浆房沿早期入侵岩脉的边部裂隙运移至破碎部位并沉淀下来,矿体大多赋存于强应变构造带的次级断裂和裂隙中,含矿脉岩多具典型的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特征,本文通过研究矿区构造特征以及含矿岩脉(闪长玢岩等)形态特征,总结矿区成矿标志及内在规律,为矿区及附近找矿提供较为详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东坡矿田铅锌矿床是典型的沉积-热液改造(叠加)型层控矿床。含矿岩系为中、上泥盆统。该区在早泥盆世末期就开始了拉张盆地的演化,拉张盆地的热沉降导致了成矿物质的早期富集和矿化。铅锌矿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盆地演化的同生断裂阶段成矿物质的初步富集、后生断裂阶段早期铅锌矿体的形成、千里山花岗岩的侵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控矿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岩性、矿体形态、矿体规模等方面介绍了纳雍水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区铅锌矿断裂构造控矿明显,岩石晶洞构造和围岩的硅化对铅锌矿的富集成矿有利。通过镜下对矿床中物质成分、矿石结构和矿石构造研究表明,矿床中物质成分简单,成矿方式以充填和交代为主,矿石构造反映出热液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四川巴塘县夏塞银多金属矿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塞银矿位于川西义敦岛弧造山带燕山晚期绒依措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浅变质岩中,是一个超大型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矿体产出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主要为脉状、透镜状和浸染状;容矿岩石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的浅变质砂岩、粉砂岩和板岩;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银矿物和硫盐矿物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等;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三期四个阶段;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和花岗岩,矿床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岩浆期后成矿流体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路线地质调查、重点坑道考察、沿层追索、矿床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综合分析,对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矿床主要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顶部(Zbd3)的硅质条带白云岩中,矿床明显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的控制;矿石矿物以铅锌硫化物为主,矿床属中、低温热液矿床;提出4个找矿标志,地层是找矿的基础条件,岩性和热液蚀变是找矿的重要标志,控矿构造是找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王建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884-4889
产于滇西保山古生代地块内的核桃坪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西南"三江"地区勘查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以断控脉状矽卡岩赋矿为特征的大型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之一。至今未揭露相关岩浆岩体,仅见大量的辉绿岩。本文在对区内辉绿岩野外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辉绿岩岩相学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辉绿岩侵位早于成矿,与矿石矿物不具物源的相关性。辉绿岩作为化学障,导致其附近矿化作用增强。作为物理屏障,导致流体运移受阻。辉绿岩矿化强弱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小龙塘剖面位于云南省施甸县摆榔乡南东处,地层划分上属于藏滇地层大区东部的保山地层分区,施甸地层小区,奥陶-石炭世沉积普遍发育。剖面测制为一套开阔台地相(潮下带)碳酸盐岩沉积,岩层产状稳定,属单斜地层。与前人在该剖面上所划大寨门组、香山组从岩性上有所不同。根据建组剖面及区域对比,推测小龙塘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沉积被姚关断裂及湾甸河断裂断蚀。据此,对小龙塘上泥盆统大寨门组和下石炭统香山组进行重新厘定,为1∶50 000湾甸坝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陕西铧厂沟金矿床地质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铧厂沟金矿床产于勉略缝合带中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细碧岩是主要的含矿与容矿岩系.矿石类型为蚀变细碧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金矿物是自然金.主控矿构造为寨子湾韧脆性剪切构造带.韧脆性剪切构造作用叠加导致岩石强烈变形、成矿物质活化和随热液迁移及在构造扩容地带沉淀是主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
麻栗坪大型铅锌矿床(~6.0 Mt@13.4%Pb+Zn)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硅质白云岩中,是滇东北铅锌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石英是麻栗坪矿床主要的脉石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成矿期.详细的矿物学研究表明,麻栗坪矿床发育3期石英.Ⅰ期石英呈细粒半自形,与细粒黄铁矿、闪锌矿共生,Ⅱ期石英呈中-粗粒半自形,与粗粒闪锌矿、方铅矿共生,Ⅲ期石英较纯.总体上,Ⅰ期至Ⅲ期石英的阴极发光(Cathodoluminescene,CL)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与Al、Ge、Li、Na、K含量呈协同变化趋势,暗示微量元素对CL强度的控制作用.元素含量相关性研究显示,微量元素主要以单原子替代(Ge4+→Si4+)和补偿替代(Al3++Li+/Na+/K+→Si4+)方式进入石英晶格.麻栗坪矿床石英中Ti含量极低,而Al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与岩浆热液矿床显著不同,显示其具有低温热液矿床的特点.Ⅰ期至Ⅲ期石英中Al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总体趋势,反映Al溶解度先增大后减...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西部栖霞组热液白云岩中的自生非碳酸盐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液环境是碳酸盐重要的成岩环境之一,MVT铅锌矿床和某些白云岩储层都与之有关。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在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自生非碳酸盐矿物和焦沥青,包括伊利石、萤石、氟磷灰石、石英、重晶石和黄铁矿等,它们赋存于具不同结构的白云石的晶间/晶内孔隙和溶解孔隙中,尤其是非平直晶面鞍形白云石的溶解孔隙中。赋存自生矿物的白云石主晶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主要分布在80~180℃之间,最高可达240℃以上。白云石溶解空间中萤石、氟磷灰石(也包括方解石)等以Ca作为阳离子自生矿物的存在,反映热液白云石沉淀后温度降低造成的流体性质的改变和白云石的溶解,热液蚀变作用还造成了伊利石的形成和黏土矿物的强迫热演化,白云石晶间焦沥青的存在则代表了有机质因热蚀变而发生的强迫成熟和过成熟。川西栖霞组碳酸盐岩的热液蚀变作用发生在距今259Ma左右(中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期间,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热事件伴生。该期间古热流达60~80mW/m2,甚至更高,持续时间约6Ma,此时栖霞组白云岩地层的埋藏深度<500m,因而热液蚀变过程与地热增温无关。白云岩地层中各种自生矿物和非正常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焦沥青的存在为川西栖霞组碳酸盐岩所经历的热液环境成岩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床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和典型矿石组构特征的显微鉴定,总结该矿床典型矿石组构特征.主要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构造等;主要矿石结构包括:结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填隙结构、压碎角砾状结构、揉皱结构、放射状结构等.根据这些矿石组构特征及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组合、类型及自形程度和矿物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特征分析,矿区大致可划分为三期:沉积成岩期(初始矿源层形成期)、热液改造成矿期、表生期.初步认为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为早期沉积、后期热液改造的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