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生产工艺的2种浓香型竹酒(活竹酒和原竹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鉴定,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衡量挥发性成分对竹酒主体香气成分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2种浓香型竹酒(活竹酒和原竹酒)中共检测出10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56种,醇类9种,醛类16种,酮类7种,烯酸类3种,烷烃类8种,其他类6种,而且2种竹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有差异,但均以酯类和醇类为主,尤其是酯类物质的相对质量分数均在80%以上.2种竹酒中含量较高的共有成分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和庚酸乙酯,这些酯类都具有令人愉快的花、果香气,构成了竹酒的主体香气特征.竹茎生长发酵的过程使活竹酒中杂醇油的含量降低,而且活竹酒的酯类物质在种类和相对质量分数上均高于原竹酒.根据不同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阈值和相对质量分数计算ROAV值.活竹酒中的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和戊酸乙酯,特别是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对活竹酒的主体香气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己酸丁酯、壬醛、2-壬酮、异戊酸乙酯和己酸己酯对活竹酒的主体香气有重要的修饰作用.原竹酒中己酸乙酯、辛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己酯和丁酸乙酯具备较高的相对香气活度值,对原竹酒主体香气贡献最为显著;己酸异戊酯、己酸丁酯、3-苯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壬醛、癸酸乙酯和异戊醛对原竹酒的主体香气有着重要的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2.
主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世界6大蒸馏酒中香气成分分析及其对香气贡献的研究现状和进展。6大蒸馏酒所含的挥发性物质各具特色,特征香气成分也各不相同。如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2-甲基-1-丙醇等在多数中国白酒中有香气贡献;乙酸异戊酯、苯乙醇、乙酸2-苯乙酯、异丁酸乙酯等在多数国外蒸馏酒中有香气贡献。对蒸馏酒中香气贡献的研究主要采用气相色谱-嗅闻仪结合香味提取物稀释分析、香气活性值、香气重组实验和缺失实验等,确定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海省不同产地短管兔耳草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40种不同化合物,有11种成分为3个产地所共有.比较发现不同产地短管兔耳草脂溶性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为该种药材品种及产地的鉴别和品质比较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质谱法分析了秘鲁、会泽、丽江及香格里拉等四个产地玛咖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功效成分.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滇引种玛咖与秘鲁玛咖的功效成分无论在种类还是含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发现:尽管这四种产地的玛咖都含有精氨酸、脯氨酸、N-苄基八烷酰胺、咪唑类生物碱A、烯丙基芥子油苷、2-乙酰氧基-3-氯丙酮、阿洛糖、棕榈酸、亚油酸、二糖、苄基-芥子油苷以及间-甲氧基-苄基-芥子油苷,但其含量不同;另外他们含有的主要功效成分也不同,其中香格里拉玛咖与秘鲁玛咖的功效成分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品种羊肚菌干品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的方法对M2、M3、M4、M5和M6共5个人工栽培品种羊肚菌干品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从5个品种中共检测出173种化合物,其中不同化合物134种,分别为31种烷烃、19种醇类、16种醛类、12种胺类、9种酸类、8种烯烃、8种酯类、6种酮类、4种苯类、4种吡嗪、3种炔烃、3种呋喃、12种其它类型化合物;在2个及以上品种中含有的非特征化合物共46种,在各品种中的相对含量为70.13%~90.15%;只在1个品种中检测到的特征化合物共88种,在各品种中的相对含量为9.85%~29.87%.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不同品种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大小与品种间亲缘远近关系表现出相一致的特点;检测结果表明特征化合物种类少、但含量高,是羊肚菌挥发性成分的主体,而非特征化合物种类多、含量却较低是不同品种间香气成分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斑蝥体内金属成分与产地及品种的关系,分别以产自11个地区2个品种的斑蝥为实验材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研究了斑蝥体内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相对组成. 结果表明:斑蝥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镁、钾、钠元素以及微量的铜、锰元素;在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斑蝥体内,同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差异明显,表明同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存在品种差异性和产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以成为判断产地与品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云霄县枇杷果园产的4月份早钟和解放钟两种枇杷果实表面酵母菌群分离并进行特征分析和分子鉴定,为开发枇杷酒酿造专用酵母资源提供依据.研究通过富集培养和划线分离,从成熟的枇杷果皮上分离出203株酵母,经菌落形态和镜检进行初筛选出17类不同形态酵母,进行真菌核糖体RNA(rRNA)基因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9属13种酵母.研究分离得到菌株,为构建特色型枇杷酒酵母提供基因资源,同时也可为枇杷果实的储藏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我国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山西、四川、新疆7省区蜂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分离鉴定出黄酮、酚、醌、萜、甾类等14类79种物质.其中黄酮、酚、醌、萜类物质含量较高.实验表明,不同产地蜂胶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基本相似,但各种单一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蜂胶具有代表性的组分,可通过GC-MS方法检测不同蜂胶中的挥发物相对含量和不同地区蜂胶的特征代表物来鉴别蜂胶的产地.  相似文献   

9.
茶叶的香气特征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比较八仙、鸭屎香、乌叶三种香型单丛茶的鲜叶与成茶的香气成分,发现鲜叶与成茶的差异明显,不同香型的成茶之间香气特征差异明显大于鲜叶之间的差异。鲜叶主要含有叶醇、芳樟醇等青香、木香成分,醇类所占比例大,八仙的芝兰香特征与鲜叶含有较多其他香型鲜叶不具备的花香成分有一定关系;成茶含有较多的体现花果香味的橙花叔醇等萜烯类物质和茶吡咯等烘烤香味成分,各香型的共有特征成分橙花叔醇与芳樟醇的含量比例关系在成茶中体现,鲜叶中没体现,鸭屎香的杏仁香特征成分也在成茶中出现。研究还表明季节、海拔影响香气成分,但不改变整体香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香型的香型形成影响因素,特别是加工过程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GC/MS分析两个产地的伊丽莎白玉兰的辛夷挥发油化学成分.从中共检测出26种化学成分,多为药用及香料成分,该种辛夷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不同产地的辛夷挥发油均含有各自的特有成分,共有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如桉叶油醇10.22%(农大)和18.67%(长垣),产地的变化对辛夷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新鲜板栗为主要原料生产酿制酒香和板栗香浓郁的板栗果酒,并研究其挥发性香气成分。方法新鲜板栗经烤制、匀浆、液化、糖化、澄清离心、调整发酵液成分、发酵、过滤、装瓶及杀菌等工序,得到板栗果酒,用GC-MS分析出板栗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的成分。结果液化时用α-淀粉酶液化45min至DE值21%,再用糖化酶糖化24h至DE值96%,主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液糖度调整为22g/L,酵母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20℃,时间6d。结论板栗果酒中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主要香气成分有16种,即棕榈酸甲酯(15.06%)、苯乙醇(13.53%)、(2R,3R)-(-)-2,3-丁二醇(13.35%)、11-十八碳酸甲酯(13.10%)、亚油酸乙酯(8.39%)、2,4,6-三溴苯丙烯酸酯(6.94%)、棕榈酸(5.10%)、亚油酸甲酯(2.74%)、丁酸-3-羟基丁酯(2.38%)、十六酸乙酯(1.94%)、甲基-α-L-岩藻吡喃糖苷(1.86%)、对羟基苯乙醇(1.65%)、1,3-丙二醇二乙酸酯(1.53%)、亚油酸(1.45%)、硬酯酸甲酯C18(1.33%)、1-己基-2-硝基环己烷(1.32%),其占总体香气成分的91.67%。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金色年华——一种有名的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选取3种不同酒龄的金色年华为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AC'Scent嗅辨仪测定其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嗅觉阈值,结合它们的含量计算出风味物质的香气活力值(OAV).SPME-GC-MS结果显示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有酯类(17种)、醇类(10种)、酸类(6种)、醛类(4种)、酮类(1种)、酚类(1种)和内酯类(2种).根据OAV值判断出不同酒龄金色年华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大部分GCMS检测出物质的OAV值大于1,表明它们对黄酒的气味可以产生影响.在3种酒龄黄酒中异丁醇具有最高的OAV值,其他主要的挥发性物质有异丁酸、乙酸乙酯和苯乙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简单准确的检测葡萄酒的种类,建立了电子鼻检测系统。以三种具有相似气味的葡萄酒的种类识别为实验背景,根据葡萄酒散发的气味合理的选用了八个气敏传感器。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传感器阵列进行优化,最后确定选用四个传感器为最终的传感器阵列,并借助Fisher判别分析方法检验其效果。使用SVM算法及BP算法分别对不同训练样本数的葡萄酒做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CA-SVM模式识别算法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很强的分类能力,而且在小样本分类识别实验中有着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评价干红葡萄酒涩感质量,实验以贺兰山东麓产区9款单宁含量有差异的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分析供试酒样的多酚、单宁含量,培训品评员,进行供试酒样的涩感特征的感官量化分析,同时模拟口腔唾液蛋白与葡萄酒单宁的结合反应,添加不同卵清蛋白溶液(0~8.0g/L)絮凝单宁,分析A280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干红葡萄酒的干涩与糙涩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它们与多酚、单宁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也与添加卵清蛋白引起A280下降的速率a值极显著正相关;干红葡萄酒的绒涩感与苦味之间显著负相关,它们与干涩、糙涩、多酚、单宁以及a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绒涩感可能与合适的橡木桶陈酿之间有联系。干涩和糙涩主要来源于多酚和单宁,基于蛋白沉淀法预测葡萄酒的涩感质量具有局限性,绒涩感可能产生于合理陈酿中的单宁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t检验对两组葡萄酒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进行可信度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酿酒红葡萄有8个主成分,酿酒白葡萄有10个主成分,最后基于两种葡萄的评价总分对红白葡萄的质量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几个产区不同年份干红葡萄酒香气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官量化分析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征,旨在寻找我国不同地理标志干红葡萄酒产品的特征香气,为其感官识别提供实践支持.采集干红葡萄酒样品涉及我国5个葡萄酒产区、15个年份的7个葡萄品种所酿的干红葡萄酒.葡萄酒品尝小组感官分析前进行标准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培训,感官量化分析要求用5点标度法量化,最终量化数据综合香气特征使用频率和强度率,用MF值表示.香气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表明赤霞珠和梅尔诺干红葡萄酒小浆果、花香和植物香较重,而山普斯、佳美、西拉、玫瑰蜜等干红葡萄酒温带水果和焦糖味明显;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随着陈酿时间的增加,典型香气减弱,泡菜等不良气味特征慢慢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四特酒进行大量分析测试、工艺查定以及与各类香型国家名优白酒对照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江西省名优特产——四特酒的香味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芝麻香白酒风味成分3-甲硫基丙醇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为CH2Cl2萃取,酒样浓缩50倍分析;色谱方法为DB-FFAP(60 m×0.25 mm×0.25μ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00℃;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为5-100 mg/L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3,检测限为2.5 mg/L,定量限为5 mg/L.在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为8,30,80 mg/L 3个水平下,回收率为84.3%-89.7%,相对标准偏差为3.7%-4.6%.对国内5家芝麻香型白酒骨干生产企业共18个酒样的3-甲硫基丙醇经换算后的检测结果是:企业Ⅰ原酒及商品酒中均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企业Ⅱ原酒中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商品酒Ⅱ-a、Ⅱ-b、Ⅱ-c和Ⅱ-d中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1.03,0.35,0.80,0.67mg/L;企业Ⅲ原酒及商品酒中均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企业Ⅳ原酒及商品酒中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低于0.1 mg/L;企业V原酒中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商品酒Ⅴ-a中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为0.18 mg/L.  相似文献   

19.
Endothelin-1 synthesis reduced by red wine.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Statistical evidence of reduc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reas of high wine consumption has led to the widespread belief that wine affords a protective effect. Although moderate drinking of any alcohol help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re is no clear evidence that red wine confers an additional benefit. Here we show that red wines strongly inhibit the synthesis of endothelin-1, a vasoactive peptide that is cruc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omponents specific to red wine may help to prev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葡萄酒样经0.45um滤膜过滤后,用HPLC法直接测定葡萄酒中的甘油、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与标准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上述每种化合物的检测量均低于O.5ug,变异系数均小于2%(n=9)。用该方法检测了全国85种葡萄酒中甘油和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讨论了甘油含量与原酒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