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西闻见录》是近代北京第一份科技期刊.对《中西闻见录》中的物理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分析,认为《中西闻见录》中的《论音学》对于声学相关概念的定义科学合理,《蒸汽论》论述了水由液态向气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权量新法》系统提出了我国度量衡与国际度量衡接轨的建议和具体方法.这3篇文章在《中西闻见录》中专业性较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西闻见录》中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内容分析,其中主要以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和其它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科学传播的主要内容的分析为研究19世纪末中西科学技术传播史提供文献支持。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的方法,结论《中西闻见录》所传播的知识既有西方新进的科技知识又有中国传统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3.
《中西闻见录》是清朝晚期在北京产生的第一份期刊,对该刊的主要编辑人员和作者进行介绍和分析,其中外国作者的文章对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科学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中国作者的文章大多为原创,为当时的晚清社会孕育了一种学术研究和讨论的新气氛.  相似文献   

4.
对《中西闻见录》中两则典型的光学知识进行详细地解释和分析,将其中叙述的科学史和光学实验与现在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认为这两则光学知识在科学传播方面,较为及时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一些科技成果,但介绍的内容与现在的文献研究存在着一些小的差异和偏差。  相似文献   

5.
米芾《书史》记录了平生闻见的大量真迹法帖,考订探讨了与书法相关的诸多问题,是了解米芾书学思想,研究中国书法史的重要著作。本文对《书史》内容,《书史》与《宝章待访录》的关系,《书史》的成书时间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考辨。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廓清晚清计算技术经由传教士期刊在中国的传播源流。方法检索近代期刊史料确认《六合丛谈》和《格致汇编》在传播计算技术方面的代表性和开创性,然后进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结果 1857年1卷2期《六合丛谈》所刊《新造算器》一文最早在期刊上将使用线性差分法计算整数乘方运算的差分机原理传入中国。1876年1卷1期《格致汇编》所刊《算器图说》一文对最早引入中国的西方机械计算器作了介绍,详细说明了该计算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及用途。1890年5卷2期《格致汇编》所刊《新式算器图说》一文在回顾前文的同时又介绍了两种改良型的新式计算器。结论《六合丛谈》和《格致汇编》在早期传入欧洲计算技术,表明期刊是书籍之外传播最新科技成果的另一主媒介;晚清中国引进西方计算器,表明中国的科学计算由纯粹的手工推步拨算步入了机械计算的时代,同时计算器在天文观测计算等领域的首先使用也再次表明直到晚清,数学和天文历算仍然是引领中西科学交融的前沿。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幻灯技术早期传入及其在清代传播和应用的相关史料,重点研究了1873年4至7月发行的《中西闻见录》中连载的长文《镜影灯说》,对其中有关幻灯机构造、光源制作、幻灯片制作及幻灯机的使用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镜影灯说》是晚清论述幻灯机及相关知识最为系统和详细的文献.对《镜影灯说》刊行后一段时期幻灯技术传播和应用的情况也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上海仪器馆创办的自然科学期刊———《科学世界》所刊载的数学内容作特别梳理。方法采用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结果《科学世界》首次在中文期刊媒介上介绍了阿贝尔的传奇人生和近代数学研究分支,相对于当时落后的中国数学现状,为国人传递了国外最新的数学知识。结论对阿贝尔及其经典代数的传播,反映了中国近代的科学家立足本土科技期刊平台、拉近与世界科技前沿距离的信心,而第一份数学研究计划则是中国近世数学发展史的一份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著名汉学家、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的"中国数学科学札记"是最早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数学的珍贵文献.文中,伟烈亚力概述了中国数学文献,介绍了位值制、勾股术、大衍术、天元术、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四元术等中国古代重要数学成就,并通过中西之间的比较,对这些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文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代数学》和《代数术》是清末西方数学理论引入中国的两本经典译著,二者都引入了西方代数理论,并且有着承前启后的相互关系。其内容具有连续性,理论研究范围得以扩展,术语上有所改进,以及研究的深入。《代数学》传入的西方代数理论主要集中在符号代数、级数和简单方程等问题,而《代数术》则引入更为复杂的代数理论,其中有卡尔达诺求根公式、高次方程特殊解法、连分数运算和不定分析等。并且,在计算方面引入了经济计算,复杂的级数运算,三角函数及其应用等。同时,《代数学》和《代数术》对清末科学与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几个相关问题对后来中国学者学习和研究西方代数理论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想,指引了代数学领域研究的方向,也为中国代数学的西化和引入抽象代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格致新报》的科技内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格致新报>的办刊缘起及宗旨着手,重点阐述其刊载的科技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发展和开启民智所起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说明其在近现代科技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张桂兰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125-128
《万国公报》是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产物。它对以康有为、粱启超等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万国公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教会新报》时期、《万国公报》周刊时期和《万国公报》月刊时期。分析《万国公报》的历史演变,可以了解中国近代报刊,特别是来华传教士所创办报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前进报》是在1925年旅居前苏联的中国人所办的苏联境内第一份中文报纸,是在五卅运动的激励下,旅苏华侨要求参加国民革命运动的言论工具.《前进报》抨击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侵略行径,坚决支持国民党的三大政策,反对国民党右派,提倡以世界革命来推翻帝国主义,向华侨介绍了苏联及其革命经验,报道了大量的中国革命消息.《前进报》在启迪华侨的革命思想、宣传中苏动态、动员华侨参加革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钱宝琮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数学史教育与研究,晚年主编出版《中国数学史》,不遗余力地组织编写浅近世界数学史丛书,说明中学数学教科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中诸多内容的来源.丛书虽然未能出版,但他的执着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词频统计、共词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2 种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中有关篮球研究的科研论文统计分 析。结论:我国篮球研究总体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从核心期刊刊载篮球科研论文的刊物排前的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体育 文化导刊等;篮球科研中有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经统计分析得到5 类篮球研究热点:男女篮球技战术在赛事中的经济与文 化研究;竞技篮球;CUBA;运动员和篮球裁判员;后备人才,以期探索近几年我国篮球研究热点,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参 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左联"在1932至1933年间创办了一些刊物,如《文学月报》、《文化月报》、《文学杂志》、《文艺月报》、《文学》月刊等。通过这些刊物,"左联"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讨论,研讨了一些无产阶级文化问题,彰显了北平"左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实绩,尤其是《文学》月刊的刊行和《子夜》的出版,标志着左翼文学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华实业界》所传播的实业救国思想,为中国期刊史与科学思想史提供新的文献依据。方法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中华实业界》认为中国实业不振的原因在于政府、在于教育、在于实业组织自身、在于管理法、在于社会。实业家自身的修养也与实业振兴与否休戚相关,而挽救方法也要从相应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结论《中华实业界》从国家政治、教育、科技、实业组织法、社会环境等视角对中国实业不振原因的探索,以及提出的振兴实业之道,不同于晚清洋务派言论与维新期刊的泛泛而谈和译介模仿,而是开始深入触及体制与机制问题,标志着实业救国思想的成熟与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8.
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0—2015年的环境治理文献为数据源,利用Bibexcel、Citespace和Ucinet软件对其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近25年来,国内外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数量呈整体递增趋势,国外核心学者明显领先国内作者且两者差距较大,前者在环境治理领域处于前沿地位,研究力量雄厚机构为耶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具较强实力及各具特色,但国内研究机构在WOS发文尚少.国际聚焦环境规制、环境内涵外延以及全球环境治理等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国内该领域发文项目支撑少并侧重自科基金,在环境法、资源经济、环境绩效和参与主体等领域较活跃,治理思想未融合环境学科并协同演进,交叉学科研究尚少.未来环境治理领域热点趋向环境社会治理,尤其是多元共治和制度创新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玛窦是沟通中西方数学文化的第一人,他对中西数学文化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传教士,而且是一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在韶关传教六年,向瞿太素等国人系统地传播了西方的初等数学、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井与瞿太素一起尝试翻译了西方数学巨著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使韶关成为西方数学系统传入中国大陆最早的地方。他所传播的西方数学精华使沉睡多年的中国传统数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使明末清初的中国传统数学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相互融合之后,逐步走上了现代数学萌芽与发展的道路,也使韶关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可以追根溯源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