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蛹虫草液体的深层发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菌丝体质量浓度(干重)和发酵液中甘露醇浓度为指标,研究温度、初始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得到蛹虫草摇瓶液体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5.0℃,初始pH值为6.10,培养时间为5 d;蛹虫草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的组成为:20 g/L蔗糖+5 g/L蛋白胨+1 g/L MgSO4.7H2O。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型分批式发酵罐实验,研究有利于蛹虫草生长及活性物质生成的pH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pH分段控制的液体深层发酵对蛹虫草生长最为有利,菌丝体质量浓度为17.31 g/L,甘露醇质量浓度达43.47 g/L。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进行了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栽培麒麟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液体菌种可加快栽培袋中菌丝体的生产速度,缩短出菇时间,提高产量(液体菌种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出菇时间、第1潮菇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0.38 cm/d、35 d、313 g/袋和394g/袋,而固体菌种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出菇时间、第1潮菇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0.24 cm/d、45 d、270g/袋和339 g/袋).  相似文献   

3.
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青霉TS67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活性,对该菌株的固体培养基成分及其配比进行优化,同时对pH、温度、含水量、接种量及最佳培养周期等生长条件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青霉TS67菌株的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为麸皮6g,黄豆粉3g,KH2PO40.3g,KCl 14.5mg,MgSO4.7H2O 14.5mg,FeSO4.7H2O 0.29mg,水29mL;将1.3mL 2×106 CFU/mL的青霉TS67菌株孢子悬液接种于40g最佳培养基上,pH6~7,28℃进行固体发酵培养96h,获得含有菌丝、孢子、代谢产物的固体培养物,该培养物的磷酸缓冲液浸提物能够有效抑制大豆尖孢镰刀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蚕蛹虫草菌丝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蛹虫草菌丝体进行液体摇瓶培养,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从碳源、氮源、pH、温度等方面探讨了蛹虫草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的生长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以红糖为碳源、奶粉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最佳,且碳源/氮源合适的比例为2.0—2.5/1.0,适宜pH为5.0—6.5,最适pH为6.0,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了获得在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干重得率和干菌丝体多糖含量综合较高的培养基.通过精选15个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液体摇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号作为最适培养基,其菌丝体干重得率为23.32g/L,干菌丝体多糖含量为4.27%.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富硒黑木耳菌丝体,以亚硒酸钠为硒源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高产菌株G6进行富硒发酵条件优化.以菌丝体性状和菌丝体硒含量为指标考查不同硒质量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确定最适硒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G6菌株液体富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培养基中硒质量浓度<50 mg/L时,菌丝体的硒含量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硒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菌丝体硒含量最高,为8.5 μg/g;硒质量浓度>50mg/L时,硒含量不升反降.表明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过量添加时则抑制菌丝体生长,不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优化后的富硒黑木耳G6菌株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硒质量浓度50mg/L,玉米粉15 mg/L,豆饼粉20 mg/L,装液量200 mL/500 mL三角瓶,转速160 r/min,25℃发酵培养6d.发酵液中菌丝体硒质量分数达到9.2 μg/g,发酵液多糖质量浓度可达3.7 g/L.  相似文献   

7.
灰树花液体培养及其胞外多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优化灰碳源和氮源等技术参数基础上,对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浸粉和葡萄糖是灰树花生长较为适宜的碳氮源,发酵液中灰树花多糖含量最多可达9 g/L.  相似文献   

8.
香菇是好气性真菌,其生长活动需要有充足的氧气,才能保证自身的活力而增强代谢能力,形成旺盛的生长机制。若营养生长长期缺氧,就会阻碍菌丝体呼吸代谢的正常进行,抑制香菇菌丝体的发育,诱导杂菌发生而造成香菇烂棒。因此,对袋栽香菇实施刺孔增氧技术措施,可大大增强菌丝体的生长活力和代谢能力,促进菌丝体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和吸收利用。但在刺孔增氧时温度、通风环境调控不当,也会受害虫杂菌侵染、发生黄水和高温烧菌等因素而造成香菇烂棒。为此笔者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刺孔培菌技术,供广大袋栽香菇种植户参考。一、控温查…  相似文献   

9.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进行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应用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菌种类型栽培真姬菇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采用固体菌种的栽培模式相比,采用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具有周期短、出菇整齐、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接种量以每袋15mL的效果最好。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日均生长2.21mm,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日均生长1.71mm,固体菌种菌丝的日均生长1.21mm。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4.80%,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3.40%,固体菌种菌丝的生物学效率仅为51.0%。真姬菇在液体菌种栽培模式下出菇比固体栽培模式下更整齐,而其它的性状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涡轮搅拌桨粘度计,测定了丝状菌丝体红霉素发酵液的流变性质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呈Casson型流体,流变方程为τ(t)~(1/2)=τ_o(t)~(1/2)+K_c(t)(?)~(1/2)。菌丝体形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引入菌丝体形态因子的概念对菌丝体形态进行定量描述。菌丝体形态因子有:主菌丝长L_e、菌丝体生长单位L_(hgu)和比菌丝长L_e~*。发醇液流变参数可表示为(τ_o,K_c)=C·L_e~αL_(hgu)~βL_e~(*γ)φ_s~σ把工程参数与菌丝体特性和生理代谢直接关联起来,提出了丝状菌丝体发酵液的理论流变模型。  相似文献   

11.
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YFC)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YFC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g/L的YFC对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达63.00%;经YFC处理后的晚疫病菌丝扭曲、分枝增多、菌丝膨大、变形甚至断裂;盆栽实验中YFC质量浓度为4 g/L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3.35%和35.63%.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一性原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采用CASTEP程序包,计算分析了锐钛矿型TiO2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弹性常数等性能参数. 结果表明,锐钛矿型TiO2 属间接带隙半导,最小能隙为2.2eV. Ti和O之间存在明显的电子转移现象,电子分布具有强烈的定域性,但由于存在杂化现象,Ti-O键还表现出部分共价键特征. 在四方晶系中,这种离子键和共价键混合的网络状复合键结构使材料表现出大的体积弹性模量204.44GPa,由于在TiO2晶体结构中,滑移系统较少,材料断裂时突凸显脆性,韧性差,剪切模量相对较小为64.71GPa.  相似文献   

13.
在罗氏沼虾饵料中添加w=1%、2%、3%蛹虫草菌丝能提高罗氏沼虾血清PO活力、肌肉SOD活力、 GSH-Px活力,并同时降低MDA含量.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实验组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证明,蛹虫草菌丝可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能力,增强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真菌具有生长速率快、生物量大、适应性强、发酵产生有机酸等特点,可应用于低品位矿石及尾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根据真菌浸矿过程中,真菌菌丝可以包裹矿石形成多个以矿石颗粒为内核,真菌菌丝为外壳的核-壳结构的生物矿石颗粒的特征,提出了生物矿石颗粒浸矿新方法.介绍了生物矿石颗粒浸矿方法的原理,及其在铜尾砂和铀矿石浸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到蝉拟青霉优良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对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K2HPO4,MgSO4.7 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按质量分数为葡萄糖3%,蛋白胨1.5%,K2HPO40.1%,MgSO4.7 H2O0.0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7℃,培养基起始pH6~7,接种量6%,摇床转速为150 r/min,50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100 mL,发酵周期为7 d.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菌丝体静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源为2%,氮源含量为0.1%,采用液本静置培养方法,研究了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子的利用。试验表明,金针菇Fq-19菌丝营养对有机氮的利用比对无机氮强,有机氮中,其对复合氮素如酵母粉、蛋白胨、黄豆粉的比单一氮素如尿素、谷胺酰胺强,在无机氮中,其对铵态氮的利用较强硝态氨基本上不被利用。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素营养的利用较很广泛,在多糖中,对玉米粉的利用最好。其次是可溶性淀粉,对纤维素的利用较差;单糖 的葡萄糖,双糖中的红糖、白糖、蔗糖、麦芽糖是理想的碳源,在缺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的培养基上菌丝不生长。添加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丝的生长,以葡萄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金针菇Fq-19菌株适宜C/N为17-24:1,最适宜C/N为20:1。当C/N比为20:1时,菌丝生长旺盛,对营养利用较为合理。除碳、氮源外,维生素B1,K,P,M是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必须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缩短金福菇母种的生长周期,研究了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激素对金福菇营养生长阶段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菌丝的日平均生长速度筛选出5种不同激素单独使用时的适宜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5种激素的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吲哚乙酸(IAA)1.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1.5mg/L,6-苄氨基腺嘌呤(6-BA)1.5mg/L,赤霉素(GA)1.0mg/L,三十烷醇1.5mg/L.其中,GA对金福菇菌丝生长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其适宜的质量浓度为1.0mg/L,长速提高15.77%.  相似文献   

18.
杨盘二孢菌激发子粗提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盘二孢菌(Marssonina brunnea)的菌丝和培养滤液中提取激发子物质,得到两种粗提物,用这两种粗提物分别处理烟草、茄子和辣椒叶片,发现均可在烟草上产生过敏性坏死斑,但不能使茄子和辣椒产生过敏性反应。用这两种粗提物分别处理抗病和感病杨树,均可以使抗病杨树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但感病杨树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不明显。说明这两种粗提物中均含有激发子活性物质,且均为专化性激发子。  相似文献   

19.
 在2℃下同一种培养液中,研究了摇床转速、接种量和初始pH值对粉拟青霉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拟青霉是一种好气性真菌,摇床转速大于10r/min有利于该菌生长;接种量对菌丝最大产量影响不大,但是能够影响菌丝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接种量大于%,有利于菌丝产量迅速达到最大值;粉拟青霉菌在pH值为3~10的培养基中都能够生长,生长过程中能够分泌代谢产物主动调节pH值,该菌在pH为~7的微酸环境中生长最快;液体发酵过程中粉拟青霉生长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蒂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20.
Zn~(2 )浓度与平菇菌丝体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利用深层培养的平菇菌丝体进行富集、转化微量元素锌的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锌离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对各处理组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50ppm的Zn2 件浓度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20ppm的Zn2 浓度促进作用最为明显;100 ppm以上的Zn2 浓度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