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ZGMn13钢的韧脆转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列冲击试验,对高锰钢的低温韧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钢具有明显的韧脆转化现象;其冲击断口微观形貌由室温时的韧窝断口逐渐变为低温下的塑性沿晶断口. 相似文献
2.
海冰韧脆转变实验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海冰的单轴加载实验研究,试件为10cm×10cm×25cm的长方体,在-7℃下,沿冰晶生长垂直方向加载,加载速率控制在10-4—10-2/s内.通过常应变速率的单轴压缩实验观测了海冰韧脆转变过程的宏观破坏形式,并分别在细微观与细观尺度讨论了冰韧脆转变判据.利用翼型裂纹模型预测了冰韧脆转变点处的应变速率,得出转变点处应变速率的表达式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逾渗理论及聚合物脆韧转变逾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逾渗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描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聚合物共混体脆韧转变(BDT)中的逾渗模型的提出、发展及应用。并指出对BDT逾渗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很明显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提出了可深入着手研究的五个方向,即建立系列聚合物和系列共混体系的逾渗模型、将其宏观性能与组分特征参数建立联系、展开脆韧转变的逾渗理论的过程研究、进行纳米共混物脆韧转变的逾渗研究以及聚合物体系逾渗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等温锻造近片层Ti-47Al-2Nb-2Cr-0.4(W+Mo)(NL TiAl)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下实施了准静态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并对其力学性能和脆韧转变特性的应变率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脆韧转变温度(BDTT)随之上升;对1×10-3s-1不同温度变形后的试件进行了断口SEM分析和TEM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不断上升,NL TiAl的断口形貌由穿晶断裂到沿晶断裂最终演化为塑性断裂,BDTT以下NL TiAl的主要变形机制为孪生机制,而BDTT以上其主要变形机制为位错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列冲击试验,采用V型缺口的夏比冲击试样,以能量法,断口形貌法结合断口微观形貌的变化对40Cr钢冷脆转变温度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表明:40Cr钢600℃回火空冷后的冷脆转变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列冲击试验,采用V型缺口的夏比冲击试样,以能量法,断口形貌法结合断口微观形貌的变化对40Cr钢冷脆转变温度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表明:40Cr钢600 ℃回火空冷后的冷脆转变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8.
9.
对30CrMnSiNi2A薄壁圆管试样进行不同时长的电化学充氢,通过单调扭转和不同恒应变幅循环扭转试验,研究氢对该材料的抗扭转破坏和抗扭疲劳破坏能力的影响。试验测得了不同充氢条件下30CrMnSiNi2A钢的剪切断裂应变和5个恒应变幅扭转循环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不同充氢降低了材料的抗剪强度和断裂应变,氢浓度越高下降越严重;氢浓度的增加可使材料由韧性剪切破坏转变为脆性拉伸破坏;氢浓度越高,对降低材料的扭转疲劳寿命并改变破坏方式的作用越大;相同的充氢条件下,应变幅越大氢致疲劳破坏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形态、不同荷电特性的气溶胶对静电纤维过滤材料进行积尘实验,观测滤料积尘过程中的表面电势、过滤效率和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荷电特性KCl(氯化钾)气溶胶积尘的滤料表面电势随积尘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但滤料的效率不随积尘增加而变化;液态DEHS(癸二酸二辛酯)气溶胶容尘实验发现,滤料表面电势和效率都急剧衰减.实验结果以及不同形态气溶胶积尘滤料的扫描电镜表明造成滤料静电衰减的机理主要是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压力和转速下对试样进行了摩擦试验,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摩擦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了石棉摩擦材料-钢摩擦副材料转移的物理过程、转移膜形成的工况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并论述了转移膜的表面特征。试验研究表明,石棉刹车块-钢滑动系统中,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材料转移。转移膜是片状、长条状或团块状。转移膜不连续,其元素含量、相对厚度沿周向和径向分布不均,对偶材料的硬度、剪切强度表面能、热特性、表面光洁度及摩擦表面温度对转移膜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原子第二宇宙速度”这一新概念,并根据此概念推导出了单电子原子和离子的原子第二宇宙速度和电离能的普遍公式。根据这些公式计算出了100余种单电子原子和离子电离能的具体数值,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从而使这一新的理论和计算获得了成功。因现今实验技术的局限性,有些单电子离子的电离能实验值尚未被科学界测出,我们的理论计算值就作为理论预言列出,已获得的成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将会获得实验验证。本文的概念和计算显然涉及到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关系等原则问题,其物理本质将在后面两篇文章中论述。 相似文献
13.
立体成像微观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立体成像的双目生理特征,柱镜板成像的数学表达式,分析和讨论了立体成像微观过程中柱镜板节距p、编码变换因子Δx’、编码宽度s的影响,并由实验结果得到了最佳值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麦克斯韦虽然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但是,他并未提出过产生电磁波的任何方法.历史上,赫兹第一个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波,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与光波的同一性,从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文章论述了赫兹发现了电磁波以及证实电磁波与光波的同一性的全过程,说明赫兹能够证实电磁场理论,主要归因于他精湛的实验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5.
对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及其几种填充增强改性的高分子材料与GCr15钢球配对时微动磨损特性进行评价,并通过钢球表面上聚合物转移膜形貌的显微镜观察和组成的能谱分析,探讨高分子材料经填充改性后抗微动磨损性能得到改善的转移膜机理,还讨论了PTFE、石墨、铜粉等固体填充剂的摩擦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实验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所谓验证性实验就是在学生既得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出程式化实验方案,再由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验证并巩固习得知识同时培养实验技能的实验方式。而探究实验则是指学生在生活实践和学习新知过程中发现问题,为探索未知知识,通过自己设计并实施计划,以直接或间接的直观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观察、试验、讨论,总结出新观点、新规律的实验方式。两类实 相似文献
17.
18.
19.
颗粒型多孔材料中基体颗粒存在多种堆积形式,分为绝对稳定堆积和亚稳定堆积。建立无边界影响的堆积颗粒型多孔材料孔隙率理论模型,获得无边界影响下多孔材料的理论孔隙率。理论分析认为每种堆积形式存在的概率相等,推导获得颗粒型多孔材料的孔隙率为定值0.377。通过与文献数据对比,发现该数值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此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多孔材料直径与颗粒小球粒径比值增大时,即多孔材料边界效应减弱,实验获得多孔材料孔隙率越接近该数值,从而证明了该数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毫米波MEMS开关自激励机理的实验验证结构,该结构由一分四功率分配器和5个相同开关形成的阵列组成.通过CST Microwave Studio和HFSS电磁仿真软件完成了一分四功率分配器和开关阵列的设计.在频率为35 GHz时,一分四功率分配器的4个输出端口的隔离度小于-48 dB,同时由于结构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