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混聚乙烯/炭黑复合温敏材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分别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混改性后,对聚乙烯/炭黑复合正温度系数(PTC)材料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LLDPE与HDPE共混可形成共晶结构,而LDPE和HDPE共混后存在两种结晶结构,用LLDPE改性HDPE,可使复合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大大改善,又不太影响其PTC特性,是实现复合PTC材料实用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炭黑复合材料PTC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两种炭黑和不同聚乙烯对聚乙烯炭黑复合材料的电导及PTC特性的影响,测量了复合体系的伏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炭黑B时复合材料的PTC特性不明显,复合体系的电导机理主要为隧道效应.用相变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PTC和NTC现象.  相似文献   

3.
将过渡金属氧化物(V2O3、V2O5)分别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复合制备热敏电阻材料,其室温电阻率最低可达0.4Ω·cm,PTC效应(ρmax/ρ25℃)高达1010数量级。本文研究了导电微粒、聚合物的种类、数量对室温电阻率和PTC效应的影响规律,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用电子隧道效应理论解释了材料的PTC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了橡胶/炭黑复合材料体系的导电性能。实验指出,其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不同强度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讨论了不同炭黑粒子填充率,橡胶基体的性质,炭黑的结构及表面性质,加工工艺和硫化条件等对室温电阻率及PTC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炭黑与丁橡胶混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其中炭黑(N550)/玎腈橡胶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一定强度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讨论了不同炭黑填充率、硫化体系、配合剂等对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PTC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的相容性以及PVC/CPE/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低渐-高温两步氯化制得的CPE与PVC组成的共混体系为一部分相容体系,两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即链段相容性,由低温一步氯化法制得的CPE具有氯化区和未氯化区类似嵌段式结构,对PVC/LLDPE共混体系具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团相法氯化聚乙烯(CPE)的相容性以及PVC/CPE/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低温-高温两步氯化制得的CPE与PVC组成的共混体系为一部分相容体系,两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即链段相容性;由低温一步氯化法制得的CPE具有氯化区和未氯化区类似嵌段式结构,对PVC/LLDPE共混体系具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炭黑与丁腈橡胶混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其中炭黑(N550)/丁腈橡胶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一定强度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讨论了不同炭黑填充率、硫化体系、配合剂等对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PTC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与苯乙烯、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物(CPE-g-AS)对高密度聚乙烯/苯乙稀-丙烯腈聚物(HDPE/AS)共混体系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形态的影响,差示扫描热量法(DSC)测度表明采用CPE-g-AS作为HDPE/AS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增加了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力,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分散相的粒子尺寸明显减少,CPE-g-AS有效的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氮气气氛下,采用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一种低分子量聚乙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运用小角激光散射技术(SALS),对高密度聚乙烯/云母/接枝共聚物(HDPE/Mica/LMPE-g-AA)三元合金体系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并从物理力学性能和流支性两方面研究了低分子量聚乙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对高密度聚乙烯/云母/合金体系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引发聚乙烯表面肝素化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等离子体引发低密度聚乙烯(LDPE)表面肝素化以及肝素化LDPE表面抗凝血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 利用等离子体引发技术在LDPE膜表面接枝聚乙二醇(PEG)和肝素,用体外凝血时间及细胞生长试验考察改性LDPE表面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用小角X光散射(SAXS)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的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系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HPBD—b—PMMA)共聚物是PVC/LLDPE共混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其分子量在很大的范围内都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其增容本质是增加了相界面间的热力学相容性,而相间分子缠结对体系的宏观性能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对氯化聚乙烯(CPE)改性聚氯乙烯(PVC)体系的性能随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用电子显微镜(TEM.SEM)考察了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发现:PVC与CPE相容性较好,共混体系在断裂过程中产生网丝结构。网丝结构与CPE用量密切相关。网丝结构是脆-韧转变后体系发生塑性变形的结果。是PVC基体韧性突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法检测了不同代次的鼻咽癌细胞株、瘤株(SUNE/SUNT)中的EBV-LMP1基因片断,并分析其变异性。结果发现直到131代SUNE、30代SUNT中仍然能检测到LMP1基因片断,且在传代过程中LMP1基因未发生变异。但与B95-8中的EBV-LMP1基因相比,LMP1基因发生了变异,表现为Xhol、Msp酶切位点的消失和SSCP单链迁移率的不同。该结果提示变异的EBV-LMP1基因可能与SUNE/SUNT肿瘤的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青蟹水泥池大棚越冬试验ANOVERWINTERINGEXPERIMENTOFMUDCRABSCYLLASERRATAINCEMENTSHEDDINGPOOL沈江平(ShenJiangping陈汉春ChenHanchun陈贤龙ChenXianlon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等离子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表面的抗凝血性能,方法 用二氧化硫(SO2)气体等离子体处理LDPE膜表面,通过接触角预测,研究磺酸基与表面浸润性,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用XPS能谱,ATR-FTIR对表面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体外凝血试验分析抗凝血性能。结果 SO2气体等离子体处理LDPE膜表面,可使磺酸基与LDPE表面分子共价结合,获得了具有抗凝血性能的表面分子结构。结论 SO2气  相似文献   

17.
DSC对PVC/LLDPE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氢化后的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在共混体系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增容作用。共聚物增容剂使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区域加宽,同时降低了LLDPE组分的熔融热。共混体系中LLDPE结晶动力学的测定结果表明,增容剂阻碍了LLDPE相的结晶,使其结晶速度下降。动力学结果还表明,LLDPE中不同结构的晶型分别按不同的Avrami方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试论体育兴趣、爱好与习惯的培养吕琦(浙江水产学院基础部,舟山316101)PERMANENTSPORTSFORCOLLEGEGIRLSTUDENTS──ONTHEDEVELOPMENTOFINTEREST,HOBBYANDHAB...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与含缩二脲型二异氰酸酯(N-100)、四氢呋喃一环氧乙烷共聚醚(PTE)的XLDB燃烧性能的对比研究,利用电子能谱(ESCA)、扫描电镜(SEM)、燃烧火焰结构等仪器分析方法,探讨了XLDB燃速压力指数升高的原因。并通过改变催化剂或交联剂降低了该推进剂的燃速压力指数,改善了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对DC/DC变换器用状态空间平均法进行了建模分析及PSPICE仿真,讨论了滤波电容的等效串联电感ESL效应对变换器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SL的引入将使变换器增加输出电压的纹波幅度,稳定性也有一定改善,在DC/DC变换器建模时应该考虑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