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HD-Ⅰ型纳米诱垢剂对硫酸钡垢形成的影响. 首先,通过改变诱垢剂的加量、Ba2+浓度以及实验温度,考察了该诱垢剂对硫酸钡垢形成过程中诱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当钡盐浓度为98.25 mg/L时,加入4mg/L的诱垢剂可使结垢率达到最优;(2) 结垢率达到最优时所需诱垢剂的量随Ba2+浓度的增大而减少;(3) 该诱垢剂具有很好的抗温性. 另外,采用浊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研究了该诱垢剂对生成的BaSO4沉淀粉末的密度、晶型结构、微粒形貌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结果表明:诱垢剂的加入,使生成的沉淀晶体发生了晶格畸变,沉淀变得疏松,沉淀密度和颗粒粒径均明显减小. 最后,对该诱垢剂的诱垢机理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目前,实验室通用的评价溶垢剂溶垢效果的方法是失重法。采用失重法评价溶垢效果的实验过程繁琐、样品烘干时间较长、实验误差大。采用一种新的滴定方法评价溶垢剂的溶垢效果,该方法是根据溶垢剂与钡离子、镁离子的反应关系,滴定并计算出螯合型溶垢剂的溶垢率。实验数据准确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为评价新方法较传统的失重法测溶垢率的优越性,分别采用滴定法和失重法,对螯合型溶垢剂LQG-2的溶垢效果和溶垢剂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 H值等因素对该溶垢剂溶垢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滴定法所测实验数据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当硫酸钡含量为0.5 g/100 m L,温度为75℃,溶垢剂浓度为8%,反应时间为24 h时,溶垢率高达79.32%。溶垢剂最佳反应浓度为8%,最佳反应温度为75℃,最佳反应时间24 h。另外,p H值对溶垢效果的影响较大,溶垢率随p H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高含钡锶离子采出水成垢趋势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田注水开发导致采出液的含水量逐年增加,部分区块采出液水体结垢导致集输管线堵塞等各种问题日益严重。根据耿83区高含钡锶离子的特点,分别采用常规水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试采出水和注入水的水样离子组成成分、水样矿化度、水型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矿化度含多种阳离子的水溶液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结果更准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区块结垢特征系统分析,计算结垢理论值,得出主要为硫酸钡和硫酸锶垢型。将现场垢样通过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验证得到与水样分析出的垢体一致。该方法能准确判定出垢体和垢型,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垢、清垢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硫酸钡垢结构致密且一般不溶于酸,目前针对该类垢型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注入水中加入化学阻垢剂。选取DETPMP、EDTMPS、GY-405、HX-1、AMPS(2-丙烯酸-2-甲基丙磺酸)五种阻垢剂进行复配,采用钡离子络合滴定方法筛选出阻垢效果较好的复配型阻垢剂,再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阻垢剂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阻垢剂两两复配时,GY-405与DETPMP在复配比为2:1时对硫酸钡垢阻垢效果最好,阻垢率最高可达到62.36%;三种阻垢剂复配时,利用正交软件可知,在GY-405、DETPMP、AMPS的浓度分别为25 mg/L、25 mg/L、15 mg/L时,该复配型阻垢剂对硫酸钡的阻垢效果最好,可达80%以上。选取Ba2+浓度、温度、矿化度、p H作为影响因素,对复配阻垢剂进行正交评价实验。通过正交实验可知,在四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当矿化度为42 g/L、Ba2+浓度为800 mg/L、p H为7、温度为85℃时,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钡阻垢率最大。四种因素中,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钡阻垢效果的影响大小的排序为Ba2+浓度p H矿化度温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南1631注水井结垢问题,以该注水井水样分析数据为基础,应用Scale-Chem结垢预测软件对该注水井的结垢类型进行了预测,得到该注水井的主要结垢类型为碳酸钙垢,并与现场垢样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了减缓结垢对注水的影响,选用五种阻垢剂对该注水井水样开展了阻垢效果研究。在阻垢剂单剂对注入水水样阻垢效果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优选出的阻垢剂PESA与DTPMPA以2:1 复配,当阻垢剂浓度为80mg/L时,阻垢率达到90.26%。为明确复配阻垢剂的阻垢机理,对加入不同复配阻垢剂浓度前后形成的垢晶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与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配阻垢剂对碳酸钙晶体的形貌与晶体粒径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所用复配阻垢剂浓度范围内,阻垢剂浓度越高,碳酸钙晶体的平均粒径越小;复配阻垢剂主要通过螯合增溶与晶格畸变,在碳酸钙垢的形成过程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引入一种新型烯丙基型季铵盐阳离子——三羟乙基烯丙基季铵盐,与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在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下合成一种两性三元共聚物。在静态条件下考察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n(季铵盐阳离子)∶n(丙烯酰胺)∶n(AMPS)为1∶2∶1,聚合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 h、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 5%时,合成的聚合物阻垢性能最好。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阻垢剂质量浓度为120 mg/L时,对硅垢的阻垢率可达到78. 2%。通过加入阻垢剂前后垢样的电镜扫描图可知,加入阻垢剂的垢样疏松分散。  相似文献   

7.
油田注水开发导致采出液的含水量逐年增加,部分区块采出液水体结垢导致集输管线堵塞等各种问题日益严重。根据耿83区高含钡锶离子的特点,分别采用常规水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试采出水和注入水的水样离子组成成分、水样矿化度、水型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矿化度含多种阳离子的水溶液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结果更准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区块结垢特征系统分析,计算结垢理论值,得出主要为硫酸钡和硫酸锶垢型。将现场垢样通过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验证得到与水样分析出的垢体一致。该方法能准确判定出垢体和垢型,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垢、清垢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分别对COD、NH4^+-N、NO2^--N、NO3^--N的去除效果和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进水COD浓度为600mg/L,NH4^+-N浓度为4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NH4^+-N的浓度分别为46.6和4.8mg/L。NO2^--N和NO3^--N的去除率也可达90%以上。并且好氧颗粒污泥的加入减缓了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将Alyssum maritimum(L.)Lain.的种子灭菌后,分别接人培养基MS+6-BA1.0mg/L+NAA0.2mg/L、MS+6-BA1.5mg/L+NAA0.2mg/L、MS+6-BA2.0mg/L+NAA0.2mg/L、MS+6-BA2.5mg/L+NAA0.2mg/L中,得到无菌苗.取20d的无菌苗叶子切成3minx2mm的小块,接人同样的培养基中诱导芽,在MS+6-BA2.5mg/L+NAA0.2mg/L培养基上分化得到芽,将芽转入不同NAA浓度MS培养基上生根,实验表明,A.maritimum(L.)Lam.芽诱导最适合的培养基是MS+6-BA2,5mg/L+NAA0.2mg/L.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溶垢剂DEED 溶垢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失重法对溶垢剂开展了溶垢剂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H 值 对溶垢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首先,采用化学方法对溶垢剂的溶垢机理进行分析,得出溶垢剂DEED 中能够与Ba2+ 发生螯合反应的主要官能团,从而更准确合理地解释各因素对溶垢剂溶垢效果的影响。其次,对影响溶垢剂溶垢效果 的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条件下,溶垢剂浓度为9% 时,溶垢率高达82.41%。溶垢时间和温度对溶垢效果影响较 大,随着溶垢时间的增加,溶垢率逐渐增加,在前24 h,溶垢率增加幅度较大,符合油田施工要求。在溶垢时间为24 h 时,当温度从25 ?C升高到85 ?C 的过程中,溶垢率由32.02% 增加到82.88%。pH 值对溶垢剂化学结构中羧基的电离 度及鳌合性能影响很大,从而影响溶垢剂溶垢效果,在溶垢时间为24 h 时,当pH 值从6 增加到12 的过程中,溶垢率 从8.37% 增加到81.26%,在油田施工时,可以考虑注入碱性前置液。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多功能解堵酸液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石油开采现场上所应用的解堵剂不能同时解除复合垢堵塞的解堵单一性.配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包油型解堵酸液.该解堵酸液是在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以15%的盐酸作为外相,以高溶解性能的油为内相所形成的乳化体系,其配方为0.5% OP-10+0.5%Span80+0.2%Tween80+0.06%咪唑啉+0.01%十二醇,油相含量和水相含量相等.试验研究表明,将这种乳状酸液注入地层后,对地层中无机垢(碳酸钙、碳酸镬等)和有机垢(主要是胶质沥青)有着较好的溶蚀能力,以迭到解除油层堵塞,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率、增强地层流体导流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与微生物颗粒大小及表面性质接近的黏土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Zeta电位测定仪对其表面沉积垢的形貌变化、粒径变化和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垢晶体在颗粒表面的沉积规律,分析垢晶体在黏土表面的沉积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过程由垢晶体形成诱导期、垢晶核形成期和垢晶体长大期3个阶段组成。随着垢晶体沉积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搅拌速度的加速,垢沉积诱导期均呈下降趋势,垢晶核形成速率常数随之增大。另外,Ca~(2+),SO_4~(2-)浓度增加有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而Mg~(2+),CO_3~(2-),HCO_3~-加入不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形与成本制约,陕北油田X联合站接收多层系来液,不同层位地层水不相配伍导致联合站内管线结垢严重、阻垢困难、成本攀升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联合站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对采出水进行水质分析与垢样的组成分析,进一步通过配伍性实验明确不同层位采出水配伍性、结垢物成分和结垢量,通过化学阻垢与模拟计算定点机械清垢相结合的复合式清垢工艺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现场混层集输的实际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层位采出液中CO32-、SO42-、Ca2+、Mg2+、Ba2+、Sr2+成垢离子含量均较高,延8、延10层位与长2、长6层位地层不配伍并具有较强的结垢趋势;100mg/L的YS-1阻垢剂可有效改变晶体结构,使其不易黏附在管壁上,通过FLUENT软件模拟计算选择X联合站流速最慢、结垢物最易沉积管段安装清管器将松散的垢进行定期清除,解决了由于多层位采出液集输管线相遇的严重结垢而产生的频繁堵塞问题,在低成本、高效开发中、老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Cu~(2+)、Zn~(2+)对罗氏沼虾鳃中SOD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添加0.01mg/L,0.08mg/L,0.64mg/L,5.12mg/L的Cu^2+,Zn^2+对罗氏沼虾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力和酶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u^2+,Zn^2+浓度的增加鳃中SOD酶活力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分别在0.64mg/L Cu^2+和0.08mg/L Zn^2+时SOD酶活力达到最大(73.57±0.12U/mg和53.63±0.17U/mg),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低浓度Cu^2+处理组SOD同工酶酶谱出现SOD酶带变宽、颜色加深现象,并在O.08mg/L和0.64mg/L浓度组中新增一条酶带(SOD2),而高浓度组(5.12mg/L)明显抑制SOD酶带活性,新增的条带也缺失;同样低浓度的Zn^2+使得SOD酶谱的条带变宽,颜色加深,但没有出现新增酶带,而高浓度(5.12mg/L)Zn^2+使得条带变窄,颜色变淡.结果表明:这两种金属离子对罗氏沼虾鳃中SOD同工酶活力及酶谱的影响与浓度有关,Cu^2+对SOD的影响明显大于Zn^2+,SOD同工酶活力和酶谱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Cu^2+的胁迫程度和毒性.  相似文献   

15.
两种观赏石蒜的离体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两种石蒜双鳞片快速繁殖条件,结果表明:(1)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e)在16h800~12001x光照下比黑暗条件下出芽率略高;(2)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在MS+NAA0.2mg/L+6-BA4mg/L下出芽率为220%,红花石蒜在MS+NAA0.2mg/L+6-BA2mg/L下出芽率为108%;(3)NAA比IBA有利于石蒜生根;(4)硅藻土显著提高黄花石蒜双鳞片出芽率,活性炭起抑制作用;(5)6%蔗糖浓度有利于红花石蒜小鳞茎增重,MS+6.BA4mg/L+NAA0.5mg/L培养基有利于小鳞茎增殖,切割一刀比切割两刀有利于小鳞茎增殖.  相似文献   

16.
食酸戴尔福特菌USTB04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云南滇池底泥中筛选了1株能够降解做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微生物纯菌种,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食酸戴尔福特菌USTB04(Delftia acidovorans),该菌能在2d时间内将初始浓度分别为90.2mg/L和39.6mg/L的MC-RR和LR全部降解,日均降解能力分别达到45.1mg/L和19.8mg/L。进一步活性研究显示,添加外源含碳和含氮化合物虽然可以促进该菌的生长.但对MCs的降解过程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为1mg/L浓度下,金属离子Cu^2+、Mn^2+和Zn^2+均对该菌降解MCs的过程没有明屁的促进作用,其中Cu^2+还有一定的抑制效应。本研究对于丰富MCs生物降解理论以及去除水体中MCs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场抑垢研究兴趣集中于电场对碳酸钙晶体形貌的改变,电场对已成垢的颗粒是否有抑垢作用鲜有研究。针对电场颗粒污垢抑垢机理不明的问题,提出非匀强电场颗粒物污垢抑垢模型,解释了电场对流体管道内污垢颗粒存在抑垢作用。电场60V至180V、频率50Hz、颗粒质量100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匀强电场并不会使颗粒产生抑垢作用,颗粒污垢在非匀强电场受到介电泳力(),改变原本运动轨迹,达到抑垢的效果。随着电场强度升高,碳酸钙颗粒受到的从,升至。硫酸钙受到的从升至。碳酸镁颗粒受到的升至。电场强度对多种污垢颗粒产生的,是影响抑垢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金边瑞香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萍  闵炜 《江西科学》2009,27(1):84-88
通过2次单因子试验,研究了BA(0.5mg/L~5mg/L)和NAA(0.1mg/L~1mg/L)在金边瑞香不定芽增殖培养中的作用。BA在诱导产生不定芽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BA浓度在0.5mg/L时,培养6周产生的不定芽总数不多,但有效芽(〉1cm)相对较多,平均3.9个,随着BA使用浓度增加,产生的不定芽总数增多,但有效芽数量减少,BA浓度在3mg/L以上时,平均只有1个有效芽。NAA浓度在0.2mg/L-0.5mg/L范围内,平均有效芽数在3.8~3.6个,浓度增加到1mg/L时,有效芽数减少到平均1.8个。试验确定合适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BA0.5mg/L+NAA0.2mg/L。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对卡特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卡特兰(Cattleya.Labiata)组培苗作为材料.在基本分化培养基(MS+6-BA6mg/L+NAA0.2mg/L)中添加稀土溶液。浓度为0mg/L(CK)。5mg/L(A),15mg/L(B).25mg/L(C),探讨不同浓度稀土溶液对卡特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5mg/L的稀土溶液对卡特兰组培苗分化及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浓度为15mg/L的稀土溶液对卡特兰组培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促进作用有所减缓,浓度为25mg/L的稀土溶液对卡特兰组培苗已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叶用莴苣(LactucasativaL)栽培品种的幼嫩叶片为实验材料,对叶用莴苣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分化成芽和生根的条件.结果如下:6-BA和NAA的浓度影响叶用莴苣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和生根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1.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