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易香珍 《科技资讯》2011,(26):216-216
作为基础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城乡差距逐渐加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成绩和城市中学语文成绩相差也很大,作为农村语文老师,要转变育人观念和课堂教学观念,立足农村,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现代阅读教学观,提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知识观关于知识的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等进行了强烈的反思、批判与超越,强调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开放性、多元性、个体性和差异性。后现代知识观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既是一个主动建构、自主探索的过程;又是一个积极体验、自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对话、不断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存在模式化、答案单一化等多种倾向,这显然与新课程提出的倡导多元化解读文本,还学生读者地位等理念是相悖的,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建构主义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过程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能力培养,教师要有学习的主宰转变为平等的“首席”,要改变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观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当前高职课程观从总体上可分为学科课程观和活动课程观两大类,二者均忽视作为课程存在基本条件的学生。要以学生的发展为视角,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形成,树立开放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6.
唐小艳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3):77-78,37
职业观、专业观、学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是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本文着重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高职学生的"五观"教育,旨在端正高职生的态度、提高学生素质及指导学生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用探究式教学代替知识传授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操作程序,其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验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在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探究教学的重心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把学习过程视为一个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探究过程中的多元互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职教学评价观出发,强调评价过程中应从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向学生的情感、过程、创造性发展进行转变。新时期的高职人才不仅仅是技术性,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创造性的能力。而教学评价观的理念的转变,对于高职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实施地理新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初中新课程,应考虑到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级中学继续就读这一实际,在地理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同时,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培养师资的地区师范院校,应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培养农村中学实施新课程急需的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10.
周军 《科技信息》2010,(34):324-324
本文通过阐述生态观理念,探讨幼儿师范化学新课程中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四个方面生态观的构建,指出化学课程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理论认识的模糊性、教育过程的片面性和价值取向的功利性等问题,明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质,加强心理教育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构建一种以心理课程为主线,心理咨询和辅导为补充,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化、生态化心理教育模式,是解决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开展并加强大学生新闻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在推进大学生新闻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实施新闻信息素养教育的力度;同时,地方媒体要积极参与,大学生自身也要增强提高新闻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教育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组织,学生绿色社团在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高校绿色社团宣传引领、实践推动、公益号召和服务地方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方高校电子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课程安排、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对电子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教育的深入实施,使地方高师院校实现了规模扩张,但无论从外延建设,还是从内涵建设等方面,都没有同步跟上发展的需要。师范生由于就业方向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其教师教育技能应是最基本的。从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现状以及诸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呈整体下滑趋势,这已经影响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毕业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需要站在基础教育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回归师范生培养本原,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定位,打造教师教育技能拓展活动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协同合作平台,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意识、师范理念和教师教育技能。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教育"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精神教育;掌握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不等于具有人文精神,掌握人文知识也不等于具有人文精神;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知识教育"和"精神教育",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既要教书也要育人"。"知识教育"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人文社会知识教育",精神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过程是人生实践的体验和感悟过程,是广博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滋养过程,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陶冶过程,是多元高雅文化的熏染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而不是行而不知或者知而不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蒋裕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6):108-110,114
阐述了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学生专业兴趣激发的可能性,兴趣形成的影响因素,兴趣变化的两方面-个性特征及迁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瓶颈。高校突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瓶颈关键在于树立以"就业力"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观,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就业技巧指导,提高大学生工作胜任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论情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独特的影响。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改变不利于学生积极情感养成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文学科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崇高情感,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应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鉴赏课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是地方高校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凸显教育教学特色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呈现出不良趋势,为此,应从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提高审美眼光,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几个层面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由此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品性、优雅气质和获得至善至真的美的性情,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