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代迅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2,24(4):24-29
在新与旧、西化与国粹两军对垒、剑拔驽张的激烈氛围中,在非此即彼、非敌即友的二极对立思维模式中,人们长期对学衡派作了严重误读,学衡派的实质是一种来自西方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的眼光,在西方眼光与学术上与新文化运动主流并无二致,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支流;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有着歧异与不同:在引入西方文化上,反对失于一偏。在对街中国固有文化上,反对对传统一概涤荡的激进言语。他们在主观上试图超越两极对立的思想来探索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出处。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其实质仍是一种西方眼光。 相似文献
2.
蔡龙威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
吴宓作为白璧德的门生,其思想中有与白壁德相同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观念。这种对文化观的认同使吴宓服膺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进而形成了吴宓的独具特色的"中西会通"的文化观。吴宓将这种文化观实践在对《红楼梦》和教育等诸领域的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3.
《学衡》从创刊到结束,历时11年,其间经历了开端、发展、停刊、复刊、坚持到落幕。除却经济、历史、文化背景方面各类因素的影响,学衡派同人及其他撰稿人群的人事更替,也左右着《学衡》之兴衰。 相似文献
4.
波普尔(Karl R.Popper 1902-1994)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这位几乎与20世纪同龄同寿的老人,不仅经历了现代科学革命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和两次世界大战,而且直接参与了20世纪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由创立、成长,到向纵深拓展的大部分重要论争,并以其挚着的追求与探索实践,构建了独树一帜的证伪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Karl R.Popper 1902-1994)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这位几乎与20世纪同龄同寿的老人,不仅经历了现代科学革命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和两次世界大战,而且直接参与了20世纪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由创立、成长,到向纵深拓展的大部分重要论争,并以其挚着的追求与探索实践,构建了独树一帜的证伪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周燕妮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1):104-107
西方教育发端于古希腊文明时期。其倡导的人文主义理念伴随着整个西方教育史,一直延续至今。本文旨在总结西方教育中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实质,分析其对西方教育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Karl R.Popper 1902-1994)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这位几乎与20世纪同龄同寿的老人,不仅经历了现代科学革命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和两次世界大战,而且直接参与了20世纪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由创立、成长,到向纵深拓展的大部分重要论争,并以其挚着的追求与探索实践,构建了独树一帜的证伪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波普尔(KarlR.Popper1902-1994)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这位几乎与20世纪同龄同寿的老人,不仅经历了现代科学革命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和两次世界大战,而且直接参与了20世纪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由创立、成长,到向纵深拓展的大部分重要论争,并以其挚着的追求与探索实践,构建了独树一帜的证伪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王传林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6):6-12
庄子以游心于德之和为基点,以德兼于道为理路,以辩德之本末,以论德之立修,以别德形关系,不仅表达了他对当时之世的不满与批判,而且也揭露了当时世人的伪善与狡诈。当然,在庄子崇尚自然无为的哲学语境下,也洋溢着对自然素朴之世的向往与对单纯和谐社会的企慕。尽管我们有时会认为庄子的这些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乌托邦式的诉求,但是我们却无法漠视他建立的形而上的道德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菊霞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1):56-59
国粹派和学衡派是20世纪初先后出现的同属于文化保守主义的两个派别。两派都以保存和昌明国粹为标的,倡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后起的学衡派较国粹派文化观点开放,更多关心文化本身的命运。从两派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到,文化保守主义有它始终不变的特质,又有一个发展过程,从而对其有一个基本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11.
张源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35-41
“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主要分为两个时期:1920—30年代的“学衡时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时期”。其间我国对“新人文主义”的研究缺少传承,甚至直接显示为断代。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关于“高上意志”对“卑下意志”的“内在制约”这一“新人文主义”核心思想,部分新时期研究者未加分辨地接受了学衡时期阐释者们给出的解读,致使这一核心概念在新时期的再阐释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充分地理解前人所处的时代背号与当时学人的独特心态,这样或可避免谬误流传。 相似文献
12.
浅析人文主义与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人文主义的浅析,指出人文主义对现代教育的深刻影响,说明其在我国教育思想领域兴起的必然原因,从而提出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文主义"是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在艺术人类学领域中涉及到艺术人类学对自身认识和思考,而并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在艺术人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思想意义以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与后人文主义--析皮克林的后人文主义科学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11(4):24-29
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的科学史观.指出他欲建立独立于科学家的解释方式的"历史解释",以超越传统的逻辑实证(经验)主义的科学史观;摆脱爱丁堡学派的"利益模式"在实践上的困境,以"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的观点来看待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文化的多样性、异质性来理解实验室中的科学文化.这些新观念对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带来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加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实施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人文主义教育,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共识。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主义教学法的应用以及在该教学法中如何重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如何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中采用人文教学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玉丰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154-158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作为西方教育思想的主流之一,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挑战、变革、融合的阶段,并最终形成了内涵独特的教育思想。追寻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探寻教育中“人”的意蕴,有利于我们真正把握教育意义下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2):26-29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中外神话虽然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流传体制上有许多差异,但在表现人文主义精神和情怀这个基本点上却具有通感性和同质性。中外神话都经历了由人本向神本的蜕变和由神本到人本的复归,都在现代文明中变异着自己的存在方式,延续着它人文主义的情怀和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世界观的提出是欧洲语言人文主义的一大建树。语言从人创造世界的角度说是一种人的尺度、人的主观行为;语言从制约人对世界的认知的角度说是一种物的尺度,具有客观性。语言世界观的能动作用,本质上在于其中介的力量。语言把世界“词语化”,把世界转化为精神和思想。语言并不创造世界,但它揭示了我们的世界。它是我们遭遇世界的方式,是人类与世界的根本纽带,是人类与世界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和亚太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东亚关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近代以后中日韩三国关系的演变和人本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5~18日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技馆举行。包括韩国成均馆大学崔博光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菅原克也教授、国际日本文化中心刘建辉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金基石教授在内的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学术界要员、著名学者云集一堂,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教育、文化、政治领域相关课题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世界观的提出是欧洲语言人文主义的一大建树.语言从人创造世界的角度说是一种人的尺度、人的主观行为;语言从制约人对世界的认知的角度说是一种物的尺度,具有客观性.语言世界观的能动作用,本质上在于其中介的力量.语言把世界“词语化“,把世界转化为精神和思想.语言并不创造世界,但它揭示了我们的世界.它是我们遭遇世界的方式,是人类与世界的根本纽带,是人类与世界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