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广义协变原理和张量变换律研究非惯性运动带电体电磁场,推演出了非惯性运动带电体在随动非惯性运动坐标系中和实验室坐标系中所激发的电磁场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不从一般的电磁场中存在张力张量的分布来讨论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只考虑匀速运动电荷间的电场力和磁场力及运动电荷产生的电磁场动量的变化率来分析,得出牛顿第三定律不仅是实物的运动规律,同时也代表着电磁场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运动的带电粒子会产生电磁场,其中加速运动的带电粒子,由于速度的改变将引起带电粒子电磁场的变化,粒子将会产生辐射场,从而产生电磁波辐射。文章主要从带电粒子的几种加速运动形式,来分析加速运动电荷在运动过程中的电磁场分布,包括辐射场分布。从运动图示上分析,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加速电荷的电磁场分布。  相似文献   

4.
在均匀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相对论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以及电磁场中的运动进行分析并在四维闵可夫斯基空间,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相对论运动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5.
在均匀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相对论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带电子在电场、磁场以及电磁场中的运动进行分析并在四维闵可夫斯基空间,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相对论运动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受力分析给出电磁场中粒子运动行为的理论分析之后,对粒子的实际运动行为进行举例并分析轨迹产生的原因以及应用,尤其是电磁场在电化学沉积方面的应用,同时给出几种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更好的诠释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电磁场中的薛定谔方程,讨论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给出了朗道能级,并就平面有界与无界讨论了朗道能级的简并度。  相似文献   

8.
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本文从电磁场的物质形态、运动规律、能量、质量以及波粒二象性等方面对电磁波的物质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关系,说明电磁场的统一性和电荷运动产生磁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从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出发,分析带电粒子在正交恒定电磁场中的运动方程,由此得到宏观、低速条件下带电粒子在正交恒定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运用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和初始条件,分析了相对论变换下带电粒子在正交电磁场中的3种运动轨迹:普通摆线、内摆线和外摆线.  相似文献   

11.
从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波动形式出发,求出表征电磁场动量、能量、质量和自旋,以此断定此粒子即光子,进而说明电磁场具有粒子性。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介绍了低速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分析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目的是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用双波量子理论描述带电粒子穿越半无限均匀电磁场的运动.在一级WKB近似条件下,所得结果类似于经典力学.  相似文献   

14.
导出了相对论电磁力密度矢量,由此可以在任何惯性系中计算电磁场中匀速运动的电磁极化介质的电磁力矩密度,结果发现:在垂直介质运动方向上,有电场强度对磁化强度、磁感应强度对电极化强度的交叉耦合力矩密度存在;在平行介质运动方向上,电磁力矩密度有膨胀。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量子理论中微观粒子系统对库仑电场势能的影响, 将作用于核与电子间的电磁场进行核心化和定态化处理, 并将原子的电磁作用分解, 分别研究壳层电场和磁场对电子的作用.  通过分析各种原子的壳层球半径、 电子轨道偏角和电子的运动速度, 可知电子运动的“轨道”截面小于且偏离原子“赤道”平面, 并按原子的极相进行配置和运动.  计算主族元素中44种原子的基态能级表明, 所得结果与第一电离电势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洛仑兹变换,导出匀速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场;根据洛仑兹力公式,推出匀速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力.从电磁动量、动量守恒、动量定律与力之间的联系出发,分析阐述了运动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一定服从牛顿第三定律.  相似文献   

17.
细胞骨架微管中Kerr效应对水的电偶极集体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量子场论路径积分方法,研究细胞骨架微管中水分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含有Kerr非线性项的电磁辐射运动方程,进而讨论了Kerr效应对水的电偶极集体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电磁场环境中的带电粒子受力情况研究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带电粒子只受电场或只受磁场作用时,其运动轨迹分别是抛物线或螺旋线。当带电粒子受电磁场作用时(带电粒子初速度、电场与磁场两两相互垂直或磁场垂直于初速度与电场构成的平面且初速度与电场成任意角度),得出带电粒子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磁对偶原理与洛伦兹力矩的交叉耦合形式,重新对阿哈罗诺夫-凯什(Aharonov-Casher)效应产生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解释.计算出了运动磁矩与电场之间的交叉耦合力矩、电磁系统的拉氏函数及正则动量.由此推出了带有磁矩的原子(属于中性粒子)在电场中的等效势能,该势能影响到了微观粒子波函数的位相,使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衍射图样发生变化.因此从理论上得出:A-C效应中几何位相的移动,还存在物理来源,即交叉耦合力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