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提出“数字政府”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政府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并且启动“数字政府”的宏伟工程近几年来,“数字政府”的建设在全国各地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电子政务建设已从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网站信息发布等初期应用形式,开始向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方晓 《厦门科技》2012,(4):34-36
服务型政府网站是政府凭借其自身特有的信息资源优势.通过网站的形式整合其所有资源,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以信息公开为基础,以在线办事和互动交流为主要业务.为民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易用的信息服务平台。近年来.我国政府网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将网站建设工作同政务工作紧密结合.在政府信息公开、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已成为政府网站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上海信息化》2009,(6):88-88
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政府网站健康发展,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本核心指标体系重心放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个环节,不是政府网站评估所需的全部指标,不替代各地区、各部门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不再委托评估机构开展全国性政府网站综合评估工作,按照“谁评估、谁公布、谁解释”的原则,鼓励有经验、有实力、有信用的评估机构开展政府网站发展评估.向社会公开发布评估结果,并负责对发布结果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宏观     
《信息化建设》2009,(5):61-61
工信部发布《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政府网站健康发展,深化电子政务应用,2009年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本核心指标体系重心放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个环节,不是政府网站评估所需的全部指标,不替代各地区、各部门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政府网站成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抓手.近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和部门机构大部分都建立了政府网站,已形成了群体建设规模,而且越做越大.面对政府网站的发展态势,联系当前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关注的是政府网站建设发展能否进入良性轨道,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对创建政府网站管理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强化政府网站服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政府网站已成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近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和部门大都建立了政府网站,形成了群体建设规模,而且越做越大。政府网站作为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窗口,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以倡导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建设推进电子政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3年至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行了十一个年头。总体上看,电子政务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已经取得明显的进展,尤其是在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主要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以及某些领域的监管信息化(如金关、金税等)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在一些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已从单纯发布信息向具有交互功能的门户网站演进。但是,  相似文献   

9.
宏观     
《信息化建设》2011,(5):61-61
【通知】 无力管好的政府网站或栏目要予以果断关闭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互动交流作用。尤其要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政府信息的发布工作。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在线     
宏观【通知】无力管好的政府网站或栏目要予以果断关闭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互动交流作用。尤其要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政府信息的发布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政府门户网站的情况,并与我国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比较,对我国电子政府网站建设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我目前的理解,国办正在制订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意在提供一个发布政府公开信息的工作流程与内容框架,让各级政府部门网站依此发布各自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向公众提供服务。《实施指引》中包括一套核心元数据方案,作为内容的载体,同时其发布格式支持跨部门查询;还包括几个分类表(主题、机构部门、体裁、服务对象),作为一些元数据可选值的内容标准,同时也是目录服务中等级浏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信息的重要平台、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回应解读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网站是全国各级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当下"互联网+"时代,更是赋予了政府网站新的历史使命。政府网站作为政府在互联网上的生存方式,是网络时代政府履行职责的新平台,也是国际、国内和社会评价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标尺。2015年3月国办组织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各地区、各部门已开设政府网站84094个,政府网站数量庞大。而政府网站运行情况却并不理想,超过九成的政府网站几乎没有访问量,不同网站间人员保障和资金投入差距较大。针对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前身为上海市信息港办公室,四年前建立信息港办公室时,即建立一个展示上海信息化建设成就的互联网站“上海信息化”。当时由于条件所限,网站的规模非常小,停留在发布信息这个基本功能上。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政府信息化和建设电子政府的工作大力推进,随着“中国上海”城市门户网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动态     
加快政务电子化,促进政府信息化专家汇集春城,共商政府系统 办公自动化“十五”规划本刊记者信息化动态 为切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应网络经济迅速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6月上旬,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协作网络技术咨询组的专家在昆明召开会议,研究制订和完善《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建成了以国务院办公厅为枢…  相似文献   

16.
内容管理针对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面向网站内容编辑与发布,基于强健的体系架构,遵从开放标准,易于与其他应用相集成和功能扩展,快速部署。旨在帮助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减轻网站维护工作量,降低建立各类信息网站的复杂性,规范后台信息管理和发布流程,统一数据存储格式,减少网站维护的投入,加强信息发布的权限管理,使网站的运营管理、内容维护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政府网站对实施政务公开、改进行政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月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建设的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正式开通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积极落实中国政府网的建设和保障任务,并以中国政府网的开通为契机,发挥海关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优势,整合全国海关资源,建立中国海关门户网站体系,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中国海关对外宣传的窗口、关务公开的渠道、服务社会的平台和内外交流的桥梁,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与中国政府网的合作共建,配合中国政府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提高政府网站的网络安全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需要将网站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要素包括人、过程、技术等有机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政府网站信息安全管理。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快速、开放、智能、共享成为关键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机构都越来越多地借助信息化手段深化管理水平和提高服  相似文献   

19.
这次吉林省政府系统公众信息网网站建设应用研讨会,是我省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办公厅召开的第一个政府网站建设方面的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研讨,就政府网站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进而规范优化政府网站建设,促进公众信息网建设健康发展。研讨中,大家围绕本次会议的议题,结合实际,畅所欲言,谈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大家的意见,我讲几个问题:   一、关于政府网站的基本任务   政府网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确切的说法。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2001〕25号文件中有一句…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中国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两大抓手之一,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在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