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后置柴油机客车整车噪声的远场、近场值测试和噪声分离等多项试验,经过计算并对噪声样本进行频谱分析、偏相干分析,确定冷却风扇噪声、排气噪声、发动机噪声是整车3个主要噪声源。在不改变原车主要结构的前提下,采用玻璃纤维等隔声材料屏蔽发动机舱及冷却风道壁;加大风扇直径并降低转速;在排气管和消声器外包扎隔声材料等措施进行降噪对比试验,达到较好的整车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
排气噪声是后置柴油机客车的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主要部件,用一维声学边界元法建立消声器的降噪模型,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量,边界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客车行驶噪声测试结果吻合很好,证明计算模型可应用于消声器计算或优化设计,实验证明消声器外包隔声材料在全频程有降噪效果,1kHz以上高频段降噪效果更好,可预见较低的声穿透系数的双层消声器有可观的降噪潜力,应积极研制。 相似文献
3.
排气噪声是后置柴油机客车的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主要部件。用二维声学边界无法建立消声器的降噪模型,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量,边界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客车行驶噪声测试结果吻合很好,证明计算模型可应用于消声器选型计算或优化设计。实验证明消声器外包隔声材料在全频程有降噪效果,1kHz以上高频段降噪效果更好,可预见较低的声穿透系数的双层消声器有可观的降噪潜力,应积极研制。 相似文献
4.
公路双层客车车内噪声普遍超过国家规定。根据吸声、隔声和阻尼减振原理,对某型双层客车后部结构提出了改进措施,使其车内噪声达到了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5.
统计频率的传递路径分析在客车降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降低客车车内噪声水平的需求日益迫切.车内噪声场的分布具有多源性、复杂性等特点.通过把车内空间划分成若干部分并考虑多个噪声源在车内整个空间的噪声传递,建立了多条噪声传递路径;通过对不同的工况下同一噪声传递路径的测量分析,发现了传递函数的峰值存在频率偏移.对此提出了在传统的传递函数和相干函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频率统计,选出优势频率的方法来考察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为制定客车车内噪声治理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槽扰流器能有效地降低汽车天窗开启的风振噪声.为了更好地理解其降噪机理,构建了开槽扰流器和平直扰流器风洞试验平台,通过风洞试验来调查扰流器有无开槽对其后方壁面压力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平直扰流器,扰流器的开槽能够将流动再附着点提前,减少了气流的再循环区域,开槽扰流器下游流动存在初始的展向相位差,降低了壁面压力展向上的相干性,导致壁面压力在展向上具有较大的衰退性.因此开槽扰流器,对下游流动的扰动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弱化对乘员舱的激励. 相似文献
7.
8.
柴油机活塞温度场试验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试验手段测取了CA6110/125Z型柴油机活塞特征点的温度值。在此基础上,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其温度场,并对该活塞的工作状况作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活塞特别是第一道环槽 度过高是导致柴油机长时间运转后出现活塞环胶结和活塞产生裂纹的原因。计算还表明,三维有限元法能为内燃机零部件的设计改进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双传声器声强测量系统,以及这一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恶劣的声学条件下,用声压法无法对柴油机的声功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严重失真,用声强法则能精确地进行测定,而不受测试场地声学条件所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液压挖掘机噪声大的现状,对其柴油机进行了噪声源的识别.由于工程机械噪声源十分复杂,单一的噪声源识别一般不能准确预测噪声源,因此本文采用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态分析相结合的噪声采集和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噪声测试仪获取挖掘机各转速下表面辐射噪声信号,综合考虑发动机各转速下对噪声的影响,依据测试结果运用AHP法找出对柴油机辐射噪声贡献度大的频率段;然后对柴油机主体组合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找出与对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贡献度大的频率段对应的模态振型;最后通过这些振型图确定出油底壳、汽缸盖罩和进气管道是主要的噪声源,采取降噪措施后柴油机噪声减小了1.5 dB左右.结果表明,本噪声源识别方法简单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复杂声源的识别当中.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燃烧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35G柴油机上,采用多孔喷油器的传统燃烧方式,分别对不同配比的甲醇柴油机械混合燃料进行了性能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烟特性。分析了掺烧甲醇后柴油机的燃烧规律及影响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调整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因素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进行柴油机优化设计和调整.以N485Q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选用配气相位、进气门间隙、排气门间隙、转速和负荷等5个因素作为调整因子,设计因素5水平试验方案.建立柴油机功率、油耗率和烟度随调整参数而变化的数学模型,定量描述各调整参数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主效应分析,确定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通过模型的交互效应分析,找出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对柴油机烟度排放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虑二阶椭圆变分不等式,提出了两子域情形的非重叠区域分解,得到了算法的收敛性和几何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当前一般船用柴油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对特定型号主机废气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火用)平衡分析,通过计算求出了该装置的(火用)分配及利用情况,以及各装置(火用)效率的潜在提高程度.结果表明,该余热回收装置具有较高的(火用)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性.(火用)分析的结果可以指导人们合理的提高(火用)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以未经精制的煤炭直接液化燃料作为柴油机代用燃料的意义,分析了这种燃料的特点及其在柴油机中燃用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介绍了在涡流室式柴油机中燃用这种燃料的方法之一-进气加热助燃法,首先介绍进气加热温度的确定和柴油机用此法燃用煤炭液化燃料时的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提出了对称的分子、离子中的群核场与壳层电子流形成的电势能——对称电场效应能,对分子结构的稳定化作用。计算了150个分子的共振能RE、场效应能FEπ、分子总能Eπ总。结果应用于解释许多分子,离子的特殊稳定性及芳香性本质,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20.
研究发现Y-槲素二元体系有较微弱的荧光,TOPO(TX-100)-SDBS试剂体系的引入使二元体系的荧光大幅度增强;研究了Y-槲皮素-TOPO(TX-100)-SDBS这一体系的影响因素和分析特性,并将这一体系应用于痕量Y(Ⅲ)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Y(Ⅲ)的可测定范围为0.1-10μmol/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