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后置柴油机客车整车噪声的远场、近场值测试和噪声分离等多项试验,经过计算并对噪声样本进行频谱分析、偏相干分析,确定冷却风扇噪声、排气噪声、发动机噪声是整车3个主要噪声源。在不改变原车主要结构的前提下,采用玻璃纤维等隔声材料屏蔽发动机舱及冷却风道壁;加大风扇直径并降低转速;在排气管和消声器外包扎隔声材料等措施进行降噪对比试验,达到较好的整车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客车降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噪声分离、频谱分析等技术手段,找出了GZ6921型后置柴油机大客车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原因,并对主要噪声源及其频谱分布进行了分析对各主要噪声源-排气系统、冷却系统和发动机舱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如降低风扇转速,改善抗性消声器的降噪能力,修改冷却风进风道,平衡车两侧的噪声源,在发动机舱中粘贴吸音材料等。改进后GZ6921型大客车最大加速度时的车外噪声由91.5dB(A)降到86dB(A)以下,达到国际GB1495-75“机动车允许噪声”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排气噪声是后置柴油机客车的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主要部件。用二维声学边界无法建立消声器的降噪模型,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量,边界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客车行驶噪声测试结果吻合很好,证明计算模型可应用于消声器选型计算或优化设计。实验证明消声器外包隔声材料在全频程有降噪效果,1kHz以上高频段降噪效果更好,可预见较低的声穿透系数的双层消声器有可观的降噪潜力,应积极研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50 kW电源车噪声较高的问题,测量并分析了车厢内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频谱特性,将电源车车厢结构设计成了由操作舱、机组舱和消声舱组成的封闭式三舱结构。通过设计进排气消声器对进排气噪声进行控制。车厢各舱内壁设计了吸声隔声结构来控制各舱内噪声。消声舱内设计了三角形吸声立柱对机组舱传出的风扇噪声、振动噪声和其他各类噪声消声。通过试验测试发现,柴油发电机组安装于静音型电源车车厢后,噪声下降了25~30 dB,使得整车噪声75 dB。所设计噪声控制方案可以满足电源车噪声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金属锯机的噪声,对锯切噪声产生机理进行探讨,采用新技术,利用隔声材料对锯切机进行降噪、减振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合理的减振、降噪、隔声的锯机结构。  相似文献   

6.
邱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7):2914-2922
当今大型民机无一例外均采用降噪声衬来满足噪声控制要求.已有的航空发动机降噪工作主要是针对风扇前传噪声进行声衬优化设计且为二维轴对称声衬降噪设计.与风扇前传噪声相比,风扇后传噪声的准确预测是个挑战.基于抛物线近似技术和Kriging代理模型技术,提出了风扇后传噪声三维降噪声衬设计方法和流程.首先基于线化欧拉方程,推导了其...  相似文献   

7.
张媛  周华  田子波 《河南科学》2012,(3):356-359
针对目前日趋严重的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结合某一高架轻轨结构实例,首先对该高架轻轨线路的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然后根据该例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的声屏障降噪,并进行降噪分析.结果表明当列车以100 km/h的速度驶过,对于距离20 m处的一建筑物各层的瞬时噪声级都达到近90 dB(A),并且与高架桥高度水平的层高处噪声级最高.当采用隔声式声屏障进行降噪后的噪声分析得到,底层的降噪效果最明显,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降噪效果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章分析了电熔爆机床噪声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噪声的测量和控制进行了研究。在对噪声源的频谱曲线进行分析后,优化设计了隔声降噪罩体,通过对样机测量验证,采用复合材料制成隔声罩是一种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能降低噪声20分贝以上。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上海-50拖拉机为样机,在对驾驶室内噪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试用软质隔声材料,并对驾驶室采取有侧重的隔声措施,取得了降低驾驶室内噪声3.3dB(A)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排气噪声是后置柴油机客车的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主要部件,用一维声学边界元法建立消声器的降噪模型,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量,边界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客车行驶噪声测试结果吻合很好,证明计算模型可应用于消声器计算或优化设计,实验证明消声器外包隔声材料在全频程有降噪效果,1kHz以上高频段降噪效果更好,可预见较低的声穿透系数的双层消声器有可观的降噪潜力,应积极研制。  相似文献   

11.
齿轮传动装置阻尼减振降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高速齿轮箱减振降噪试验台上进行振动、噪声测试对比试验,测试在齿轮噪声中啮合冲击频率及其倍频声和固有频率声产生共振时,分析齿轮箱系统在各种工况情况下增加阻尼前后对系统的减振降噪的作用,可以发现粘贴阻尼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重点分析齿轮箱在外部粘贴阻尼材料和灌注阻尼材料这两种附加结构对减低振动与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证明了齿轮箱在附加阻尼后,提高了齿轮传动装置的阻尼特性,符合阻尼减振降噪的理论研究.根据齿轮箱中齿轮啮合冲击是系统的主要激励振动,通过测试分析,采用合金阻尼环附加结构,可得到更佳的减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两类国产手扶拖拉机进行了噪声测量和分析,确认了发动机排气噪声、操纵杆件撞击噪声和飞轮冷却风扇的空气动力噪声为主要噪声源,并通过理论计算和改进设计,使整机噪声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陈毓 《科技资讯》2006,(36):30-31
摘要:如何控制金属锯切噪声,一直是深受关注的问题。对锯切噪声产生机理及降噪措施进行探讨,应用隔声技未,利用吸声材料,对锯床降噪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出具有隔声、吸声、隔振、阻尼、消声等综合功能的隔声结构,实现有效降低锯床噪声。  相似文献   

14.
地下泵房对楼上住户的噪声影响可以远至10层楼,其振动和噪声治理难度大,效果不理想。文章以合肥市香樟雅苑小区为例,进行了减振和降噪实验研究,通过预测水泵机组系统空气声和固体声对楼上住户的影响,试图找出水泵振动与噪声对楼上住户室内噪声影响的比例关系;试验证明采取隔振措施后,居民家中噪声治理程度最好的结果只能达到应降噪量的80%~90%,必须通过声源降噪等措施解决10%~20%的降噪量;根据这种比例关系采取了振动、噪声的协同控制技术,对减振、消声、吸声和隔声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为地下泵房噪声的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LZ1090D型车噪声测试分析后,采用隔声屏技术,整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下降2.7dB(A),已在国标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电熔爆机床噪声产生的的原因,并对其噪声的测量和控制进行了研究.在对噪声源的频谱曲线进行分析后,优化设计了隔声降噪罩体,通过对样机测量验证,采用复合材料制成隔声罩是一种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能降低噪声20分贝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微型轿车的降噪实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某微型轿车采用汽车扣速行驶车外噪声分离实验和声强法识别噪声源。发现进气噪声是造成车外加速噪声偏高的主要原因。在对发动机进气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后,找到进气噪声的主要峰值频率,设计出一种三腔并联共振式消声器,使进气噪声得以有效的控制。通过道路实验与发动机台架实验评价,整车车外加速噪声降到72.3dB(A),降噪量达7.9dB(A),而发动机输出功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旦望  夏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3):9647-9654
为了研究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外涵支板对风扇转静干涉噪声后传声散射效应的影响,以及外涵支板布置声衬的降噪效果,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首先研究了等截面圆形管道和环形的声传播和远场声辐射特性,并与解析结果进行对比,吻合地较好,表明了该声传播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精度;然后开展对于包含外涵支板的某真实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外涵管道的风扇转静干涉噪声后传声分析,最后开展外涵支板声衬的声阻抗优化设计,在约束条件内获得最优声阻抗,研究外涵支板布置声衬对风扇转静干涉噪声后传声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有外涵支板的情况下,声波在管道内出现声散射现象,声压幅值较无支板情况明显增大,且在支板附近出现峰值;外涵支板布置声衬后,在最优声阻抗的情况下,单频单模态的降噪量可达22.57dB。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离心成型的过程中滚轮产生的噪声,在滚轮接触表面附着一层薄的阻尼材料可以起到减小滚轮系统振动噪声的作用。根据离心机滚轮系统结构设计了滚轮阻尼结构模型,对阻尼材料进行选用分析和有限元强度计算,得到了一种较佳的滚轮阻尼结构模型方案。然后利用Virtual. Lab Acous-tics中的声学传递矢量( ATV)技术对选用的滚轮阻尼结构进行振动速度响应分析和辐射噪声仿真计算,理论上验证所选用的滚轮阻尼结构方案降噪的有效性。对滚轮改装前后振动噪声进行测试对比试验,得出滚轮阻尼结构振动能量减小35%以上,总体降噪10 dB( A)左右。综合经济实用和加工难易等因素,滚轮阻尼结构对减少离心机振动噪声具有积极意义,应用前景较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气动性能的CFD仿真方法,利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冷却风扇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和气动噪声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对影响冷却风扇气动性能的几何参数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研究结果,针对原型风扇提出了2种改进方案,结果表明,在保证风扇冷却性能的前提下,风扇的噪声值得到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