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叶盛"藏书致用"的一生,详细阐述了叶盛所著《菉竹堂书目》的体例、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私人藏书的渊源、特征、功绩及其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发、利用私人藏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私人藏书捐赠、私人藏书购买、私人藏书寄存、私人藏书数字化、保持业务合作等方面提出加强私人藏书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私人藏书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其兴衰存亡无不与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本文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义乌、永康市的调查,寻求对私人藏书开发利用的措施和操作方法。希望私人藏书与当地公共藏书一起,汇集成庞大的文献源,共同为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4.
论清代私人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私人藏书是中国藏书建设史上的鼎盛时期 ,在发展阶段、藏书特点上颇有特色 ,藏书家之丰富、地域分布之广、版本之全为历代藏书之仅见 ,为保存古代文化遗产、传播文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促进学术研究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大理古代私人藏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理古代私人藏书出现和发展,历史分期,私人藏书家等几个方面对大理古代 私人藏书作了简要论述,以期推进大理古代藏书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明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刻书业、图书流通业的兴盛,明代藏书规模不断扩大,官私藏书盛极一时。介绍了私人藏书家宋濂和他的青萝山房藏书。  相似文献   

7.
天一阁、玉海楼为浙江藏书楼,分别创建于1561年和1888年。二虽所处年代环境不同,却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较两可发现其主人的藏书思想有所差异,孙氏玉海楼较之范氏天一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时冬云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3):87-89,92
历史文献在历史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数量浩大,其积聚与散佚始终并存,相互作用。其积聚过程有四个特征:一是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二是史官制度的完善;三是私人藏书的兴盛,四是造纸术与印刷术的推动。历史文献的散佚则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战乱;二是版本之间的优胜劣汰;三是由于保管不善。  相似文献   

9.
让图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优势,让图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提出了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优化员工服务、加强读者培养、开展实践周教学等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萍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3):121-123
国内藏书剔除存在以下误区:藏书的理念,重藏书轻剔除;藏书剔除的概念,重注销轻备用;藏书剔除的原则,重思想性轻学术性;藏书剔除的标准,重时效性轻长期性;藏书剔除的方法,重定量轻定性;藏书剔除的研究方法,重思辨轻实证.要加强藏书剔除的实证研究,实现以上关系的辩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2.
周梦江先生一生坎坷,早年过着漂泊生活,但对学术研究有执着的追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永嘉学派研究专家.综观周先生对永嘉学派的研究,其贡献有三:1、开创了温州学者研究永嘉学派之先河,拓宽了温州古代地方史研究的范围;2、弘扬光大了永嘉学派的各种思想,奠定了永嘉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3、研究“事功”、应用“事功”,为当代温州经济发展寻求文化内源.周先生老当益壮,耕耘不止,其精神可佳,其人品可敬.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7日,在周汝昌先生、叶嘉莹女士倡议下,由王功权创立的中华诗词(BVI)研究院主办的顾随诗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100多人,收到研究论文33篇,大家就顾随先生的生平事迹、诗词创作成就、杂剧创作成就、诗学思想、词学思想以及与儒学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广泛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周梦江先生((叶适与永嘉学派》一书,从史学、哲学及其他方面评价叶适与永嘉学派。评介者冈元司先生认为“本书对于提携后学者研究永嘉学派来说,它毫无疑问占据着必读的领先研究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一生致力于科普创作和科普事业,是第1位到达延安的“红色科学家”,被周恩来总理赞誉“高士其代表科普”。回顾了高士其的科普创作生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理论体系的内涵:科学和文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相结合,科学文艺作品应兼顾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要尽力扩大与科学相结合的文艺体裁范围,不同体裁科学文艺作品的创作应遵循不同的规律。高士其科普创作思想对当前的科普创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试图以“言志”与“载道”建构一部中国文学史,钱钟书则认为“言志”与“载道”分别对应两种文体,即诗歌与散文。经过几番论争,两人各有坚持和妥协。在论争的背后,则隐含着两人不同的思想方式。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是清代嘉应州著名诗人,叶璧华是同邑女诗词作家,为梅州三大女诗人之一。黄遵宪曾为叶氏《古香阁诗集》作序,叶氏对黄诗也十分欣赏。通过对叶氏读黄遵宪《今剐离》组诗后咏写的一诗一词的解析,可以认为叶氏确为黄诗的知已,叶氏对黄诗的评说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了周礼全先生的学术思想和贡献。周先生在哲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大力宣传哲学家的使命;周先生大力传播现代逻辑,提倡现代逻辑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周先生具有学术创新精神,是中国自然语言逻辑的开拓者和传播者;周先生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周先生客观公正,提倡学术民主,敢于坚持真理,倡导学术批评。周先生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由他亲自执笔、主编,于1994年出版的《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这部力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提出了一个包括意义、语境、隐涵和预设等为主体骨干的语言逻辑体系,描述了一种成功交际的理论和一个语言交际图式。  相似文献   

19.
吴然先生是全国著名的云南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散文集《天使的花房》中大量运用了反复辞格,通过分析吴然先生使用“反复”这一在散文中不太常见的辞格的原因:为了激活接受者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以及帮助读者再建文本图景,进而归纳出《天使的花房》中使用反复辞格所体现的“突出审美意象、抒发强烈感情,增强音乐性、加强节奏感,构成回环美,凸现整体性”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北魏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阶段,形成了颇具时代特点的书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积极推扬、倡"尊魏卑唐"之论。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对康氏所概括的"魏碑十美"给予阐释,二是对其所分的"十六宗"予以辨析,三是对方圆笔法进行论述,旨在推进北魏书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