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 《科学24小时》2013,(10):51-51
<正>有史以来,中外科学家对于海洋生物的认识散见于一些著作中。如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中记述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记述了用墨鱼和鲍治病;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尔雅》中记载了海洋动物和海洋藻类;古罗马普利尼乌斯的《自然历史志》中记录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明朝屠本睃的《闽中海错疏》中记载了200  相似文献   

2.
谷风即焚风     
《诗经》中的“谷风”,解释很多。有的解作“暴风”(袁愈荌、唐莫尧《诗经全译》1981年版),有的释为“山谷吹来的风”(高亨《诗经今注》1980年版作“山谷中的风”)。传统的说法,谷风是东风。《尔雅·释天》明确写道:“东风谓之谷风。”《气象学辞典》也袭此说。还有说谷风是“生长之风”的(见《诗三家义集疏》)。这些说  相似文献   

3.
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既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同时又是一位口碑俱佳的作家——通过深刻的物理洞察力清晰地描述物理现象——直到现在,他的书总是赢得普通大众和业内人士的喜爱,比如,《最初三分钟:关于宇宙起源的现代观点》(1977年版)和《湖畔静思:这个世界和宇宙》(2010年版),深受前者的偏爱;而《引力与宇宙学》(1972年版)、三卷本的《量子场论》(2000年版)以及《宇宙学》(2008年版),为后者所钟爱。目前,温伯格把注意力转向了物理学的核心课题《量子力学教程》(下称教程)上——一本建立在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里克·斯莫兰(Rick Smolan)——《时代》、《生活》以及《国家地理》的前摄影师——通过《生命中的一天》系列画册,展开全球文化快照活动,藉此探索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他的团队的最新著作《大数据的人类脸孔》,通过照片、散  相似文献   

5.
菊花,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二千年前春秋时期的《尔雅》记有“鞠、治(?)”,鞠就是菊花,这是菊花的最早记载。在孔子著的《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用菊花指示月令。公元前四世纪,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  相似文献   

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基于《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出了一份《生态系统红色名录》,旨在评估动植物栖息地的健康状况。如果生态系统正在萎缩,如果生命支持系统——如土壤等——正在丧失,如果关键生态过程——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被打乱  相似文献   

7.
沈葹 《科学》2004,56(5):40-44
牛顿(1643—1727)凭其宏论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铸就了近代科学革命的里程碑.被人们推崇为经典力学的缔造者。牛顿的另一部杰作《光学——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以下简称《光学》),则记录了这位伟人对于光学的卓越建树。  相似文献   

8.
为了广泛宣传20世纪科学的巨大成就和由此带来的新观点、新思想,上海科技史学会、上海科影厂和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联合摄制了电视系列片《世纪钟——20世纪科学革命》.全片由《巡天》(天文学)、《跃迁》(物理学)、《耗散》(化学)、《寻根》(生物学)、《漂移》(地学)共五集组成.此片本着科学的精神,以富有哲理的语言,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将20世纪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新观点奉献给观众. 此片由张沁源、韩王荣、叶齐撰稿,钱伟长、谢希德等著名科学家任科学顾问,胡敬先导演. 这里选登其中的一集《跃迁》的解说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1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了科普出版社出版的《潜海世界》、《走近科学》等中国科普图书。以"为了年轻的读者——来自中  相似文献   

10.
朱祖培 《科学通报》1988,33(5):399-399
曾经报道泥鳅(Misgurus anguillicaudatus)促进小球藻(Chlorella)的增殖(《科学通报》1980,7:330—331)。今用罗非鱼(Tilalia mossambica)与小球藻混养,小球藻的敌害生物——浮游动物——被罗非鱼大量吞食,不会成灾。罗非鱼也能起搅拌、补充二  相似文献   

11.
1.最喜欢《食盐的功过》,深入浅出。 2.应像50年代那样内容丰富,再开辟一些天文知识专栏。 (北京延庆 商业工作者 王学忠) 1.最喜欢《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2.望增加趣味性。 (北京宣武区 初中生 张兆月) 1.最喜欢1月号的《帮你看懂化验单》,对我体检很实用。 2.开办一个《博采名花》新栏目,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学的背景——概念和理论》(The Background of Ecology;Concept and Theory),罗伯特·麦金托什(Robert McIntosh)著。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1985年,383页。《构造自然的模型——种群生态学史上的插曲》(Modeling Nature;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Population Ecology),莎伦·金斯兰(Sharon Kingsland)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芝加哥,1985年,268页。  相似文献   

13.
对于科幻作品的出版来说,1997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大丰收年,全国各大出版社纷纷出版了大量的国内外科幻作品。但出于某些特殊考虑,有些出版社在图书的版权页上将1997年出版的图书划归1996年,因此在此不得不将两年的出版情况一起进行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1996年正式出版的较大型科幻新作系列丛书有两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丛书”(1996年8月)——《生死第六天》(吴岩)、《网络游戏联军》(星河)、《星星的使者》(苏学军)、《星空的诱惑》(江渐离)、《复活节岛上的海神梦》(苗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天狼星丛书·中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07,52(17):2094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万立骏研究小组,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详细研究了铂金属-有机长方形金属配合物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并从理论上阐明了自组装的过程.相关工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会志》(J Am Chem Soc)1)上.  相似文献   

15.
漫说蝴蝶     
蝴蝶是色彩艳丽的鳞翅目昆虫,按照其色彩和翅膀花样等特色而分为若干科,全世界已知近20000种。粉蝶科的蝴蝶较小,多为白色或黄色,往往有黑色翅脉或翅缘。蛱蝶科的蝴蝶体型适中,后翅退化,翅缘有角状或波状凹陷。凤蝶科的蝴蝶较大,也比较更美丽,后翅有两条尾状突起。“木蠹生虫,羽化为蝶。”(干宝《搜神记》)先民们惊讶于蝴蝶形态的奇异变化,认为它具有神异的力量,进而将它视作图腾,并制成器物以祛邪祟。如6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制作了大量的“蝶形器”作为装饰品。我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也已经出现了“”字(古“蝶”字)。…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7~8月号《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廷布林和派尔的文章都提到了梭罗和梭罗式自然探究,提到了博物学。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反而对梭罗和梭罗的博物学极为陌生,殊不知,作为显学的"分科之学"恰好是从那里走来的。梭罗式的探究,对应的英文词是history,相应的拉丁词是historia,意思不是"历史",而是"记录、描述、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探究"。梭罗式探究,就是博物探究,对应于一个古老的博物学文化传统。此传统在西方可一直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其大弟子塞奥弗拉斯特的《植物探究》,以及后来格斯纳的《动物志》和怀特的《塞耳彭博物志》。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材料研究部(DMR)负责人琳达·萨帕切克(Linda Sapochak)表示,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发布的《材料研究前沿10年调查》报告令发起人感到失望,她曾期待2019年的这份报告能让人们更加清楚哪些研究领域值得更多关注。《今日物理》上的一份声明中,报告联合主席——美国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9,(2):F0004-F0004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前首席科学家、海洋植物学家西尔雅亚·厄尔勒(Sylvia A.Earle)。不久前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公布了她的最新发现和一些奇妙海洋生物。从事了半个多世纪海洋勘探和保护工作的厄尔勒为构建国际海洋生物保护区,曾对海藻做出过开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虚拟     
网络无所不在,网络包罗万象,网络风先独特。总之,网络已经彻底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当中了——不管你是否高兴。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相应的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科幻——十分走俏,涌现出一大 批优秀作品,并最终形成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赛伯朋克(Cyberpunk)——甚至可以说是一种 文化生活方式。 欧美的“赛伯朋克”作品始于威廉·吉伯森的布鲁斯·斯特灵,前者的《神经漫游者》轰动一时,后者的几部系列也为世人所瞩目。国内由于条件所限,网络科幻尚不发达,但毕竟也有少许可喜的成就,至少我们有星河的《决斗在网络》、宋宜昌、刘维佳的《网络帝国》和杨平的《MUD——黑客事件》——后者对于网络的发展做出了极为细致和逼真的描述。 超越别人是不易的(当然超越自己也许更难),在已有了上述作品的前提下,让我们以一种难免苛刻的眼光来审读一下这篇《虚拟》。  相似文献   

20.
<正>从修昔底德到加缪,无数憧憬未来的文学作品提醒着我们,随新冠病毒疫情而来的严格封锁措施并非我们首创——并且,这场肆虐全球的疫情终究会结束。伦敦封城之前不久,我在水石书店的一块鲜有人问津的书架上找到了薄伽丘的《十日谈》(The Decameron)和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的《瘟疫年纪事》(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不过,阿尔贝·加缪的《鼠疫》(The Plague)已经像超市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