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与《易》渊源甚深.《乾》卦的阳刚之韵与音乐至高审美境界"大音希声"早有息息相承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天地和谐.《乐记·乐礼篇》"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乐者,天地之和也!"此与《周易》之基本的宇宙观颇为吻合.将《易》理与中国古代乐论相比较,可以看出音乐的一方面重要来源及音乐的本质.《乾》卦为《周易》之门户,其所蕴含的阳刚之道与音乐审美至境之"大音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刻认识这一点,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对我们的音乐创作与审美将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谱式是记载在汉代成书的《礼记·投壶》篇中的鼓谱;最具中国传统音乐特点的记谱方式,是集记录音响过程和演奏技法为一体的古琴专用的文字谱和减字谱。在欧洲地区,随着圣咏的传播而发展创立了一套五线谱记谱体系,从而成为当今记录音乐的通用谱式。从音乐记谱法发展史来看,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发展过程。20世纪音乐数字化的实现,使记谱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方向,并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取得全面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玥 《河南科技》2012,(1):24-25
<正>自古,怀旧便是文人墨客抒情感怀的主题,唐有元稹《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泪因生别兼怀旧,回首江山欲万行";也有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如果说曾经的怀旧是思乡念故的代名词,那如今的怀旧便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怀旧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它也成为一种哲学,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究其原因,也许怀旧正像一支镇痛剂,在纷繁多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不仅看重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而有趣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音乐治疗溯源音乐治疗,最远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在人类的早期活动中,音乐活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用音乐分享快乐、释放压抑,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萃     
手腕上的光盘唱机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的市场上将首次 推出一种配带在手腕上的光盘唱机,它的尺寸为45mm 宽、54mm长、19mm厚,总重量只有 70g,一次可以贮存 30 分钟的立体声音乐。唱机还配有一副耳机,同时它还有 特殊的防水设计。这种光盘唱机使用的是特定格式的音 乐文件,可以通过电脑从因特网下载到唱机上,也可把 音乐光盘中的歌曲通过具有格式转换功能的软件制成 唱机所能接收的文件,再输入唱机中。(刘晓荻) 速行靴问世 俄罗斯乌法市的国立航空技术大学科学家发明一种速行机械靴,这种靴子重2.…  相似文献   

6.
方静 《漳州师院学报》2007,21(4):156-159
文字不单是一种表意的工具,象征的符号,在设计上来说,也具有"形"和"态"的属性。通过精心的构思,艺术化的组织,超越其外形表象,可以将文字以一种复杂化、多元化、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天涯》的封面设计利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和模糊性特征,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内含中国传统美学思维,创造出了独特的美感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17,(2):94-98
文质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先秦两汉时期,这一对概念主要用于称述人物或描述政治、社会生活,汉代以后,则常用于品评文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当与早期佛经翻译所引发的文质之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早期佛经翻译中关于文质的论争,主要见之于《出三藏记集》的记载;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走向"自觉"而引发的结果。可以说,早期佛经翻译所引发的文质之辨是中古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宜过高地估计其对中国古代文质论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鼓吹乐是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先用于军乐,后还用于仪仗、宴乐、宫廷活动。历代鼓吹都有曲词,宋代鼓吹曲采用依调填词的方式进行歌词创作,实际上是宋词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不同词牌构成的在某一次活动中有不同用途的一套词。  相似文献   

9.
原初楚声音乐与《今有人》所属的相和歌存在密切联系;二分节奏的楚辞“九歌”句型“○○○兮○○○”,通过对“兮”字的置换、改用叠词或联绵词、在“兮”字之前某个位置增添一个字等三种途径,实现向三分节奏的“○○/○○/○○○”七言句型的转换;楚辞体中的另两种句型“〇〇〇〇,〇〇〇兮”、“〇〇〇〇兮〇〇〇”,也是产生七言诗句的渊薮。七言诗源于楚辞体,可以在张衡《四愁诗》、曹丕《燕歌行》等早期七言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演进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重文词的运用,在屈赋其它二十四篇里并不明显;但在《悲回风》一文中却特别突出,疑非屈原所作。宋玉《九辩》及《高唐赋》中有类似《悲回风》之情形,而在刘向《九叹》之前的拟楚辞类作品里没有此种形态。《悲回风》存在明显的错简,"惟佳人之永都兮"之后的文字历来颇遭学者质疑。综合各种迹象,《悲回风》应系宋玉作品与屈原残缺的《悲回风》所拼接而成。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北宋时期,豫菜,店铺之多,不能遍数;规模之大,能容千人。著名的"杨楼"、八仙楼"、樊楼"豫菜馆客人常至千人。经营品种仅据《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就有280余种,技法可识别的有50余种"。集天下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这些条件使豫菜形成了色、香、味、形、器5性俱佳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在今年2月份本栏目的《外星稽查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外星的美国西部;在3月份的《最后的城堡》中,我们看到了在遥远未来重现的封建欧洲;而在《斗篷与棍棒》这一篇小说中,那被占领的城市灰暗压抑的场景、戒备森严的占领军总部、为敌人工作的"意奸"、英勇的地下抵抗组织,都使我们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沦陷区.如果把阿拉格换成纳粹德国,把里特·安换成希特勒,把拉艾弘换成凯塞林(二战时期德军在意大利的最高统帅),整个故事基本上也能讲得通.  相似文献   

13.
左思《魏都赋》:"丹藕凌波而的,绿变泛涛而浸潭。"李善注:"《尔雅》曰:'荷,芙渠,其根藕'。此文云凌波而的,即藕为遍名,非唯根矣。"(《文选》李注本卷六)案:李注搞引《尔雅》释语,原见《释草》篇:"荷,芙渠。其茎茄,其叶,其本葵,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意。"(的,或作"荡"。)《诗·陈凤·泽陂》:"彼津之险,有蒲与荷。"毛传:"荷,美渠也。"亦征引《尔雅》为释。《说文》。"荷,扶渠叶。"段玉裁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行。"此乃推求名物之由。汉语物名在由单而复的演变中,有一种常见的"种名十类名"的规…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重要认知学观点,他认为个体对自身的主观认同可以提升实际学习效能,这种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经验、间接经验、情绪和生理状态以及言语说服.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悲甘陵赋》、《愍征赋》、《鄠郊赋》是唐代已经亡佚的三篇辞赋,一度颇有影响,其中《悲甘陵赋》叙述安史之乱,《愍征赋》记载中和年间黄巢军陷长安事,二赋结合自身经历叙述社稷兴亡,是对《哀江南赋》赋史精神和悲怨传统的继承,《愍征赋》除继承《哀江南赋》的悲怨传统外,其遒逸凄艳的风格和用典艺术亦得益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以用典著称。统计辛词的事典,可以发现辛弃疾在运用事典塑造自我形象时,主要塑造了"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和"退隐闲居"这三种形象。  相似文献   

17.
王浩乐 《河南科技》2011,(15):28-29
<正>《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言行的记述,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所以,可以认为《论语》所阐述的思想最接近孔子本人的思想。一、《论语》的思想1.人具有社会性,都应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孔子认为,与人的个体性相比,人的社会性应当放在首位,在社会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包括国君,都应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2.提高自我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道家认为"有生最灵,莫过乎人".换言之,在神身上,人把握着人自己.宗教是记载人类自我主义历史中极重要的一章,神的世界反映着人的世界."西王母"作为道教女神之首,随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社会形态以及宗教意识的发展,陆续出现各种传说故事,透过不同时代的历史典籍,可发见"西王母"在演化过程中分别与黄帝、周穆王、东王公、汉武帝、玉皇大帝等配对或爱恋的传说,展现"西王母"在历史发展过程所被人赋予的丰富形象,并由此凸显华人的两性平权观念.  相似文献   

19.
激扬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但诗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政治外,《剑南诗稿》的内容多姿多彩,其中,讨论医药及养生保健的预防医学,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可惜世人多有忽视。陆游自称"三世传医久,事历百年中"(《即事》),出生于具有浓厚医学文化的家族中。他在《剑南诗稿》中,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思想,表现了自已对医学及养生保健事业的巨大热情,从而为人们的养生保健及益寿延年,从正反两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迪,具有现代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陆游同时又超越了具体的医疗技术层面,升华到医德医道的哲学层面,体现了诗人的济世思想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成国策·齐策一》有一篇独具风格的文章:《邹忌修八尺有馀》,清人《古文观止》改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今人选本亦多加选录,堪称一篇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名作。现在看来,此文之所以能引起选家的关注和读者的喜爱,除了故事的表层意义颇具文学趣味之外,其深层意义的儒家理想应是吸引选家和读者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所谓儒家理想,就是《礼记·大学》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观念和政治理想.邹忌的言行及故事的结局,几乎是"修齐治平"的逻辑展开和形象演示。当然,如果此说成立,又将产生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邹忌是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