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了湖泊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三种沉积相类型。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显示,各时期的古地理面貌主要受湖盆演化阶段和湖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长8长7期,为湖盆扩张强烈坳陷阶段,湖平面总体上升,以发育三角洲前缘、浅湖半深湖和浊积扇为特征;长6长4+5期,为湖盆稳定坳陷阶段,湖平面缓慢下降,湖泊退缩至南部边缘地带,以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长3长2期,为湖盆缓慢沉降萎缩阶段,湖平面快速下降,岸线大幅度向南迁移,三角洲平原进入研究区,沉积范围与三角洲前缘相当。古地理研究揭示的砂体展布规律对陕北斜坡油气富集带东南缘富县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剖面观测、岩心描述及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川西拗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沉积相类型、沉积环境的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砂岩碎屑成分分析及物源区构造背景的分析,研究区具有自龙门山前缘至盆地中部砂岩的石英含量逐渐增多、沉积岩岩屑含量逐渐减少的特征,物源主要为西部的龙门山,而北部的米仓山—大巴山对研究区的影响较小。(2)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四大类沉积相类型。(3)编制了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砂岩质量分数等值线图及沉积相图,据此认为蓬莱镇组各个时期的沉积环境及砂体展布特征主要受到湖平面升降及物源供给的控制。蓬莱镇组第一段沉积时期,主要以发育冲积扇—湖泊沉积为特征;第二段沉积时期,冲积扇沉积及河流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逐渐向湖盆推进,湖泊沉积的范围逐渐萎缩;第三段沉积时期,区内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范围逐渐萎缩,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规模较第二段沉积期增大,湖泊沉积变化不大;第四段沉积时期,主要以发育河流—湖泊沉积为特征,不发育冲积扇沉积,随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推进,湖泊沉积范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制:SQ1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南部整体开始下沉,湖盆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发育滨、浅湖相沉积,半深湖-深湖和湖底扇沉积;SQ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沉积特征与SQ1沉积时期相似;SQ3沉积时期,控陷断层活动减弱,湖面减小,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三叠系长8-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15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等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对环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为前三角洲沉积,长7油层组为半深湖—深湖沉积,并发育浊积扇,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在研究区西南部,浊积扇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东部。  相似文献   

5.
辽河油田茨79断块主要含油气层段为沙三1+2亚段,岩性为浅灰色细砂岩、砾状砂岩和灰绿色、紫红色泥岩的互层,沉积厚度受古地形控制.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并结合沉积层序和砂体展布特征,将该区沉积相解释为河流作用影响的滨浅湖沉积,除了发育障壁砂坝和砂滩砂体外,还受到岸上间歇性或小型河流的影响,但河流作用在该区尚未形成三角洲体系,主要储集砂体类型为湖滨滩坝和水下河道,油气分布受构造和沉积砂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前人认为Sunda盆地古近系Talang Akar组Zelda段主要为河流沉.本文通过对岩心的岩性序列与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形态组合与地震反射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古近系渐新统Zelda段主要为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在Zelda段沉积早期还发育代表盆地快速下沉阶段的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深湖以及浊积扇沉积.详细论述了Zelda段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地层水化学性质、油气运移及保存条件,揭示长8地层水与油藏圈闭演化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长8地层水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地层水矿化度、离子组合系数的平面分布规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对地层水化学性质、油藏保存条件进行综合研究。结果长8地层水水型为CaCl2型,靠近伊陕斜坡、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区矿化度高,钠氯系数、脱硫系数低,为较强的还原环境;天环拗陷轴部断层发育区具有矿化度低,钠氯系数、脱硫系数高的特点。结论研究区长8地层水分布特征受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较强,不同区域地层水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高矿化度区钠氯系数、脱硫系数低,反映较强的还原环境;封闭性好,油藏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坡折带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输导条件、封盖条件与圈闭条件,并对不同沉积时期不同坡折背景下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受海南隆起持续隆升和中部凹陷区持续沉降,及福山凹陷非对称拉伸应力的控制,在流沙港组沉积期,福山凹陷南部缓坡东、西部形成不同的坡折带类型:即西部受美台断层控制的断裂坡折带,东部受南部缓坡古地形控制的挠曲坡折带。南部缓坡坡折带控沉积作用受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给的影响显著,流二段沉积期控制作用弱,到流一段沉积时期显著增强,坡折背景下流一段低位期和流二段的浊积体形成机理、发育规模及展布样式也存在差异;因坡度、坡折面延伸规模及坡降产生的可容纳空间大小的不同,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控制了不同扇体发育规模及沉积相带纵向分异特征。南部缓坡坡折带是形成隐蔽油气藏富集带的有利地区。该研究结果将为福山凹陷油气藏勘探部署提供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带KL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及模式认识程度较低的问题,利用该区壁芯、薄片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结合构造演化、古气候和古地貌背景,在层序格架约束下研究沉积环境,分析其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混合沉积,形成于宽缓斜坡、亚热带湿润气候,兼具湖平面、物源、水动力条件周期性变化等条件;该混合沉积包括相缘渐变混合与原地混合两种沉积类型,互层式和组分式两种混合模式,以及4种混合样式。两种混合沉积类型沉积机理不同,混合模式及组合样式表现较大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储层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勘察、钻井岩心观察以及镜下薄片鉴定等方法,对盆地西缘上古生界的沉积体系特征及不同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演化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以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三角洲沉积和障壁海岸沉积体系为主。羊虎沟期,区内主要以潟湖沉积为主,可见条带状分布的潮道沉积,障壁砂坝沉积规模较小,东北部出现扇三角洲沉积;太原期,潟湖沉积范围相对缩小,中部地区自北向南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东北部扇三角洲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山西期,整体表现为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而西部和东部发育浅湖沉积;下石盒子期,北部物源供应充足,研究区自北向南依次发育辫状河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的浅湖沉积范围均有所收缩;上石盒子期,北部物源供应相对减弱,北部演变为曲流河沉积,向南依次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南部浅湖沉积范围整体向北部扩张,同时西南部也出现浅湖沉积;石千峰期,研究区北部沉积范围往南收缩,古地理格局整体表现为中部河流三角洲沉积,而西部、东南部和东部地区以浅湖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机制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297口曲线、5口岩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断层特征及活动期次、沉积微相和油水分布规律等成藏因素分析表明:T2断层具有平面密集成带、剖面"似花状"组合特征,油源断层多为受控于基底断层继承性活动的密集带边界断层;扶余油层发育西南保康物源控制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且垂向上发育先水退后水进的沉积演化序列,水退最大期位于扶I组7-扶II2小层.长10区块扶余油层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东北向的河道砂体匹配油源断层组成的优势输导通道(断层密集带)向长10区块远距离侧向运移,又由于凹陷阶地区断层密集带说明水构造反转作用多表现为"隆中堑"特征,整体处于构造高部位,因此油主要聚集在断层密集带上.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学》2017,(11):1858-1866
针对南堡3号构造区中深层东营组二段(Ed2)-沙河街组三段(Es3)沉积类型认识的不统一,在研究区8口取心井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及岩矿等资料,对南堡3号构造区中深层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深水滑塌浊积扇和滨浅湖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物源来自西南方向沙垒田凸起,SQ1层序和SQ2层序时期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SQ3-SQ7层序发育多期叠加的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浊积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受湖盆缓坡带构造背景控制.在此基础上,综合南堡3号构造区构造活动特征、湖盆边界形态、水体深度等因素,从典型地震剖面出发,建立了南堡3号构造区中深层坡折带控制的层序沉积充填模式,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湖盆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年来新补充的大量的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各期沉积相特征以及湖盆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以及三角洲沉积为区内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长10期以浅湖亚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为主;长9期发生湖侵,并出现油页岩沉积;长8期湖盆进一步发展,中心以浅湖亚相为主;长7期湖盆发育达到鼎盛,发育张家滩页岩;长6期沉积作用增强,湖泊三角洲建设进程加快;长4+5期发生又一次短暂的湖侵,三角洲建设进程减缓;长3期湖盆开始收缩,发生全区的三角洲建设;长2期湖盆收缩加剧,区内北部大部分冲积平原化,西缘、西南缘、东缘和东南缘具有不同程度的地层剥蚀;长1期盆地内仅残留3个内陆闭塞的浅水湖泊。研究认为,研究区延长组湖盆面积及深湖面积在长7期均达到最大,之后开始逐渐萎缩,长3期湖盆面积急剧减小,长1期湖盆面积达到最小,深湖已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4.
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新近系珠江组一段上部浅海环境下陆架砂体沉积特征认识不明确、岩性圈闭落实难度大等问题,在对区域地质、岩心、测井、地震及化验测试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对比分析方法,首次系统研究了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珠江组一段上部浅海陆架砂体沉积特征、展布特征并建立沉积演化模式,分析其沉积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珠江组一段上部主要发育滨外砂坝、潮流沙脊、风暴砂等三种成因陆架砂体,在粒度概率曲线、测井相、沉积构造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沉积特征。平面上滨外砂坝主要平行岸线分布,潮流沙脊垂直岸线展布,风暴砂规模小距离岸线较远。通过对研究区陆架砂体的沉积演化过程分析认为,浅海陆架砂体的沉积特征和空间分布受水动力条件和古地貌的综合控制,这对于在该区预测浅海陆架砂体分布并寻找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并对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储层、圈闭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研究区断裂可划分为三级及上、下两套断裂系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东营组沉积期是断裂活动高峰期;高活动速率主要同沉积断层下降盘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凹陷北侧不同类型断层边界决定了多种类型砂体发育模式,断裂作用控制了构造及岩性圈闭的形成,断裂及断裂砂体耦合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发育凹陷内部中央隆起区南北两侧“断控”双通道近源成藏、凹陷北侧陡坡带“断-砂耦合”阶梯状网毯输导远源成藏、凹陷斜坡下部“断控”前缘砂体源内成藏三种断裂控藏模式;凹陷北侧深层岩性圈闭、凹陷北侧陡坡带中浅部构造圈闭是后续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砂体特征不清楚,生产矛盾突出。因此,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50~100 m井距),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解释,从大地构造、古气候、湖泊类型等方面,对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中统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侏罗系中统沉积时期为地势平坦、温暖潮湿的浅水潟湖环境;其发育粒度细、分选磨圆好、泥岩呈暗色并含有生物碎片层的浅水三角洲相和澙湖相沉积,其砂体呈现出"星状"、"树枝状"、"网-带状"等特征;星状砂体主要为湖平面上升时期,波浪作用的结果;树枝状砂体主要为河控砂体;网-带状砂体主要为河流和湖浪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区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个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河漫、水下分支河道等10个微相;分析了各微相和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为开发、注水、气驱、聚驱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的地震资料解释、岩石组合类型、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延长组内共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延长组)、2个二级层序(长10-长7、长6-长1)、4个三级层序(长10-长9、长8-长7、长6-长4+5、长3-长1),建立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分析延长组各个三级层序构成及充填发育过程中的幕式构造演化、物源供给条件、湖平面相对变化及沉积充填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延长组层序充填发育模式,指出每期幕式构造演化下形成的三级层序中的体系域及沉积构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依据盆地单期及完整多期构造演化下,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层序结构及其沉积构成特征,认为多幕式的构造活动分异性以及复杂的构造分布格局是以上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化明确延长组地层在几个关键沉积期的底面凹凸构造面貌特征,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大量钻井等资料并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划分4个地层单元,即长10~长8、长7、长6~长4+5和长3~长1,定量化考察延长期湖盆在各层地层单元沉积末期的底面古构造特征。结果表明:长8沉积期末,地层底面构造高程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主湖盆范围的构造等高线在-600 m以下;长7地层沉积期末,整体表现为“南高北低”的古地貌特征,主湖盆范围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构造高程达-1 150 m以下;长4+5沉积期末,凹陷区分布在盆地西北区域、分布范围和构造高程差变小、约为200 m;长1沉积末期,地层底面构造面貌格局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古地貌特征,地层底面凹凸构造高程差为300~400 m。各沉沉积期底面凹凸构造发育,缓坡构造面貌区域是油藏分布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9.
惠民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四段下部洪水-漫湖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心、录井、粒度及古生物等资料 ,对惠民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四段下部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惠民凹陷西部沙四段下部发育洪水漫湖沉积。其主要特征为 :①岩石具有较高成分成熟度和较低结构成熟度 ;②发育重力流和牵引流兼而有之的沉积构造类型 ;③有丰富的生物扰动构造 ;④具条带状延伸的砂体形态。洪水漫湖沉积主要发育有洪水水道、洪水漫湖砂坪、洪水漫湖砂泥混合坪、洪水漫湖泥坪和漫湖风暴 5种沉积类型 ,根据平面及剖面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洪水水道及洪水漫湖砂坪沉积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是惠民凹陷深层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刘亚明 《科技资讯》2006,21(8):180-180
永北地区下第三系沙四沙三段沉积体系从水动力机制划分为湖泊、三角洲,冲积扇、河流、浊积扇等五大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城和湖侵体系域发育陡坡深水浊积扇,滨浅湖和半深湖水下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在湖进体系域以扇三角洲发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