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讨论的紧密精密卷绕是在分析研究逐段精密卷绕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新型卷绕控制规律。论述了这种紧密精密卷绕的基本原理、紧密精密卷绕参数的选择方法,并介绍了在化纤长丝纺丝机上实现紧密精密卷绕的单片微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粘胶长丝连续式纺丝机必须满足的设计要求,介绍了纺丝、后处理和卷绕等部件的基本型式,并对它们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式纺丝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卷绕系统中的收放卷张力控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张力的控制,提出了三种实用的解决方法,即应用张力传感器、超声波模块以及伺服电机,实现料带收放卷时的速度恒定,提高了产品质量.最后对三种实现张力恒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化纤卷绕过程的机电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卷绕速度控制的新方法.即通过对卷绕运动的分析,建立卷绕速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系统使卷绕电机在卷绕过程中按其数学模型运转,保持线速度恒定,从而获得良好的产品丝质量,这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纺纱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纱过程中,卷绕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筒纱成形、纱线质量以及布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了基于纱线张力检测的纱线张力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特殊的机械装置结合测距离传感器来检测纱线张力,通过以56F805为内核的嵌入式系统,采用空间矢量调制(SVPWM),实现对电机转速的全数字化控制,以达到纱线卷绕张力恒定控制.该系统具有电压和电流保护、错误报警等功能,实现了卷绕过程自动化.具有纱线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卷绕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在实际应用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织物卷绕过程中存在的卷形差、缝头印等问题,对织物卷绕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厚壁筒原理建立了布卷的卷绕张力数学模型.然后对比了等张力卷绕、锥张力卷绕、等力矩卷绕和幂函数卷绕下的剩余张力和层间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幂函数卷绕为最佳卷绕方式.最后,以剩余张力大于零、层间压力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优化织物卷绕张力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得到了最优的卷绕张力函数.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高速纺丝机卷绕张力控制器的三种设计方法:变参数PI控制、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及神经元自适应PSD控制。对三种控制方法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明三种控制方法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其中神经元自适应PSD控制器设计简单,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张力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阐明在高速纺丝工艺要求下,如何提供精确度高的、长期可靠运行的静止变频器以及如何实现卷绕张力控制系统的探讨。选择国内生产的可控硅,发展大容量的、经济的、线路简单的、稳定性能和换流能力强的变频器,以适应高速纺丝机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根据聚合物熔融纺丝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步法POY(预取向丝)/FDY(全拉伸丝)涤纶异收缩混纤丝熔融纺丝的数学模型,分别对POY和FDY的直径、张力、速度、温度、双折射率、结晶度在纺程上的变化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发现,在纺程上POY的直径、张力、温度、速度变化比FDY大;POY在纺程上可以形成良好的结晶和取向,其中结晶度可达到16%,双折射率可达到0.085,而FDY在纺程上的结晶和取向可以忽略不计.研究结果可为一步法POY/FDY涤纶异收缩混纤丝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以涤纶(PET)、水溶性涤纶(COPET)和锦纶(PA)为原料,利用双组份、双箱体复合纺设备,在4 500 m/min的纺速下生产单丝线密度dpf小于0.1 dtex的涤锦和海岛超细复合FDY纤维,其涉及的切片、纺丝、组件、冷却、卷绕等工艺条件和生产技术对纤维质量及后道开纤、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可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可实现双层缠绕功能的新型五轴联动数控缠绕机,包括收线系统、放线系统、张力器和控制系统4个部分.缠绕机控制系统采用上位工控机和下位多轴运动控制卡的主从式控制结构,伺服驱动方式采用脉冲加方向的位置控制方法,并结合纤维缠绕的动作要求编制逻辑控制程序.该缠绕机已成功投入使用,实际运用表明双CPU结构的控制系统具有开放性好、易于重构、集成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光纤环各类绕制方式对温度变化抑制能力的研究,得到四级对称绕制设备的具体要求。目前的光纤环绕制设备与其进行比较后,发现主要有以下缺陷:绕制过程中张力控制波动大、排线精度比较低和绕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完全。对光纤环绕制设备的进行改进:首先,建立供纤轮与绕纤轮之间速度差的数学模型;并经过仿真得到换光纤层绕制时必须改变供线轮的转速以保证张力的基本范围;而且使用舞蹈轮微控设备实现张力波动小范围控制。其次,采用光纤绕制检测设备实时检测光纤排线性能;并确定合适的滞后角度以实现高精度排线。最后,采用一从两主的电机控制方法实现光纤绕制设备的自动绕制。经过实验验证:该张力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层光纤张力的高精度控制,而采用该排线方式也可以完全实现高精度排线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线圈绕线设备在进行高精度绕线作业时,容易出现间隙错误、搭接错误等缠绕缺陷问题,为提高线圈绕制质量,提出了一种实时检测线圈缠绕过程中出现不同绕制状态并进行修正的方法. 该方法在分析线圈的绕制特点基础上,给出了漆包线缠绕缺陷的实时检测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视觉检测系统和绕线设备的控制系统. 该方法基于1×3模板提出了对预处理后的效果图轮廓点的提取算法;基于轮廓点拟合的绕制状态检测给出了修正方法,从而实现了线圈绕制状态的实时检测,并根据视觉实时检测结果修正错误的绕制状态. 通过视觉检测系统稳定性试验、系统准确率试验和正交试验的验证,该方法明显增加了线圈绕制的紧密性,使线圈绕制成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开关磁阻电动机(SRM)的输出转矩与绕组电流波形有密切的关系,进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SRD)的电机本体设计及功率变换器、控制器的设计,必须对绕组通电电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要使整个系统获得预定的转矩-转速特性,必须对电流进行合理的控制,本文在对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电机绕组电流控制方法,这无疑对SRD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带天轮的单容器提升系统动力学模型 ,设计出在预定的加速时间内 ,既使系统达到预定的运动状态 ,又使其振动大幅度减小的振动变结构控制算法 .计算机仿真表明 ,这种方法十分明显地降低了加速过程中系统的振动幅度 .  相似文献   

16.
逐段精密卷绕是一种最为先进的卷绕方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逐段精密卷绕的卷绕原理,并提出了应用单片机实现逐段精密卷绕的导纱机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磁悬浮轴承,提出一种对磁悬浮轴承转子模糊控制的策略.结合电磁绕组工作原理,采用自感式位移自检测系统代替专门的位移传感器,构成无传感器自检测磁悬浮控制系统,通过模糊PID(proportional,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并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模糊PID控制器整定参数的模糊规则及模糊控制原理,对系统进行了模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混合磁悬浮轴承系统具有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高速卷绕头是化纤纺织机械中的核心部件,目前不少化纤厂家使用的仍然是早期的卷绕头,已不适应当前高速纺丝的要求,亟需开发出技术先进的全自动换筒卷绕头。根据卷绕工艺和工程实际的要求,针对卷绕恒线速度控制及其抗干扰性能等核心问题,将自抗扰控制器控制算法引入到高速卷绕头控制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并且在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的FJQ29X型自动切换高速卷绕头上成功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实现卷绕头高速化提供了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9.
Manyproductsareneededtowindonareelinseveralindus triessuchasmetal,plastic ,textile ,rubber,electricwire,etc .Inordertoensuretheproductquality ,itisrequiredthatboththeten sionFappliedontheproductandthelinespeedoftheproductshouldbekepttoaconstantagainstthe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