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病理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是说头为脏腑清阳之气聚集之地.汗为阴液,由阳气宣发而充身泽毛,其本在营气,其启闭施行则责之卫气,即《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之说.而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若脏腑失调,气血乖逆,脾胃不健,湿热内蕴中焦痞隔,津行受阻,津液上达,从头部半边渗漏而成.可见头汗多因脾胃湿热,半边汗者,是由气血乖逆所致.  相似文献   

2.
陈芳茹 《甘肃科技》2004,20(10):173-173,171
低血压属中医“虚损”“眩晕”的范畴 ,主要是气血本虚和病后失调 ,脏腑亏损 ,久病不复而致 ,本病治疗则以调补脾胃和气血为主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衰竭是多种肾脏病晚期的严重综合症群,因肾脏排泄和调解功能失常,临床出现许多代谢紊乱的表现,常危及生命。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主要归责于牌肾功能的失调,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在急性期,因肺失宣肃而造成水湿内停,日久不去便可伤及脾肾,致使脾阳不振,难以运化水湿,肾气不足,开合失司、而使水液进一步滞留于体内,湿法内停,郁久化热,阳浊之气上逆,便可出现心悸呕恶,神昏等危象。故此临床护理上大体可将本病分为虚、湿、郁、逆四大类型,依据不同症型而采取辨证施护的积极方法配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分型及施护一、脾肾气…  相似文献   

4.
王氏等[1]于教材中提到: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主要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温中散寒、升阳举陷、温阳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及通经活络等功效因而常用于脾胃疾病如胃脘痛、腹泄、腹胀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类似于中医的消渴,是严重困扰二十世纪中老年人,而危害二十一世纪老龄化社会的一大病魔。估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患者将达到3亿人。届时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达到4000万人。为此发挥中医治疗消渴病的优势,大力研究开发防治该病的新药,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消渴是中医病名,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久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伤血淤,而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  相似文献   

6.
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滋养脏腑组织的重要物质。二者一阴一阳,相互生化,相互为用。血的生成,统摄和运行,靠气的生化与调节,气的生化和贯注,又靠血的营养与载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两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气分有病,常常波及血分,血分有病,亦常波及气分。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中的温法是指祛除寒邪、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主要作用在于回阳救逆,温中散寒。通法是多种治法的综合,包括攻下法、消导法、行气法、祛瘀法、化痰法、逐水法、利湿法等等。通法主要作用是使脏腑气血畅通,恢复正常功能活动。温通法适用于寒邪凝聚、阳气虚寒而引起...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位疾病。靳锋主任医师从事肾病临床工作27余年,学验俱丰,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到见解。糖尿病肾病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肾气虚,标实为燥热,早期为气阴两虚,渐至阴阳两虚。早期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注重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肾病全程中的运用。强调温补肾阳,并重视固护胃气,强调维护肾气,重视脾胃调理,提出"保护肾元、顾护胃气、温肾活血健脾化湿"的整体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江丽萍 《今日科技》2000,(10):32-33
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本证多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作,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以肾为关键。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肺受燥热所伤,治节失职,水液直趋下行,故小便频数;肺不布津,故口渴喜饮。胃为水谷之海,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大便干结。肾主水,又主藏精,燥热伤肾,气化失常,不能主水,故尿多:肾失固摄,精液下注,故尿有甜昧。消渴一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惧虚。根据本证“三多”症状的主次,…  相似文献   

10.
张新民 《兰州科技情报》2000,29(3):13-13,12
《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通脉,太冲脉中以时下,古有子”。天癸表气,血液会合充盈于冲任二脉,则月事应时而来。《内经》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是下……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焦,发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弱,天癸竭……”。说明盛气盛则精力充足,体质强壮,反之脏腑失养,毛发枯杭脱落形体日渐衰弱。  相似文献   

11.
库车坳陷秋立塔克盐构造形成过程物理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采集新生界岩石样品、盐岩样品并测定样品的岩石力学参数,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凡士林和松散的细沙为实验材料。采用砂箱挤压模型,对库车坳陷西段秋立塔克盐构造形成 过程进行模拟。实验表明:(1)在挤压构造背景下、边界条件合适可以形成库车坳陷西段秋立塔克盐枕构造。(2)实验中,随着挤压量的不断增大,盐枕上覆地层逆冲变形强烈,局部地层甚至卷入盐层之中,而下伏地层的变形强度较弱。盐岩本身的变形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与上下岩层的脆性变形明显不同。(3)随着变形的逐渐加强,局部的逆冲断层在挤压背景下可发生反转,形成正断层构造  相似文献   

12.
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乳食,均易引起腹泻。而腹泻又易伤耗津液,亏损气血,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危及生命,医者不得不引起重视。病因:本病的成因,大致可分为外感、内伤二大类。一、外感:以湿为主。因为脾的生理特点喜燥恶湿,宜升忌陷。如湿邪盛则脾阳受困,清气不升,运化功能失调,清浊混下面为泄泻。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湿胜则濡  相似文献   

13.
金水六君煎治疗老年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水六君煎出自明·张景岳所编著《景岳全书》。该方在老年病的临床治疗意义,是对老年体弱,脏气虚损导致的水湿痰饮停聚体内的病证,确有一定疗效。同时,老年病的实质,是本虚标实;老年病有关脏腑气血中,着重在肾、脾、肺三脏;老年病的特点,是由于气虚阻滞,功能失调而出现痰湿泛滥。故临床上应以金水六君煎加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脾虚证与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是中医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脾胃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但“胃主受纳,脾司运化”是脾胃生理功能的核心。中医学还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枢,疾病发生之由”,这些理论揭示了脾主运化与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现代医学认为,中医学的脾胃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多功能的综合单位。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证实,在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调节着消化系统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活动。但脾虚症与胃肠内分泌细胞之间的关系了解甚少,我们以实验性脾虚大鼠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学方面研究胃肠内分泌与脾虚证的关系。本文着重阐述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知识和实验性脾虚证中几种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热喔所统[注]处方组成诃子、山楂、川楝子各一两.方义泻火杀虫,消食化滞、散瘀止痛.主治发热。脾胃食滞用法一日2~3次煎服.[注]藏方名译音、下同.  相似文献   

16.
气化理论是中医比较完整的体系,它阐述了以气、血、津、精等为物质基础.脏腑、经络及各组织的气化运动为表现形式,在生理方面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阐述了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脏腑与各组织的功能活动,依靠气化运动来完成.在病因方面来分析,根据外感六淫、七情所伤的致病特点的不同,叙述了阳热升、阴寒降的致病规律.在病理方面阐述了气化升降失常的复杂过程.在指导临床应用中,与八纲辩证和其他辩证有机的结合.在治疗上根据上、下、表、里发病部位的不同,和病理过程中出现的气机上逆及下陷的表现,分别采取调和升降,调节开合的不同治法,宜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气体搅拌筛板萃取塔中,空气-蒽醌工作液-水三相体系的流体力学性能,讨论了气相、有机分散相和连续相表观流速对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相表观流速和有机分散相表观流速增大时,有机分散相滞液率均增大,而连续相表观流速对有机分散相滞液率没有影响.在有机分散相相对于连续相的相对速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方法.用该方法计算了文中实验物系和文献中提到的气-液-液三相或液-液两相体系的有机分散相滞液率,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及文献数据符合良好,相对偏差范围为4.9%~15.5%.  相似文献   

18.
自由电子气中由单个电子-空穴对激发的非弹微分逆平均自由程的标度性质滕礼坚侯氢罗正明(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电子与物质的非弹散射是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它使电子损失能量而逐渐慢化.非弹散射过程的微分截面、阻止本领是描述非弹散射过程的基本物理量.非弹微分逆平...  相似文献   

19.
<正> 《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说明在临床上必须详细地了解发病的情况和目前的症状,然后切脉。四诊合参,脉证兼辨,才能全面掌握病情。临证时以头晕为例其原因甚多,常见的有肝阳上亢,虚阳泛越,痰火上涌,血虚气陷皆可导致头晕。若不根据脉象和昏眩的证状作深入细致的鉴别,那么辨证就会辨之失误。如能认真体察脉象有如黑夜燃犀,则病情即无所遁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薯蓣丸方的药理作用及其证治。认为该方寓祛祁于邪虚之中,使邪去而正不伤,是一张注重脾胃、兼顾肺肾、熔补淀于一炉的效方。它完整体现了《金匮要略》的扶正培本思想。进一步探讨《金匮要略》扶正培本的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临床工作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