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奥秘和大脑的奥秘,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二大奥秘,尤其人类大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自我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在遗传上十分接近,二者在解剖、行为、发育及生理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9,(23):12-12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时光荏苒,我们再一次聆听了21世纪里的新年钟声。回首逝去的2003,科学的福祉赐给了人类的每一个成员。继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问世之后,美、日、德、法、英、中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2月12日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标志着人类在探索自身奥秘过程中又向纵深迈进了一大步。人类基因组蕴涵着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将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的地球及其生物的新证据。多项研究报告找到…  相似文献   

4.
经过长达7年的漫长太空之旅,美国宇航局“星尘”号返回舱顺利落在犹他州的荒漠中。人类首次成功采集并收回彗星样本。目前科学家们开始了分析研究工作,而这些“星探”们有可能在彗星样本身上发现生命起源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偷吃长生不老药而企望长寿的神话传说,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长寿仍然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生命科学研究课题之一.不过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加快进行,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生命已谜已经到了就要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了.  相似文献   

6.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引发了全球生物学家、生命伦理学者和社会公众等激烈的伦理论争。反对者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突破了不可逾越的伦理"红线",应当"全面禁止",理由主要有:改写人类进化方式;存在严重技术风险;违背后代自决权;导致人类社会新的不平等;损害人类的"基因完整性"与"人种完整性"。而支持者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有利于探究生命奥秘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科学及道德合理性,应当"全面开放"。面对这一巨大而深刻的伦理悖论,本文提出了"有限开放"的解悖路径,即实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差异性发展,使之"弃恶扬善",同时,构筑立体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监管体系,为其伦理悖论的化解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自然界最大的奥秘——和与人类最根本的福利——吃饭、穿衣、健康、长寿等——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总体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物理学和化学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在生物学中发生了一系列“爆炸性”的进展(主要发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整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大观园》2005,(16):38
当人们真正进入到生命科学的范围之后,会发现,一切是那样地令人激动和富有魅力,从而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着一步一步去深入地探索生命的奥秘。对于生命的研究在改善人类的状态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比如古诗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是“人生八十不稀奇”,又比如粮食亩产量近十余年里成倍增长,许多悲观学者所预言的“人类大饥荒”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9.
没有大胆的假想,就不会有新科学命题的诞生,假想往往是通向科学顶峰的翅膀.当人类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揭示宇宙空间某些事物的奥秘之前,人类运用假想的手段去设想推测和研究探索尤为必要.就太阳和九大行星的形成及九大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而言,古今中外的天文爱好者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对太阳和九大行星的形成及九大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如下假说,较符合事物发展和天体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当今高科技成果已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了极大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使人们从繁琐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生存;宇航技术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使我们的信息传播、资源勘探、气象预报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不仅使人类进一步了解了自身的奥秘,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而且甚至有了控制自身进化的可能.科学技术似乎变得无所不能,许多人幻想着科学技术可以使他们一切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11.
世界的附魅与祛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卢风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10):7-11,16
古人心目中的世界是附魅的,近代西方自然观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世界祛魅的过程,祛魅的自然观支持了科技万能论和人类中心主义,其根本错误在于缺乏对宇宙奥秘之无限性和人类理性之有限性的体认。承认了宇宙奥秘的无限性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便应承认宇宙的神秘性,便承认宇宙的神秘性未回要求回归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12.
高玉 《科学大观园》2012,(24):70-71
"人类基因组不再是一个空壳了。"国际科学界宣布,"DNA元素百科全书"计划(简称ENCODE)获得了迄今最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1,(11):23
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人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被丢弃的人体皮肤细胞与家兔卵母细胞结合,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这些胚胎可以用作治疗性克隆研究,获取人类胚胎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克隆出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但这一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布后,立刻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4位专家联合致电<文汇报>,认为该成果亵渎了人类尊严,是对生命伦理的"突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01,(9):45-46
解析人类基因组这部"天书"的梦想在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伴随人类跨入21世纪的脚步现已变成了现实.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方中心)也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迎来了她三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5.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20):58-59
<正>在上一次全球变暖中,人类的适应能力无疑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这次变暖发生在中石器时代(约15000年前~5000年前),当时居住在欧洲的人类在可怕的环境剧变中,究竟遭遇了什么?这是考古学上最恒久的奥秘之一。为了破解这个奥秘,考古学家希望能找到当时人类的遗存来了解当时的人们吃什么,他们的饮食如何随着气候变暖而改变,有哪些疾病困扰着他们,绝望是否引发了暴力,他们具有怎样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本委员会接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权利的普遍宣言》和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原则: ·承认人类基因组是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 ·坚持人权的国际规范, ·尊重参加者的价值、传统、文化和人格,以及 ·接受和坚持人的尊严和自由; 同意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关于遗传研究正当行为的声明”,“关于DNA取样:控制和获得的声明”,“关于克隆的声明”,和“关于利益分享的声明”。 本委员会根据上述原则和文件就人类基因组及其成果的应用达成如下共识: ·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价值和社会伦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回顾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过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探讨了人类基因组破译的巨大的医学和生物学价值及经济价值,分析了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可能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离探索火星的梦想更近一步。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用一首长诗《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尽管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太阳系的引力维系着八大行星绕其公转,然而关于生命、人类、太阳系乃至宇宙的起源,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9.
大千世界,气象万千,生命的奥秘吸引着无数学者为之奋斗!王文采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宁静致远,用最纯净的内心追寻着生命的源泉。他淡泊名利,跋山涉水,只为揭开生命的精彩瞬间。他用脚步丈量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用执着奋进成就毕生的事业追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6,(19):34-35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研究一直被喻为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由此,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和“两弹一星”一样,中国人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被负载了很多意义:科研的,民族荣誉感的。尤其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这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几乎是零距离的接触。直到这么久过去了,这也是对中国在科学领域里做出世界上第一流成绩的一个最好证明。这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