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频感应电炉中性成型炉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频感应电炉用中性耐火材料的化学成分、颗粒级配及物化性能进行了科学的实验研究和论证,综合概括了成型坩埚打结工艺。经工业性实验验证该成型坩埚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指标。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侧重实践,远程教学要落实这个目标,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与虚拟技术,改革授课内容及考核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中频感应电炉炉衬工况条件分析,经实验研究,采用近扣性Ⅰ级高铝质耐火材料作为炉衬材料。其合理的颗粒级配比例为粗、中、细、粉的25∶35∶10∶30。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炉衬材料能熔炼酸性和碱性两种合金。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频感应电源的负载等效电路及其参数变化;研究了并联和串联两种逆变电路的电流波形及半桥串联逆变电路的调功方式.通过比较证实,串联谐振中频电源比并联谐振中频电源更节能. 相似文献
6.
7.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7,(Z3)
长城钢厂和北京钢铁学院合作进行的“电炉冶炼部分合金钢工艺改革”获得成功,经过三年的生产实践和理论分析,找出了冶炼规律,取得了冶炼周期每炉缩短50分钟左右,吨钢电耗平均降低54千瓦·小时。脱氧剂等原材料消耗明显降低,吨钢冶炼成本降低约7元,炉前工人劳动强度也相应减轻,钢的化学成分、低倍组织、机械性能、高倍检验等质量参数,均符合质量要求。 对35吨电炉冶炼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从理论上深化了以O_2代矿脱碳、降低电耗的认识。找出氧化期脱碳量与带入还原期氧化期渣量呈线性关系,用回归出来的数学关系式分析还原期回磷和硅的消耗损失的关系是相符的。在研究中发现还原期脱除渣中不稳 相似文献
8.
9.
10.
分析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以典型(代表)产品为线索,通过对产品的测试实验和比较,从而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将实践、知识、理论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宁波制钳厂生产的钢丝钳,要经过热处理车间调节处理,使用的长电炉功率75千瓦,一天二班12小时,每天耗电900度,每月耗电2万3千度,是只“电老虎”。在节能活动中,电工和热处理车间有关人员,通过分析,认为这只“电老虎”电耗大的主要原因是密封保温不好,炉内大量热量散发到炉外。针对上述现象,宁波制钳厂电工间电工 相似文献
12.
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从事计算机销售、采购、组装、维护维修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当前就业形势下,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就要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主要从教师、教材、教学活动及考试考核等方面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改革观点。 相似文献
13.
14.
刘维学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381-384
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角度出发,针对该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结合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倡导的"三点式"教学方法,对如何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加强实践性教学模式和教材入实验设备的更新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1995,(1)
喷补料选用 MgO 含量高,杂质低,体密高的电熔镁砂或烧结镁砂为原料,配以合适的粘结剂、促凝剂,以合理的颗粒级配,具有附着性高、烧结好、不剥落、耐机械冲刷和炉渣侵蚀,不污染钢水等特点。在热态情况下补炉后不需专门烧结时间就能加料继续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炼钢炉作业率,减少停炉维修时间。喷补层烧结5分钟后有较高强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与经济建设最紧密联系的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是信息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基本要求。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应用性,采用什么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借鉴德国K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思想,从对学生职业能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平衡和学生职业认同感四个角度出发,对其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在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两届计算机专业学生中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此课程教学改革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浅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实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培养课程,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我们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计算机市场发展趋势,就如何改进以往的实验方式,怎样开发新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罗逸甫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143-145
以我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结合笔者的课程教学经验,从师资、教材、课时分配、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课程考核办法等六个方面论述了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通过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希望能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