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配网故障抢修作为配电生产常规性重要工作,具有全天候故障响应、直接面对用户、故障情况多样、作业环境复杂等特点,如何快速地安排检修,使停电损失降到最小,有力地保证用电安全和供电可靠性,这是供电企业的重要工作。该文研究基于GIS的配网抢修指挥业务关键技术,从企业的实际应用出发,利用GIS的拓扑信息以及相关业务系统实时数据信息分析客户报修内容,定位故障点,并利用地理图形调度抢修资源,安排最快的抢修驻点的抢修队伍去进行故障抢修,并利用GPS定位在GIS图形上实时跟踪抢修车辆的出发、到达现场的现场抢修进程,达到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抢修处理,提高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车载GPS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GPS、GSM/GPRS、GIS与计算机技术研究设计的对车辆进行导航、定位、调度、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车辆上的移动车载台可实时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获得自身的位置信息,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以短消息或GPRS形式传送到监控中心,并显示出来,而无线网络又可将监控中心的命令发送到车辆,由车载台执行。它是基于GIS平台,以功能强大的GIS软件--MapInfo为基础,利用高级编程语言Delphi进行开发,并在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的支持下运行的。  相似文献   

3.
电力抢修监控调度系统中通讯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GSM,CDPD,800M集群系统作为基于GPS的电力抢修监控调度系统中的通道的利弊,提出并论证了采用GPRS以及CDMA等3G数据通道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利用GSM移动电话网做为通信媒介,利用GPS定位技术以及GSM移动电话的短信息功能传送GPS定位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电力抢修车位置的跟踪、监控、报警求助、信息服务、抢修调度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车载GPS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GPS、GSM/GPRS、GIS与计算机技术研究设计的对车辆进行导航、定位、调度、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车辆上的移动车载台可实时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获得自身的位置信息,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以短消息或GPRS形式传送到监控中心,并显示出来,而无线网络又可将监控中心的命令发送到车辆,由车载台执行。它是基于GIS平台,以功能强大的GIS软件——MapInfo为基础,利用高级编程语言Delphi进行开发,并在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的支持下运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WMMP协议,设计了一套危险品运输车实时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由车载定位终端和车辆监控中心服务器组成,车载定位终端对车辆实时信息进行采集和发送,监控中心服务器接收车辆定位信息并进行处理.通过监控中心GIS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所监控车辆的运行情况.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公路货物运输动态跟踪系统监控中心应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监控中心是公路货物运输动态跟踪系统的中枢,能够实现车辆监控、货物信息查询、货物动态跟踪等功能。在分析监控中心货运信息数据库、公路电子地图数据库建库的基础上,利用VB6.0和MAPOBJECTS2.0控件开发了单机版监控软件的GIS模块和货运信息管理模块,基于实验数据,模拟了车辆单点定位、车辆监控和货物跟踪功能,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奠定了基础,在陕西省公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研究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集成GPS定位技术、GPRS通信技术和GIS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车辆监控终端系统,可实现全天候GPS定位和车辆实时监控等功能。整个系统由车载端和监控中心两个部分组成。车载端以三星公司S3C2440处理器为开发平台,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负责GPS定位信息的采集。监控中心包括通信服务器、监控终端和数据库,其中通信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的接受、转发和存储,数据库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配合监控终端进行车辆的调度监控。车载端和监控中心之间通过GPRS进行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8.
在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中,GIS监控中心应用软件的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给出了GIS应用软件结构设计框架、数据库和主要模块设计以及客户端电子地图的集成.  相似文献   

9.
基于GSM网络的GPS车辆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阐述了一种采用车载台—基站模式的远程车辆监控系统.车载台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和行驶方向等数据;监控中心与车载台之间通过移动通信网的短消息(SMS)业务交换命令和状态数据;监控中心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把车辆的状态数据非常直观地展示给用户,同时还提供各种针对地图的其他功能.系统的资金投入少、运营费用低、覆盖范围广、稳定性高、实时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程滨 《科技信息》2011,(17):I0357-I0357
本文通过对本辖区110kV、35kV、10kV供电线路带电事故抢修和停电事故抢修中安全事项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停电事故抢修。(带电事故抢修不做阐述)及常见事故中抢修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使抢修人员在事故抢修时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事故抢修。  相似文献   

11.
电梯轿厢随行电缆有碍美观且需要定期维护,为了摆脱对随行电缆的依赖,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电梯轿厢无随行电缆非接触供电系统,采用高频松耦合变压器实现电能的非接触传输.电梯轿厢升降运动时利用蓄电池的储能供电,非接触供电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在每个楼层平层静止时,系统收到电梯平层信号,系统启动供电并对蓄电池充电.这种供电方式可以提高供电效率,减少高频电磁污染.分析了松耦合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工作气隙、工作频率、补偿电容等对供电效率的影响.根据系统要求设计了简单高效的大功率开关电源充电器,稳压效果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2.
从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方面描述了一种用单片机实现手持设备电源管理设计方案:设备关机后,待机电源为掉电模式的单片机供电,使用电源开关按键产生中断实现设备开机;设备开机后,单片机和CPU模块通过串口传输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实现外设电源的动态控制和设备关机;使用查询方式判断电源开关按键的关机动作,通知CPU模块和实现设备的强制关机.这种方法为不具备电源管理的电子产品增加此项功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电厂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对水电厂设备运营、发电量、输电量、电厂监控、状态监测、诊断维修、水情测报等信息系统相集成,在系统结构及运营机制上提出了水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网络设计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4.
周成虎  李娜  瓮嘉民  陈冰洋  张昆 《河南科学》2011,29(10):1227-1230
为了能在汽车的引擎盖等活动部位装设车灯,给出了一种无线反馈稳压的非接触供电车灯电路.无线反馈稳压电路通过无线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稳定负载功率的目的,实验证明电路可行.  相似文献   

15.
鉴于太原汾东商务区的负荷性质和负荷密集程度,结合太原南部地区电网现状及远期电网规划,研究了汾东商务区2020年电力需求状况,并对该区域的供电电压等级、供电方案及互供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可以满足该商务区负荷发展之电力需求的供电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电源结构复杂,需要对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结构进行分层,导致现实中设计变电站交直流电源分层结构成本高,因此提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设计变电站交直流电源.根据Multigen Creator所创立的变电站实体和场景模型,利用Unity 3D仿真平台实现虚拟变电站各种功能,在变电站三维虚拟场景与各项辅助功能下,构建分层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厂中配电站的电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LC的一种电量监测的实现方案:多个配电站分别配置一台PLC,通过网络模块互连,形成单层多位结构.各PLC实现电压、电流、温度、回路状态等的测量控制、实现补偿电容分段投切自动控制.总值班室PLC还实现数据汇总、历史数据保存、数据循环显示、对全厂回路操作以及与上位机通信等功能.用PLC模块构成多路模拟量巡检,用动态I/O模块实现LED显示及扫描键盘按钮,使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方案在一个制药厂能源管理中得到应用,系统至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8.
林云志  李磊  赖一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1):13009-13014
传统的超级电容有轨电车一般采用接触轨或第三轨的方式进行供电,这两种方法普遍存在电刷磨损、断轨产生电弧、摩擦发热量大等问题。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针对超级电容有轨电车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首先,通过对该装置的系统构成和电路拓扑结构的分析;其次,根据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功能、输出输入特性要求,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获取了该装置的系统传输效率与空间磁场矢量;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系统效率和传输最优距离。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无线传能装置的系统效率达到80%左右,可用于超级电容有轨电车的实际供电,为超级电容有轨电车采用无线传能技术替代接触轨供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智能仪表抗电源干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开发微机流量积算仪时,用电源电压监视芯片TL7705及EEROM构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抗电源干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供电系统无功功率与谐波的危害以及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在工程上采用分散无功补偿的可行性和设置滤波器的必要性,指出了加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是供电系统建设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