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赏识教育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也就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民族地区高校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弱势群体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赏识教育对该群体健康成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在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体育也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的运用,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5):102-104
体育生活化教学是现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更是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实现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保障。因此,在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中开展体育生活化教学,就要树立"生活在先"的教学理念;以"为生活"设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则要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主观幸福感;培养学生形成以体育作为生活方式及相应的健康行为为己任的教育意识,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触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提高并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不高,学习热情难以调动等情况,分析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访谈等方法,对北京市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在高校的发展状况,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健身问题打下基础,更好的指导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体育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学生自身身体、生理、心理方面是内在原因;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体育教师、体育成绩评定等是外在原因.针对成因提出了采用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多种角度激励、精选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评价等教学策略,以维护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权益,体现体育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的提出,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乃至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开始结合自己的教育领域,研究和探计如何进一步完善赏识教育,如何有效地实施赏识教育。笔者结合自己所从事的高校教育,谈谈在高校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在高校教育中实施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试谈体育教学与弱势群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部分学生由于伤病或功能性障碍等原因,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甚至与体育活动绝缘,从而身体素质每况愈下。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希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同时重视伤病的预防处理,让其身心愉快地投入体育锻炼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找出体质弱势群体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其进行一年的个别对待教学,并对一年中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效果明显,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与终身的影响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将翻转课堂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当中去,科学设置体育课程、合理把控教学过程、优化体育教学评价,能够使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进而因材施教,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都大有裨益,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技能与方法,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本文对普通高校如何有效地利用体育社团作为德育载体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钟晖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5):152-155
在高等教育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离不开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成为促进高校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法。因此,构建高校赏识教育管理模式很有必要。高校用赏识教育来赏识、管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学生的现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生态轨道。构建赏识教育模式须坚持爱心信任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科学辩证原则,在不断的“渴望——实践——新渴望——新实践”中不断将“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3.
高校美术鉴赏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琳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28-131
美术鉴赏课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却存在教学资料、设备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师资等问题,需要学校在经费、师资建设上长期投入并扶持。  相似文献   

14.
具体阐述了健康的概念,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提出了高校体育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体育理论课上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的基础知识教育;在体育实践课中利用集体项目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利用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和越过障碍等项目改变大学生孤僻和恐惧心理;利用多种形式在全校形成健康教育的氛围,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体育院校(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体操不仅承担塑造学生强健体魄,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任务,还担负着学生人文思想教育的重任,文章通过对人文教育的审视,以时代变迁为主线,将近代体操课程人文教育理念划分为4个部分,彰显了体操发展与时俱进的理念,同时对现阶段单科性体育院校体操教学中人文教育面临的境况进行了探析,发现体操...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中的美感教育主要是指协调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的、娴熟的、敏捷的优美动作,以及坚毅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教师要讲究讲解语言美和动作示范美,力求教态美,注意教学方法美和场地器材布置美.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同时也是高校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利用体育学科优势,加强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加强教师人文素质修养,建立多方面参与的高校体育运行机制,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措施可以促进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传统名画赏析不仅是对艺术表现方法和绘画技巧的学习和了解,而且它可以更直观更直接地帮助特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其中重要的是帮助特教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塑造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卓莉 《科技信息》2008,(35):202-203
对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体育教学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论述,阐明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揭示了体育教学和非智力因素的辨证关系,总结出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6种具体方法,以期为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程梅 《山西科技》2007,(4):74-74,79
诗词鉴赏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规律,讲究方法,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一些强化训练,是可以轻松应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