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80后"已经成为主体。文中分析了"80后"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并提出了对这支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何小梅  廖志浩 《科技信息》2007,(32):230-230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众所周知,但如何进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成了稳定辅导员队伍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结合辅导员工作的范围和现状,辅导员"介入"两课教学应成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如今,"90后"学生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主体,而"80后"新任辅导员也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军训是"80后"新任辅导员与"90后"新生在适应期内共同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军训期间,"80后"新任辅导员恰当的角色定位,及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能量,既对"90后"新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之后的各项管理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包雅玮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56-158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目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自身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整体待遇偏低、理论学习滞后、人员不稳定等问题,队伍建设陷入结构性困境。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提高认识、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实现高校辅导员建设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5.
罗燕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79-80,90
通过剖析"80后"辅导员现代价值观与"90后"大学生后现代价值观显现出的心理特征,分析"80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优劣性,旨在探索出实现大学生发展成才与辅导员队伍健康成长双赢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进一步实施扩招政策的作用下,高等院校门槛降低,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当中进行学习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这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属于新一代的"90后",这些学生受其自身特殊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定的挑战。为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良好发展,如何在切实结合"90后"大学生实际需求、把握"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来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体——辅导员队伍进行建设和完善,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直接关系着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辅导员队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所暴露出来突出问题的探究,详细介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和建议,以更好的应对"90后"大学生特殊心理对其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杜传梅  岳丹  王惠艳  尹楠 《科技信息》2010,(25):118-11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辅导员队伍中定位不清,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发展平台较窄等现状,笔者从强化思想素质、加强能力培养等几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8.
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解决辅导员工作不深入、成效不显、队伍不稳定的有效途径。可以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准入机制、科学的甄选方法及激励机制的构建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本队伍,而出生于80年后的一批高校辅导员则是这支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做好对80年后高校辅导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应结合他们成长的时代特点和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特点,从理论学习、尊重个体、完善机制、提供学习培训、以老带新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长期存在"非专业化"、"非职业化"倾向,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学生成长成才。本文从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对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建设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中标 《科技信息》2012,(19):9+34-9,34
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及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历经几年的探索,虽然成果颇丰,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专业化定位模糊,职业认同感缺乏以及职责泛化等。要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果,就必须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首先,通过相关机制的构建明确辅导员专业定位;其次,从意识层面的关注、分配体制的完善以及工作量化对比等多方面培育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感;最后,在制度上对辅导员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并采取有效措施把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高校辅导员及其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弘扬大爱精神,端正辅导员价值取向就成为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有准确认识大爱精神,贯穿到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提升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辅导员人格魅力,认清辅导员工作价值,找准定位,辅以完善的辅导员发展机制,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原理"课是"05方案"的重要课程,难度和跨度大。强化专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理顺教材逻辑,驾驭教学内容;加强团队合作,实施集体备课;推行教学比武,切磋教学艺术是推进"原理"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问题,接着阐述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义,并就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建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控制模型,从控制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管理问题,提出的相关控制机理和控制方法,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面临角色定位误区、队伍结构不协调及队伍缺乏稳定性等严峻挑战。面对以上挑战,需要将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从普通职业转向专门职业。对此,既需要将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化定位,也需要从知识、年龄、学历以及专职与兼职等方面对其进行结构调整,同时,还需要在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道"是老子的核心话语,老子通过"道""天地"与"人"的比较来完成对人类社会政治的建议与批判。老子在《道德经》里给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在层次上极为清晰的三种秩序与价值,在它们之间互相的张力之中实现了某种平衡,从而游刃有余地出入其间,体现出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的中国随着殖民扩张和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新思潮的涌入,西洋歌剧开始大量进人中国,一种新型的音乐艺术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且冲击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歌剧"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熟悉的新型音乐艺术和新名词走入中国人的视野,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依托对中国歌剧诞生的自我"身份"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搞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关乎民生幸福与城市形象。河北省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行政性事务繁多、活动经费不足、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不高等,可考虑采取"立项式"管理与"活动式"服务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