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稳定法测定导热系数的实验中,确定热损误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作者对导热仪的热损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出热损误差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热变形实验装置的测量精度,分析了热变形实验装置中的误差因素,采用石英棒标定方法,依据数学模型,对电感测头及测杆引起的误差给予补偿.该方法使测量装置满足材料热膨胀系数和复杂形体的机械零件的热变形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流计标定装置。在对被标热流传感器进行传热分析和数位计算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装置的结构原理。指明当控制室控制在要求温度时,可消除被标热流计的侧向热损,因而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建筑热工用动态热流计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首次研制了建筑热工用动态热流计,设计并制造了标定装置,研究了以系统辨识理论为基础的标定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动态热流计及其标定方法的可靠性,标定实验结果表明,热流计动态特性及温度误差均能满足建筑热工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体温计生产中由毛细管直径及水银玻璃包的容积存在一定误差所造成的各体温计刻度的不一致性,及基准刻度标定困难的问题,研究和开发了基准刻度动态标定方法和装置,设计了自动标定生产线。该生产线由控制系统、恒温加热装置、图像识别系统、随行夹具、输送装置、自动标定刻线装置等组成。该装置可自动刻画出每个体温计上各不相同的两条基准线,为后续分号工序提供了可靠依据。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和装置能有效减少生产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托盘是称重传感器误差标定装置中的关键传力部件,满足应力应变限制条件是保证标定质量的基础。用UG对称重传感器误差标定装置的托盘建立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出托盘应力、变形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在ANSYS Workbench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输入参数与应力、应变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优输入参数。结果表明此优化方法可以减少托盘约7%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平面标定技术在车轮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标定是系统所成图像和实际被测尺寸之间实现高精度转换的关键过程,该文根据火车车轮热态检测系统的测量要求和具体结构特点,利用多控制点靶标,设计了平面直接映射标定方法;专有测试样板的评定结果表明,该种标定方法的标定误差标准差小于0.08 mm,满足车轮热检系统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台在连续转动过程中利用内外两个测量架同时测量内外表面的三坐标测量机,研究了其误差补偿.研究中发现在空间不同高度处测量结果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测量轴的z向运动轴线与回转轴线之间的不平行.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设计了一种具有上下两个标准环的标定装置,根据两个标准环的测量结果对热误差及其引起的z向运动平行度误差进行补偿.为了减小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每天开机时或温变较大时,进行一次自动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小了上述误差,将不同高度间测量数据偏差控制在0.015,mm以内,满足了测量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Delta机构的闭环自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无需外部位姿测量设备的Delta 机构闭环自标定方法.该方法用一种简单的锁紧装置依次轮换锁紧机构的某支链平行四边形架,同时将Delta 机构改造成2自由度的空间机构.根据冗余支链的传感器输出与标称模型输出的差别来辨识机构参数误差,并将误差传递雅可比的条件数和奇异值的综合值作为标定点集的选取原则,使标定过程对噪声不敏感,有效地提高了标定的精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标定前、后的模型误差最大值的比值为9 6,即机构的精度提高了近10 倍,而重复定位误差小于0 07 mm.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液体微机计量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计量液体的重量和体积,可进行三个货位的自动标定和温度误差的补偿,还可以与管理机进行接口,实现企业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开式系统中水膜闪蒸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选择如下:循环水过热度为1~15 K;闪蒸室压力分别为20.4、30.2、47.4 kPa;水膜厚度分别为100和300 mm;循环水流量分别为0.028、0.056、0.083 kg/s.实验结果表明:闪蒸换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60~140 kW/(m2.K),并随过热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闪蒸室内饱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水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实验结果,基于闪蒸过程类似核态沸腾,给出了换热系数与各影响参数之间关系的实验关联式,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27%.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换热器进行火用平衡分析 ,推导了换热器内部火用损失的计算公式 ,结合实例计算出了某换热器内部火用损失的具体分布及热力学效率 ,根据计算结果评价了换热器热力学完善程度及节能重点 ,为制订节能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煅烧石油焦颗粒间接触特性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构建了换热器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了颗粒间接触(接触面积系数)变化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积系数的增加,颗粒间接触越好,导热能力越强,颗粒层平均温度降低速率、蓄热量减少速率明显加快,固相平均传热贡献度、壁面综合传热系数和放热率增加,有效换热时间下降,当接触面积系数由0. 03增加到0. 07时,固相平均传热贡献度由83. 4%上升到90. 5%,壁面综合传热系数由12. 7 W/(m2·K)增加到27. 1 W/(m2·K),放热率从83. 79%增加到98. 2%,有效换热时间从8. 02 h减小到5. 07 h。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influences of condense heat recovery system on the environment.Aiming at the damage of the condense heat to the environment,an entropy of re-source loss and an emission entropy from the condense heat recovery system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 were introduced.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tropies,we developed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parameter i-dentifieation.called the composite influence coefficient,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By simulation,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s that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 is one of the powerful methods for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to compute the damage entropy of the condense heat,with the largest training error being-0.025(the relative error being-3.56%),and the biggest test error being 0.015(the relative error being 2.5%).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获得错流式微型换热器温度分布、总包传热系数和传热单元数,给出了总包传热系数关联式,通过一维对流一导热耦合模型给出纵向导热影响系数K.K为流体质量流量、流体比定压热容、流体和间壁固体热导率及换热器结构尺寸的函数.用K和关联式求得的总包换热系数相乘的方法预测错流式微型多通道换热器的总包换热系数,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水泥熟料堆积体换热规律的研究中,其强制对流换热系数是重要参数之一,针对目前没有关于篦冷机内水泥熟料堆积体的强制对流换热关联式的现状,通过实验获得了适用于水泥熟料堆积体的强制对流换热系数。首先,通过渗透率实验得到了能够有效表征水泥熟料堆积体宏观物理特性的最小单元体——体特征元,由此确定了换热实验料筐尺寸;然后,基于自主设计的对流换热实验装置,通过测量水泥熟料颗粒温度及出入口空气温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牛顿冷却公式分析得到水泥熟料堆积体的强制对流换热系数为19. 13 W·m-2·K-1。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行搭建的蒸汽–兰炭气固换热实验系统,研究了整个料层内兰炭与蒸汽的换热及余热回收特性,分析了颗粒平均粒径、料层厚度、蒸汽流量对兰炭余热回收量和蒸汽?增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换热时间的增长,料层整体平均温度以先快后慢的趋势逐渐降低,有效换热系数逐渐减小,热回收量和蒸汽的?增上升;增加料层厚度、减小兰炭颗粒的粒径、提高蒸汽流量有利于有效换热系数的增加,有效换热系数的范围在3.5~52.0 W/(m~2·K)之间。此外,拟合出了粒径、料层厚度、蒸汽流量、料层整体平均温度与有效换热系数的实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非牛顿假塑性黄原胶溶液中最大叶片式搅拌桨的传热性能.考察了此桨在黄原胶溶液混合过程中的功耗、气含率、氧传质系数KLa等的变化规律以及通气和不同搅拌转速对搅拌釜内传热过程的影响,测得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温度场及传热系数,建立了Nu和Re,Pr之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最大叶片式搅拌桨的传热系数可以达到250W/(m2.K),能够强化高粘假塑性流体的传热过程.  相似文献   

19.
流动型量热法测量液体比热容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流动型高压液体及其混合物定压比热容的测量装置.该装置测量压力可达12MPa,温度范围为260~470K.利用所建的装置测量了纯水的定压比热容,测量结果与文献值比较其偏差在±0.6%以内.该装置的建成为进一步开展液体及其混合物定压比热容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文中给出了利用该装置测量HFC152a/HCFC22混合工质定压比热容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