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总是有梦的。在中学时代,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高考时,我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但未被录取,却"蒙"上了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我是浙江农村鞋匠的孩子,完全靠国家助学金完成得学业,是在老师的辛勤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可是,我做梦也没想到过当什么外交官。1973年我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1973年~1979年,在外交部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工作;1979年~1983年,在驻苏联使馆任随员、三秘、二秘;1983年~1991年,在外交部苏联东欧司苏联处任副处长、处长、参赞;1992年~1994年,在外交部东欧中亚司任副司长;1994年~1996年,在驻俄罗斯使馆任公使衔参赞、公使;1997年~1998年,在外交部东欧中亚司任司长;1998年~2000年,任驻乌克兰大使;2000年~2003年,任驻波兰大使;2003年~2005年,任驻哈萨克斯坦大使。2006年退休,被授予外交部"优秀外交官"称号。撰写"中苏中俄关系演变实录"系列文章(《世界知识》将不定期连载),主要是想将自己外交生涯中亲历、亲闻的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外交事件如实地整理记录下来,试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上世纪50多年来中苏、中俄关系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希望这些史实能对年轻一代了解历史有所禆益。这也算是我对心爱的外交事业的最后一点奉献。——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2.
1948年~1949年任香港《文汇报》翻译、编辑。1949年任《南方日报》编辑、总编室副主任。1952年调入外交部。1953年~1961年在中国驻印度使馆任三秘、二秘。1961年~196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四处处长。1964年~1967年在中国驻印度使馆任一秘。1973年~1975年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1975年~1977年在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任一秘。1977年~1983年任联合国总部安理会司副司长、维和行动副秘长办公室司长。1984年~1987年任中国驻丹麦大使,兼任驻冰岛大使。  相似文献   

3.
5月10日,就在他刚从南非卸任回国仅一个多月,中国外交部发言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他被中国政府任命为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表,围绕达尔富尔问题展开工作。他是资深外交官,在外交战线上整整工作了35年,他熟谙非洲事,曾任驻津巴布韦大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和驻南非大使。他一头扎进了"达尔富尔事务"中:接触苏丹政府高层,实地考察达尔富尔难民营,到美国、法国,协调各方意见,并同各媒体打交道,做增信释疑的工作。一时间,"特别代表"成了苏丹问题上的外交明星。他就是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  相似文献   

4.
石建国 《世界知识》2011,(20):58-59
刘师舜,30岁担任外交部重要角色,曾任欧美司司长十年。1941年被任命为驻加拿大首任公使,1944年任大使。期间,多次在大型集会上发表演讲,为争取各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奔波忙碌、尽显外交才能。此外,他还积极与加拿大当局交涉,废除其在华特权及对华侨华人的苛刻法规,全力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0,(2):71-71
1月4日,国务院任免外交部等部门国家工作人员。崔天凯、傅莹、翟隽任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这位从内蒙古大草原走出的驻英大使,成为继上世纪70年代王海容之后的第二位女副外长。傅莹,蒙古族,1953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担任驻英大使期间,  相似文献   

6.
石源华 《世界知识》2013,(14):64-65
董显光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人,创办过多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英文中国报纸。他人仕后的任职岗位长期不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却一直承担着中国开展国际抗日宣传的公共外交重任。晚年出任台北驻日、驻美“大使”,在“外交”岗位上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印友好年”,2月24日下午,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远在印度联线外交部网站,在“外交论坛”就中印关系问题与公众在线交流。本刊选取部分内容刊载于此。——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8.
社长张宏喜1987年~1989年任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参赞1989年~1997年任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司长1997年~1999年任驻坦桑尼亚大使1999年~2003年任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2004年9月起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社长曾任全国人大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外交学院兼职教授总编辑沈国放1984年~1993年任外交部办公厅秘书1993年~1998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发言人1998年~200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大使2003年~2005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05年12月起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向所有读者 作者 合…  相似文献   

9.
韩叙(1924~1994):杰出外交家,对新中国礼宾事业及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是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我党领导人,但他的历史业绩长期被湮没;他征外交战线上的建树,更是鲜为人知。萧扬所著《张问天与中国外交》,对张闻天从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驻苏联大使,  相似文献   

11.
前驻智利、古巴大使,世界知识出版社前社长王成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3月5日逝世,终年67岁。王成家同志1939年出生于山东莱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68年进入外交部,先后在我国驻古巴、厄瓜多尔、墨西哥使馆工作,1993年~1995年任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1995年~1998年任驻智利大使,1999年~2001年任驻古巴大使,2001年8月~2006年1月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王成家同志在担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期间,勤恳工作,任劳任怨,锐意进取,勇于改革,使出版社工作出现新的面貌。他生病期间还完成了13万字的书稿《解读卡斯特罗神话——王…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本刊记者访问了我国新任驻美大使韩叙同志,请他就中美关系发表谈话。韩叙同志曾任我国外文部礼宾司司长、驻美联络处副主任、美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下面是他的谈话全文。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在乌克兰工作了两年半,经常与外长接触、交往,每次谈话都很愉快。外长夫人也有请必到,出席我夫人在使馆举行的友好活动。1998年,我被任命为驻乌克兰特命全权大使。大使到任的第一件大事是向驻在国总统递交国书。按照礼宾规定,先向外交部递交国书副本,然后开始礼节性拜会等外交活动。挑战乌克兰外交部乒乓球冠军乌克兰方面安排塔拉修克外长接受新任中国大使的国书副本。这位外长是一位政治家,曾长期在西方国家工作,以亲北约著称。初次见面,主要谈了对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5月14日,时值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天,世界知识出版社举办了"预祝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成功暨《如何认识印度》新书发布会"。应邀参加发布会的有外交部前外管司司长、资深外交官国际时评小组负责人刘宝莱大使,该书总编辑、外交部前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成绪大使,前APEC高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前驻孟买总领事郑瑞祥。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马凤春致辞,与会嘉宾做了精彩的发言,并回答了来自环球网、《解放日报》、《北京日报》、腾讯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李先念主席访问美国的日子越来越临近,中美关系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成了国内外脍炙人口的话题。人们期待着这一访问的成功,期待着随之涌来的两个伟大民族间友好交流的又一个高潮。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走访了刚刚离任回国的前驻美大使章文晋同志。章文晋同志是位资深历久的老外交家,曾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驻加拿大大使,并作为我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过许多重大国际会议,1983年就任驻美大使前是外交部副部长。可是他首先给我的印象却象一位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5月17日,世界知识出版社举办"重读《外交十记》——深切缅怀钱其琛同志"追思会,深切缅怀我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钱其琛同志。钱其琛同志夫人周寒琼女士,外交部前副部长吕新华,前驻联合国大使、世界知识出版社前总编辑沈国放,驻丹麦大使刘碧伟以及曾在钱副总理身  相似文献   

17.
赵萌 《世界知识》2020,(17):21-24
资深外交官吴红波于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成为第八位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中国人。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从事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驻德国、菲律宾大使等职。2019年11月,吴红波出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吴红波大使接受了《世界知识》杂志专访。  相似文献   

18.
“掌握方向盘的大使” 1950年初,耿飚奉命告别军营,调到外交部工作。起初,部里准备任命他为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军事代表。但由于美国的无理阻挠,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耿飚被另行任命为我国驻瑞典王国首任大使,兼驻丹麦王国首任公使,后又兼任驻芬兰共和国  相似文献   

19.
<正>8月25日,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在记者会上宣布,因荷兰驻匈牙利大使发表"侮辱性"言论,匈牙利决定召回本国驻荷兰大使,并无限期中断与荷兰的大使级外交关系。他还指示匈牙利驻荷兰使馆临时代办到荷兰外交部严词拒绝荷兰大使的言论,并要求荷兰外交部做出相关解释。荷兰大使的"侮辱性"言论这个让人吃惊的消息,祸起于8月24日发表在匈牙利政治周刊《168小时》上的一篇专访。在采访中,即将  相似文献   

20.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3,(18):7-7
【中国新任驻澳大利亚大使马朝旭抵澳履新】马大使29日在机场会见侨领并接受澳中文媒体和中国驻澳媒体采访。马大使表示.中澳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合作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共同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自己作为第13任中国驻澳大使.将辛勤耕耘,把中澳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