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勘探阶段和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和矿井调查,综合研究了区内外的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矿对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以及水质的影响,得出了未来找水和扩大现有水源的多种途径,提出了取水设施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
煤矿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以及现状都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结合当今现代化环境保护的理念,采矿工艺技术也开始往绿色环保的方面进行发展。在采矿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工艺技术,保证矿产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用,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资源造成的浪费。采矿行业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采矿工艺技术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工作人员在采矿作业时一定要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采矿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对某铀矿的原地浸出采铀中流动反应进行模拟,是一个动态的反应输运过程的模拟。在模拟中,把整个溶浸采铀过程分为酸化期、生产期和浸出末期三个阶段。模拟采用某矿山的地质参数及生产中的抽注情况,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溶浸采矿过程中的地下水活动,对原地浸出采铀的生产甚至整个地下溶浸采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采矿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或者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极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采矿事故分析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尽可能地提高采矿安全系数.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采矿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高度重视采矿安全生产、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狠抓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以及加强安全预防控制和队伍建设多项采矿事故的有效防范措施,并就如何做好采矿分析及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5.
采矿废弃物是采矿过程中所产生的非矿物和无工业价值的矿物。随着采矿业的发展,矿山废弃物日益增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土壤污染、采矿过程中含重金属等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本文着重介绍采矿废弃物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及处置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咸阳市地下水区域性超量开采的事实出发,分析了目前在开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井群布局不合理,浪费严重,没有统一规划和有效的管理,进而对近远期用水量作了参考性预测,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大柳塔井田用采矿疏水回灌潜水含水层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并讨论了现场回灌试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井田疏水与回灌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8.
贾文新 《科技资讯》2009,(31):114-114
我国地下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过度的开采也引发了一些地质灾害,我们要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依法管理,合理开采;开源节流,缓解用水压力;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监控和防治;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远程监测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9.
金山店铁矿东区采矿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了金山店铁矿东区采矿方案的综合评判模型,给出了量化指标的综合评判因素体系,得到了可采用的最佳采矿方案。在评价标准相同的前提下,各种方案可进行横向比较,整个评价体系简洁、实用、全面,为矿山采矿方案的优选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对矿山的生产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00—2005年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输水过程中地下水化学与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地下水化学特征对间歇性生态输水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地下水化学特征对输水响应的不同阶段,地下水化矿化度和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量与采样点距输水河道距离有较强相关性,而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是地下水化学特征阶段性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地下水埋深在5m左右时主要离子含量和矿化度最小,水质状况最佳,植被盖度远大于荒漠化临界盖度.在该埋深条件下既能满足生态恢复的需要,又能避免水分的过度蒸发浪费.因此间歇性生态输水条件下,能维持较好水质并抑制荒漠化发展的合理生态水位为5m.  相似文献   

11.
新疆柴窝堡盆地属天山地槽褶皱带博格达复背斜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盆地 ,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柴窝堡盆地总的轮廓和结构 ,严格受构造控制 ,而地形和微地貌则主要受河流水系的制约。根据新构造格局 ,把柴窝堡盆地分割成三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区 ,提出新构造断块上升 ,盆地沉降 ,不但控制了柴窝堡盆地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和岩性 ,也控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南四湖流域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四湖流域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较突出,如水体污染、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环境异常、南四湖淤积、地方病等。对流域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增大环境治理投资比例,加强环境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矿区内多矿井联合疏(放)岩溶地下水时系统的水动态观测资料,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采用地下水补、排(疏)均衡原理,确定淮南矿区岩溶含水层(组)降水补给量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降水入渗系数(α)。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开采引起导水裂隙带的形成机理,结合条带开采导致矿山压力较小,对上覆岩层的破坏较轻等优点,提出了宽条带跳采的采煤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宽条带跳采和全部冒落法开采引起的降水漏斗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不同,采用宽条带跳采引起的降水漏斗的影响半径较小,对地下水的赋存、运移条件破坏较轻,为减小采动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环境恶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及防治途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化矿系的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常常产生含有金属硫酸盐的矿山酸性废水。这些酸性废水在井下腐蚀管道和设备,危害矿工健康,危害矿工健康;在地面污染地表水,破坏水生和陆生生态环境。本文根据微生物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理论,探讨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采动地层会诱发地面环境灾害,文中介绍了采动地层水系调整诱发的水资源流失、塌陷区积水,废旧采场积水、形成地下暗湖和水质污染等灾害;将采动地层视为连续介质和符合达西定律的流体,建立了描述采动地层水系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储层敏感性高和高产水、弱含水的储层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排采方式,取得如下认识:1新排采方式优先抽排煤层上部承压含水层水,再进行煤层压裂、排采,确定了停止抽排含水层水的动液面高度;2该排采方式避免了部分常规排采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吐砂、煤粉产出、气锁效应等,缩短了煤层气井排水周期;3新排采方式基于煤层之上有承压含水层的地层结构,对高产水井优势更大;4以柳林X1煤层气井为例,计算了应用新排采方式时,含水层排水阶段的临界动液面高度、降深和影响半径。  相似文献   

18.
矿井涌水量数值预测的精度与虚拟疏放孔布设的位置与时间密切相关,为提高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精度,以蔚州矿区某矿井为例,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多源信息的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评价模型,并将该分区评价结果导入到涌水量数值模型当中,根据矿井工作面的采掘衔接计划,通过在强富水区分阶段布设虚拟疏放孔,从而预测出研究区涌水量的动态结果.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精度与实用性,对有效制订矿井疏排水方案,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水矿床的疏干排水与周围城镇的供水往往构成一对矛盾,如何解决排供矛盾是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河北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矿区的排供矛盾,论述用排供结合解决排供矛盾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通化矿务局八宝煤业属高瓦斯矿井,采用水采方式进行采掘,加之地下自然涌水,因此井下出水量大,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针对八宝煤业井下排水情况,本文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采用先进的PLC控制核心,配合各类精确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对井下涌水和排水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精确地实时监控。实现井下排水系统无人值守,完成了八宝煤业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